2022-11-12

怎么评价清华大学本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毕业在国内找不到教职?

想咨询一下关于怎么评价清华大学本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毕业在国内找不到教职?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0 个回答

  • 陈楚涵Royal.Free

    清华北大超越普林斯顿、耶鲁、康奈尔、哥伦比亚、东大、霍普金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一流大学,在2023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上分列第12和14位,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相信了。
    只是搞不懂为什么清华北大的优秀本科生都拼了命地去普林斯顿、耶鲁、康奈尔之流的排在清北之后的大学读研究生;颜宁教授也跟风辞去清华的教职,跑到排名只有16的普林斯顿当教授。
    真是想不通啊,清北的学生和颜宁教授搞不清楚状况呢[what]

  • 教育

    我家就有清华夲科毕业,约输霍普金斯大学博士毕业的,他可以副教进北京985大学,不过刚毕业,不想副教进,准备以后正教再回来

  • 风去了无痕

    和剩女一样,要求太高

  • 教育

    「一流大学和二流大学的区别」

    任何一所一流的大学都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程教育,毕竟学生们进入大学是要上课的。这里面最关键的是课程的设置要合理,教学的质量要足够高。对比一所教学质量一流的大学和其他大学的课程设置,就能看出差距。大部分大学都有一套差不太多的基础课课程体系,这一般是根据多年来的办学经验,并结合其他院校的经验制定而成,之后根据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情况做一些调整,这方面差异不是很大。

    但是,专业课一般就只能根据教授的专长而设定。一流的大学在专业课设定上则有着明显的优势,它们不仅课程数量多,而且非常“新”。优秀的大学能做到这一点,主要靠两条。首先,一流大学的教授水平比较高,接受新知识比较快,而二流大学很多教授一旦获得了终身教职,都不再像先前那么努力,加上平均水平也要差一点,以至于知识老化,很多教授一门课一讲就是十几年,没什么变化。第二,注重教学的一流大学会不断引进新的人才,并且由他们带来新的知识,而二流大学里常常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现有的教授不走,新人进不来,学科更新慢。

    从办学的理念来看,上述情景关乎到一所大学应该“以教为主”,还是“以学为主”。虽然大部分大学不好意思直接说自己是“以教为主”,但其实它们就是这么做的,因为这些大学都是有什么教授开什么课程。北京的某两所顶级学府里,充斥着完全过时、毫无用途的课程,仅仅因为这些课程某些教授已经开设了多年。某高校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居然还在计算机的程序语言设计课程上教授起源于50年代、已经没有什么人使用的Fortran,因为讲课的教授既不懂C/C++,也不懂Pascal,更别提Java了。这样的大学,在办学的理念上就有了问题。艾利尔特在哈佛大学做的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将“以教为主”改成了“以学为主”,学生要学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因此连本科生加研究生一共一万人左右的哈佛大学,今天开出了6000门课。哈佛的邻居麻省理工学院也是坚持这样的办学理念,用曾在麻省理工学院做过客座教授的邓力(现任微软研究员)博士的话讲,在MIT可以学到任何(工科)课程。

    即便如此,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还都同意双方的学生自由到对方学校选课,以满足学生学习课程的要求。当然,一些大学的管理者可能会说,那么多开不了新课程的老教授怎么办?这听上去是一个不错的借口,但是如果大学坚持以学为主,就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上一任工学院院长尼古拉·琼斯博士曾经想尽办法,动员一些早已提了终身教职的老教授提前退休,他甚至动用作为院长在薪酬上的灵活性,以解决这些老教授的退休金和医疗保险为交换条件,让这些老人没有后顾之忧地退休,以便为能够带来新知识的年轻教师腾出位子。

    一个好的大学,应该以学为主。中国大学的教育体制也该向更灵活、科学、新鲜元素的方向靠近。

    ---摘自:吴军《大学之路》#大学#

  • 金色岁月

    在国内能找到高教职那必须得有人际关系。没有人际关系,不管你实力,能力多大,也不会用你的。

  • 点石成金

    假博多了,真博就难了!劣币驱逐良币,很自然的事吧?降格录用的可能性也肯定有!

  • 教育

    现在归国的博士太多了!在一个2000人的大海归相亲群里(分成很多支群),发现有海归女博士几百人,都没有找到工作,也没有找到对象。

  • 淡定生活

    不是找不到,而是不愿去。教职首次就业非常重要,一旦就职,没有特殊成果,一般是水往低处走,若变动只能向低排位的院校走,或者向偏远和差专业的院校走。所以对于已经是博士的特别注重第一次就业的选择,这对于普通人就是人生高度的决定点。像这样的,选择个二本或高职比较容易,进一本勉强,985/211课题一般就不要妄想了。

  • 静以修心丶

    中纪委和教育部、巡视组必需对清华的强基计划招生是否公平公正是否存在腐败是否有黑箱操作进行查处!

  • 沉稳如松

    看!“天眼”夺冠?-“哈勃”背后的巾帼力量
    #载人航天历史#
    今年是哈勃(Hubble)望远镜30周年。在哈勃瞩目的成就背后,凝结着无数人的心血,其中更有四位才华横溢、兢兢业业的女性,她们或曾在太空的恶劣环境中工作,或曾经为其天文研究拨款数百万美元,或通过数十亿光年距离的观察以确定宇宙的年龄,并说服美国国会支持这项有史以来最大胆的天文尝试。她们让哈勃太空望远镜成功地成为科学竞赛规则的改变者和文化标志,是女性开拓精神的缩影。
    南希·格雷斯·罗曼博士(Dr. Nancy Grace Roman)
    南希·格雷斯·罗曼(Nancy Grace Roman)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哈勃的母亲”。据她回忆,她最早的天文记忆是童年时代在内华达州生活,妈妈晚上会带她出去教她认识星座。多年后,罗曼成为了一名年轻的天文学家,她积极推动将望远镜发射到太空的计划,以便能够更清楚地观测宇宙。
    作为NASA第一任天文学负责人和首位在NASA担任领导职务的女性,罗曼积极为哈勃望远镜争取专项资金。同时,她还不遗余力地致力于将后来被称为“大型太空望远镜”的产品推广到天文学界,并协调天文学家和工程师的工作,以开发出一个大型轨道天文台。
    在那个科学被认为是几乎完全由男性主宰的时代,她为女性开辟了一条道路,争取了科学话语权。2018年,罗曼去世,享年93岁。

    航天员凯瑟琳·D·沙利文博士(Astronaut Dr. Kathryn D. Sullivan)
    1984年,凯瑟琳·沙利文( Kathryn D. Sullivan)成为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美国女航天员。
    沙利文则是那次“发现号”航天飞机任务中的五名机组乘员之一,他们的任务就是将哈勃部署到地球轨道上。1991年,沙利文因在1990年4月的“STS-31”航天飞行上部署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杰出表现而获得了“哈雷太空飞行奖”。
    8年的时间里,沙利文共执行了三次航天飞行任务,在太空中累计时长530个小时以上。
    2019年,沙利文曾高度评价了哈勃望远镜的历史功绩。

    芭芭拉·米库尔斯基(Sen. Barbara Mikulski)
    如果说罗曼是哈勃的母亲,那么美国马里兰州参议员芭芭拉·米库尔斯基就是哈勃的“教母”。在哈勃的整个任务中,这位现已退休的参议员是哈勃最强的“啦啦队长”和最坚定的捍卫者。在1987年至2017年担任参议员期间,芭芭拉不仅大力支持哈勃望远镜,还支持开发下一代太空望远镜——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
    1994年,哈勃光学系统的在轨修复任务成功后,米库尔斯基在新闻发布会上自豪地宣称,“哈勃的麻烦结束了!”
    2004年,正逢哈勃望远镜急需维修,然而在致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灾难的阴影下,最后一次预定的维修任务被宣布取消,米库尔斯基不得不多方周璇。就像任何谨慎的医疗病人一样,米库尔斯基宣布她需要征求各界对哈勃的“第二意见”。太空望远镜对美国的科学资源来说太重要了,因此不能放弃。在米库尔斯基的不懈努力下,终于争取到了2009年的第四次维修任务。哈勃望远镜的最后一次在轨维修,大大延长了哈勃望远镜的使用寿命。
    2012年,哈勃的科学操作中心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以米库尔斯基的名字命名了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数据档案馆。这个巨大的数据库被称为巴巴拉·阿·米库尔斯基空间望远镜档案库(简称MAST),包含了NASA几个空间站任务的天文观测,哈勃的观测数据也在其中。2012年,当哈勃观测到的一颗遥远的爆炸恒星被命名为超新星时,米库尔斯基获得了另一项荣誉。2017年,米库尔斯基从参议院退休后加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担任公共政策教授和大学校长罗纳德·丹尼尔斯的顾问。

    温迪·弗里德曼博士(Dr. Wendy Freedman)
    哈勃太空望远镜发射后不久,温迪·弗里德曼因领导一个由30名天文学家组成的团队而闻名于世,该团队实施了哈勃关键项目,以测量宇宙当前的膨胀速率。这项测量是建造太空望远镜的主要理由之一。
    当哈勃太空望远镜发射时,宇宙的测量膨胀率是不确定的,这个不确定的阈值达到两倍。这意味着宇宙年龄可能只有97亿年或者195亿年。经过多年通过哈勃的细致观察,弗里德曼的团队确定宇宙的年龄为137亿年,不确定性为10%。
    这项分析是通过使用一种名为造父变星的特殊类型的“里程碑标记”恒星精确测量到附近星系的距离来完成的。从那时起,弗里德曼和她的同事们与其他天文学家团队一起进行了后续观测,利用哈勃进一步缩小了哈勃常数的不确定性。
    弗里德曼在卡内基天文台的职业成就是非常显赫的。1984年,她在天文台获得卡内基奖学金,1987年加入教职员工,2003年升任主任。2003-2015年,弗里德曼在芝加哥大学担任巨型麦哲伦望远镜董事会主席,该望远镜目前正在智利拉斯坎帕纳斯天文台建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