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英语是世界主流语言,学习中怎样培养英语语序的思维方式?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本文详细讲解如何打通英语学习的“任督”二脉,助你一年左右成为英语高手。
影视中,打通任督二脉的毛小子转眼成为绝世高手的桥段屡见不鲜,比如周星驰《功夫》片段。
外语学习中,打通外语任督二脉的人,都在一年左右掌握了外语,比如钟南山、俞敏洪、李阳、钟道隆、丰子恺等。俞敏洪(北京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第三次高考复读时,老师总结了300个句子,发给班级的同学,并说,“谁能把这300个句子掌握熟,谁的英语高考就能得高分”。俞敏洪把这300个句子英译汉、汉译英地来回翻译默写了四、五边,直到自己写出的句子和原句一模一样。当年高考,他的英语成绩从第一次高考的35分提高到95(满分100分),并被北京大学外语系录取。
李阳(疯狂英语创始人)在大学英语三次补考不及格后,决定以背诵文章的方式征服英语。他要背诵的第一篇文章是格林斯潘的自传《动荡年代》的前言,结果却发现这个前言中自己有300多个词不认识。在短暂的灰心之后,李阳痛下决心,查了两天字典,如痴如醉地细细咀嚼了6天,把这篇文章消化吸收了。18年过去了,李阳还能背诵这篇文章!背诵,彻底改变了李阳的一生,成就了曾经风靡全国的“疯狂英语”。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43岁感觉自己口语太差,就通过给父亲写信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英语。一年后,口语开始流利了。后来,钟南山多次到世界各地做英语演讲,接受外媒英语采访,日常用英语给学生授课。
钟道隆(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少将副院长,教授)45岁才开始学英语,而他学习英语的动机源于自己的自尊心,在早年间,他出国工作,作为一名高级工程师,却连基本的英语都不会说,跟外国人做不了技术上的沟通,而且居住在国外,出去外面行走,还特意在身上带一条小纸条,小纸条上面写上英语,以免自己不小心迷路了可以通过这张小纸条让别人把自己送到自己住的旅馆。出国工作的经历,让钟道隆教授深刻意识到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只有学好英语,会说英语,才能跟外国人进行技术方面的沟通,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如果不会说英语,沟通不了,那么一切将成为纸上谈兵。
回国之后,45岁的钟道隆狠下心来,一定要把英语这一门语言给攻破,但他发誓要把英语学好的时候,很多人都怀疑,甚至连妻子也不相信。
钟道隆教授用自己发明的逆向学习法,以听为核心,听、写、说、背、想五法并举,不到一年的时间,他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当他再次出国时,成为了代表团的高级翻译。
丰子恺(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53岁开始学习俄语,采用的是“对译诵读”的方法。当他学俄语九个月的时候,就可以阅读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战争和和平》的原著了。丰子恺用了九个月研究学习完了《战争与和平》,俄语水平大增,然后他就翻译了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这部书难度不小,可是丰子恺在五个月之内的时间里,完成了三十万字的原著的翻译。用同样的方法,丰子恺还掌握了日语和英语。
这五位大侠,采用了翻译、背诵、写作、听写、阅读等方式,长的用了1年多点的时间,短的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打通了自己外语学习的“任督”二脉,外语水平飞速增长,武功大成。他们打通“任督”二脉的方法虽然不同,但共同的秘诀都是熟练掌握外语句子。
林语堂在谈到英语学习时说,“学习英语唯一的正轨,不出仿效与熟诵;仿效即整句的仿效,熟诵则仿效之后必回环练习,必使能顺口而出而后已。凡能依这方法读英文的,无不成功,而且这极容易,真是学习英语的康庄大道,其应用远超出于各种教授法之上,初级高级都可适用。”他强调说,学习英语最要的方法,是学时必整句吞下去,再整句吐出来,其文必顺,其音必正,句法必通,用字必当。
为什么熟练掌握句子就可以打通外语学习的“任督”二脉呢?这是因为,句子里有你学习外语需要掌握的所有东西:词汇、短语、搭配、惯用法、语法;听力、写作、口语、翻译、阅读;连读、弱读;文化、习俗等等。凡此种种,一词以蔽之,就是语言思维。
语言思维,是指使用某种语言时的即时自动反应,主要包括句子语序的正确、用词的正确、语言文化的正确和非语言反应的正确。
思维,就是语言的“任督”二脉。
所以,学习外语的最佳方法,一定是句对句地学,不要词对词地学,千万不要字对字地学(Learn English sentence by sentence, not phrase by phrase, never word by word)。
因为,句子是最小的交际语义单位。
英汉对译可以培养英语思维吗?完全可以,尤其是在学习语言初期。
在非母语环境下,英汉对译是学习英语最重要的辅助工具。它的作用就像儿童自行车的辅助轮。对于还不会骑自行车的儿童来说,辅助轮是必须的。学会骑自行车后,辅助轮的作用自然就消失了。
很多人担心使用英汉对译会产生依赖性,阻碍获得英语思维。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当你通过英汉对译的方式熟练掌握了英语后,你自然会跳过英汉对译,下意识地直接用英语表达,这时就表明你已经获得了英语思维。获得了英语思维后,英汉对译这个辅助轮会自然脱落。就如阿甘的跑步辅助器自然脱离一样。
没有获得语言思维,是中国外语教学效率低的核心原因获得英语思维后,在使用英语时,你的大脑不再调用中介语(通常是你的母语),而是在大脑里产生情景画面和语流。英语的大门完全向你打开,你的英语会突飞猛进。
但是,目前,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中,90%的没有获得英语思维,这使得他们的英语学习非常煎熬。如果不是为了对付考试,他们早就放弃英语学习了。
造成90%的中国学生没有获得英语思维、英语学习效率极低的原因是,英语学习或英语教学以考试为目标,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比如,偏重语法和词汇,轻视句子和语篇;偏重阅读,轻视听、说和写等。以应试为目标的英语学习方式,是不可能形成英语思维的,并且,这种学习方法通常也难以取得与其付出相匹配的成绩,所以绝大多数的学生和老师感觉英语学习或教学的效率低。
道理非常简单。请你略微想一想,做A、B、C、D式的选择题,你能听懂英语吗?你能会说英语吗?你能会写英语吗?你能流畅阅读英语吗?你能翻译英语吗?
都不能。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还拼命做这些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对自己的发展帮助极小的事情呢?
你肯定会不屑地一笑,为了考试呀。
请问,为了考试,就只有做A、B、C、D式的选择题一条路吗?
为了考试而去做A、B、C、D式的选择题,是对学习认知层次低的表现。
因为,考试,是检测学习效果的方式,但不是学习的方式。
所以,正确的、高层次的学习认知是,搞好学习本身,才是获得优秀考试成绩的最佳方式。
以英语为例。你把从小学到高中、大学的刷英语试题的时间的80%挤出来学习英语,练习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译等素养,具备了使用英语的能力,获得了英语思维后,你的考试成绩可能会不优秀吗?
如果对此有怀疑,请阅读本文中列举的俞敏洪、李阳、钟南山、钟道隆、丰子恺等人的学习案例。他们可以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把英语提高到优秀的水平,你为什么不能?
学习如游泳,让学生到泳池里实践,肯定比让学生做关于游泳的选择题,效果更好。
网上有一个戒除游戏上瘾的段子。某家孩子游戏上瘾,采用多种方式都戒不掉。某天家长突发奇想,模仿学校的试卷设计了游戏的测试题,要求孩子必须做完这些试题且成绩达到80分以上才可以玩游戏。这样做了不到一个月,孩子就放弃玩游戏了。
也曾有位教育名家演讲说过类似的段子,他说,让孩子戒除网瘾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做关于游戏的各种考试题。
现行的考试题都能把深入骨髓的网瘾给戒了,就不要说学生本来就没什么兴趣的英语学习了(当然,其它学科也是如此)。
要想毁掉一个孩子,让他厌恶学习,就让他多做题,尤其是选择题,这真的不是一个笑话。
就英语学习而言,从小学到高中,每节课让学生看20分钟的英语电影或演讲,然后模仿,其效果也比听老师讲十二年的选择题,学习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
现行的英语教学方式,本末倒置,真的害了太多的学生。
相反地,就把英语当成一门语言来学,多训练听、说、读、写、译,少做A、B、C、D选择题,其结果必定是既可以学好英语,又可以取得与付出相匹配的成绩。
考试成绩,真的只是学习的副产品,仅此而已。
打通英语学习“任督”二脉两个狠招狠招一:背诵
背诵是最简单粗暴、也最有效的英语学习方式。
没有哪个英语考试是背诵解决不了的。
【案例一】我大学四级没过,高考英语69分。背了一年半的BEC初级听力部分之后,去考托业考了850分,没敢去考BEC中级,呵呵。现在在一家印度公司任职,上司是不会说中文的印度人。
托业考试可能有的人听都没听过,不过,老外挺认的,他觉得,我比一些英语6级分数很高的人英语水平要高一些。
在你没有一种更有效的方法之前,这种最笨的方法其实是最好的方法。可以帮你培养兴趣、建立基本的语感和语境。这些都是最基础的,理论上应该是我们在小学或者初中就完成的。但是,由于个人原因或者中国教育的原因,这些最基本的东西,我们在大学毕业以后,都没有完成。所以,我们需要放下身段,从最基本的做起。
【案例二】高一英语都是80多(满分150)。高二换了一个英语老师,以检查背课文闻名全校。一个单元两篇超级长的文章,全文背诵。背不过或者发音不标准或者背的不熟练就在门外站着(冬天是在教室里站着),外加他原创的各种冷嘲热讽。在这种恐吓之下,我背完了高二、高三的课本,后来英语成绩一直保持在130以上,有时候会到140多,高考也是。现在大学了,在背单词的时候,看到一些单词还是能回忆起来是当年的课文里背过的,回头看很感激当年的英语老师。
狠招二:听录音
初中、高中每一册的英语课文的录音大约40分钟左右。也就是说,一个学期的课本,每天都可以听着录音通读个一两遍,周末还可以重复更多遍。足够努力的话,一个月100遍也没问题。
这100遍能带给您什么?第一,标准的发音,你听100遍狗叫之后都能模仿得惟妙惟肖,别说是英语了。第二,课文单词全部熟记,一百遍要是还记不住,这个智商还是不要上学了。第三,语感,或者叫英语思维,这个东西并不神秘,简单地说,语感是你的潜意识自动总结的语言的规律。靠着自己总结的规律,确实可以做对题目。第四,听力能力,这很明显,因为你一直在听,你很有可能听的比全班同学加起来还多很多。
这么简单、省时间的做法,不敢保证你在期末测试中班级前三,但是前十还是稳稳的。如果平时上课也听一听,习题做一做,再看点课外阅读材料,第一也轻而易举。
最后的忠告如果你真的想学好英语,考很高的分数,就尽可能少刷A、B、C、D那些选择题,要把挤出的时间用上面的方法学英语。这样学习,你不但会获得更高的分数,最有价值的是,你获得了使用英语的能力,这对你一生的发展都有好处,尤其是你想从社会的中低层向社会的高层爬,但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其它可拼(比如爹)可拼的时候,英语(外语)是一个优质标配。
机器语言翻译已经很成熟,再去学习基本上就是无用功
多说就好了,我老婆刚出国那会英语一点不会,说个yes都洋泾浜得不行。但一年下来就能说会道了,没有什么语序,听多了,说出来就自然了。
掌握了这些技巧,考研英语翻译不再难!
从考研英语英译汉的考题内容来看,短文题材综合起来就是一本百科全书;涉及到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科普、社会、科学、自然、常识等方面,体裁多为议论文。侧重考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将长难句正确、通顺、完整的翻译成中文。
想做好英语翻译,并非没有方法技巧,做到以下几点即可
一、理解是翻译的前提
需要翻译的5个句子,是在短文之中的。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再进行翻译。不结合上下文,单独拎出句子来翻译,不免会感觉一头雾水,或者能大致理解句子意思,但翻译起来觉不能写成一句完整的、通顺的句子。这也就提醒我们在翻译时,要分清句子中各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找出句子的主干、各个修饰成分,以及句子中的修饰关系。再结合上下文进行翻译。
例如:There is a great deal of this kind of nonsense in the medical journals which, when taken up by broadcasters and the lay press, generates both health scares and short-lived dietary enthusiasms.(2019年真题)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了解该文主题是“为什么这么多的劣质科学文章被发表”;结合上文中提到的各种劣质论文的迹象,可知this kind of nonsense指劣质论文中没有科学依据的言论。本句中,定语从句引导词which指代前文this kind of nonsense,其中嵌套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补充完整即为when this kind of nonsense is taken up by...
综合起来,可翻译为:医学期刊上充斥着诸如此类的言论,它们一旦被广播公司和非专业的新闻媒体报道,就会引起健康恐慌和短暂的健康饮食热潮。
二、翻译解题步骤
英译汉虽有难度,但我们可以逐步击破,尽量得分。具体而言,英语翻译有以下5个解题步骤:
1、对着英语写中文意思,把句子中认识的单词意思尽可能写下来,帮助自己理解和翻译。但值得注意的是,写单词意思并非是“字字对译”,在没有理解英语句子的情况下,就马上在自己积累的词汇中找与单词对应的汉语来表达。因为英语的语法结构和汉语不同,这样的译文,极有可能是不通顺的。
例如:There will be television chat shows hosted by robots,and cars with pollution monitors that will disable them when they offend.(2001年真题)
如果字字对译,则是:将会有机器人控制的电视聊天节目,以及带有污染监视器的汽车在冒犯时,它们就不能工作了。
但实际上,这个句话的意思是:将会出现由机器人主持的电视谈话节目和装有污染监控器的汽车。一旦这些汽车排污超标,监控器就会使其停驶。
2、将长难句进行拆分。通常需要翻译的句子,句子结构较为复杂,为了更好的理解句子意思,可以将句子根据连词、引导词、介词、分词、标点符号等进行拆分。
3、当句子中出现三个左右的词组时,可以尽量把它翻译成一个小句子。比如:上一个例子中的“television chat shows ”,可组成“电视谈话节目”;像“birds in the tree”这种带有主干的句子,在翻译时,可直接先作为一个整体翻译成“树上的鸟儿们”。
4、在完整翻译句子的时候,可以找词义相近的中文词语代替,也可以适当改变句子的顺序,以保证句子的流畅通顺。英语和汉语的表达有所差异,如果全部按照英文的语序来翻译,可能不太符合汉语的语言表达思维。
5、读译文,改病句。英语翻译要求正确、通顺、完整,在翻译之后,要注意检查句子是否准确通顺,是否完整的翻译出了英文的意思,汉语翻译中是否存在病句。像上文中将“cars with pollution monitors that will disable them when they offend.”翻译成“带有污染监视器的汽车在冒犯时,它们就不能工作了。”显然是不通顺的,这个时候就需要结合语意进行修改了。
翻译在考研英语中占分不高(英语一10分,英语二15分),但难度较大,不仅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也需要反复的练习和积累。孰能生巧,在不断的练习中,也能逐渐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技巧。但从每年考生普遍偏低的得分率来看,考生也不必将太多的精力花费在翻译上,抓好阅读和写作更重要!
我认为学语法时要正向思维,但掌握语序就要逆向思维。在讲解语法时,哪怕是复句,也一定要短方便记忆理解,并把时态和关系代词关系副词多做些填空练习,甚至汉译英练习。但对于语序,就要拿出超级长句作句子分类归纳,这也是有规律的,然后倒推分句的结构安排,一个从句先正向思维讲解,到逆向思维练习,需要花些功夫。
培养英语语序思维,就要在阅读过程中思考总结,英语的行文习惯。
比如,英语文章,先给出全文观点,再给细节;段落,先给整段主要内容,再给细节;句子,先给句子必要成分,再加各部分的修饰语。
嗯,先主干,再细节,是英语最大的语序思维吧。
#初一英语怎么学# 由于小学已经学习了三年或五年的英语了,有了一定的词汇基础了。所以初一英语,在单词方面是没有压力的。这时候重点去学习英语思维,增加语法知识。另外一定要把音标和语音知识学扎实。(这是我曾经走过的弯路)
1.英语思维是为了说出来的英语很地道,英语和汉语的语序是不一样,一定不要去逐字翻译。(为了作文拿高分)
2.语法,就是为了考试拿高分。
很多老师说不用学语法,英语是母语的国家都不学语法。这个观点我是不赞同的,他们不学,是因为他们有强大的语言环境,而我们没有。我们一周能说几句英语呢?这就如同我们从小学汉语也没学过语法呀。不是照样沟通无障碍!
3.语音知识,为练好听力打基础。音标是学习英语长足发展的工具。每个单词都能听懂,为啥一听老外说话就傻眼。就是因为他们用了太多的连读,同化,轻读等等。
4.词汇,没啥说的,the more,the better 尤其现在中考加重了词汇辨析的考察,这些都需要日常积累和总结。
5.最重要的,张开嘴!英语是沟通的工具,不张嘴始终是没用的!
一切为了考试出高分,个人拙见。欢迎留言讨论[呲牙]
有一定的词汇量,知道正确发音,可以流利阅读
,这需要多多练习听说写,多听原版视频,然后输出。我也是在练习中。
多读多记句子, 从简单句不断扩充到复杂路
岁月如梦
2022-11-08问:与老外讲英语的时候需要注意语法和时态吗?
答:当然了,无论是书面还是日常口语对话,都应该严格遵守语法和时态的。
就时而言,哪一个时搞错,都不行;比如昨天,你说成今天;过去你说成现在;
就态而言,哪一个态搞错,都不行,比如进行,你说成完成;不定你说成一般;
就语序而言,你不能宾主倒置,不能名动乱用,不能胡乱堆砌,什么词在什么位置,什么句在什么位置,都是明确规定的,这就是英语语言的句法。
句法就是对英语词句进行组织的,时态用于传递时空状态信息的。哪一个都必须严格遵守。
否则就属于胡言乱语,语言毫无逻辑,交流根本无法进行。
语言之所以成为语言,就是大家都遵守共同的语言规范。
小孩学习语言,为什么大人需要逐字逐句纠正,就是要把正确的语言规范灌输给小孩,把母语的时空思维传承给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