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本人现在是大三,想考云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学科教学(物理),需要怎么准备?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高考志愿填报# 关注我,带你学习更多志愿填报知识。再来分享一下几所全国知名的普通类师范大学物理组录取分数线。
注:所标注出来的都是各大学最低进校门槛分数,以及相应的专业,总体来看但凡稍微像样点的师范大学都集中在500+。
上海师范大学物理类03组(金融、食品、工商管理)589分,21037位次。
浙江师范大学物理类03组(化学、交通运输)587分,21982位次。
重庆师范大学物理类05组(新闻、电子商务、工商管理)570分,30279位次。
四川师范大学物理类10组(生物、环境工程、食品质量)568分,31351位次。
湖北大学物理类11组(化学,材料类)562分,34470位次。
江西师范大学物理类09组(生物技术、食品、生物工程)564分,33385位次。
山东师范大学物理类09组(地理科学)567分,31880位次。
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类09组(生物科学类)559分,36053位次。
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类05组(生态学)554分,38717位次。
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类07组(生物、生态、环境科学)552分,39787位次。
云南师范大学物理类05组(通信、计算机)541分,45756位次。
江苏师范大学物理类02组(计算机,日语,生物制药)540分,46265位次。
辽宁师范大学物理类03组(公共事业管理)521分,56500位次。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物理类05组(生物制药)509分,62933位次。
湖北师范大学物理类10组(化学、生物、环境工程)501分,67147位次。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类04组(材料,化学工程)505分,65016位次。
西华师范大学物理类05组(人类资源,劳动社会保障)501分,67675位次。
跨专业考研。还想问问学科教学(物理)以后的发展方向与就业情况。
直接打电话,问一下云南师大的招生办。
直接到云南师大去,问一问招生的导师。
打听一下,这个专业的研究生,看他们当初是怎么样预备的,怎么样考试的怎么样被录取的,包括现在是怎么样做研究和学习的。
1937年,一名乞丐怀抱“酸菜坛子”来到清华大学长沙临时校舍,当校长认出他的真实身份后,露出了无比惊讶的表情。
这个乞丐名叫赵忠尧,1902年6月,出生于浙江诸暨。
1931年,29岁的赵忠尧进入清华大学担任物理系教授。由于当时的中国在该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基础设施也不完善,赵忠尧便只能在极其简陋的环境下进行研究。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不久北平便沦落敌手。丧心病狂的日军在北平四处打砸抢烧,就连清华的藏书和器械都惨遭贼手。
一时间,大学里的师生们纷纷撤离北平,这其中也包括赵忠尧。
然而有一天,建筑学家梁思成在家中收拾行李时,突然听到有人敲门。梁思成开门一看,此人正是已经离开北平城的赵忠尧。
“你怎么回来了,发什么什么事?”梁思成不解地问道。
“我有东西落在了实验室,我想拜托你开车带我去清华。”赵忠尧开门见山的说道。
那时的北平人人自危,躲在家里都不一定安全,更别说出门了。一旦被日军抓到,将会面临着不可想象的后果。
但是梁思成知道,能够让这位同事拼着性命也要拿回的东西必定十分珍贵。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梁思成最终答应帮这个忙。
夜幕降临,赵忠尧在梁思成的掩护下,小心翼翼地避开日军的岗哨,成功来到了清华。
时间宝贵,赵忠尧迅速冲往物理实验室,并从中取出一个“酸菜坛子”。待两人回到安全区域后,便互相告别,各自离去。
听闻清华大学在长沙建了一个临时校区,于是,赵忠尧决定,定要将“酸菜坛子”转移到那里去。
为了躲避日军的盘查,赵忠尧不能搭乘火车和飞机,只能靠着双脚一步一步地走着。一路上,他风餐露宿,为了减少负担,他只能将行李扔掉,只留“酸菜坛子”和一身破烂不堪的衣服。
直至10月初一天,赵忠尧终于走到了清华的门前。在校长梅贻琦路过校门时,赵忠尧猛地冲上去抓住了他的袖子:“梅校长,我是赵忠尧啊!”
看着这个蓬头垢面的乞丐,梅贻琦震惊不已,随后立即将其带回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赵忠尧小心翼翼地将“酸菜坛子”放到了桌子上。
“这是什么?”梅贻琦不解地问道。
“50毫克的镭”,赵忠尧如释重负地说道。
梅贻琦听后,顿时瞪大了双眼。要知道,一吨的矿石残渣才能提炼出0.1克的镭,这50毫克的镭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何等的珍贵。
也难为赵忠尧一路颠沛流离,在饭都吃不起的情况下,还能将其完好无损地带到长沙,这份毅力实在非常人所能企及。
在完成任务后,赵忠尧先后到云南大学,西南联大和中央大学任教,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物理人才。
1946年夏,美国为了向世界各国展示原子弹的威力,便邀请了反法西斯各国的科学家到比基尼岛附近参观原子弹爆炸。
当时,赵忠尧以中国科学家代表的身份,受邀登上美国的上“潘敏娜”号驱逐舰。
在原子弹爆炸的瞬间,赵忠尧被其威力深深震撼到,但同时也在思考这是什么物质释放出的强大能量?为了得到答案,他决定赴美研究。
1950年,赵忠尧回到祖国,在中央的支持下,他与钱学森,邓稼先等人共同研发了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
1998年5月28日,赵忠尧与世长辞,享年96岁。这一生,他将智慧用于物理学的研究,将热情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
沉稳步伐
2022-11-08呵呵,我就是读这个的,不知道云师有没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个专业,一般都想考西北师大的研究生,那些适合我,我自学的是汉语言文学我硕士念得是应用我想考云师大的学科教学(语文)的研究生要复习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