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新闻学和传播学考研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比较适合性格比较内向的人?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年过30,迷茫了(一)
半夜醒来,一阵焦虑感。人生活到这个时候已经30又1了,但是一事无成。最近想备考事业单位考试,但在南宁这种竞争比较大的地方想要考过,加上自己的专业本身就没有什么可选择的岗位,却满是感慨和焦虑。
我是2011年上的大学,比我们那一级的人都要大一两岁,因为小时候比较穷,加上农村人的观点是女孩子晚两年上学才会变得优秀,于是比正常入学年龄要大。在我们村,在女孩子里面,当时我的学习也算是最好的,从小学三年级后我都是班上第一,到了初中,更加是年级第一,成了我们村,隔壁村,以及学校里有点名气的人。亲戚也都知道,那时候我算是邻居家的孩子那样的存在吧。
原本小升初考上了县城的实验中学,但是家里没有钱,就没去,去了镇上的一所比较好的初中上学,学杂费全免,只用交生活费用。当时只想着为父母省钱,所以也没有异议。只是没想到,上完初一,初二开始大家就都是免学费了,那个实验中学的也免学费。我爸这时拍着大腿后悔没让我去县城读书。那时候我也没想那么多,也没有过抱怨,觉得只要成绩好,在哪里都一样。那时候我的成绩在全县排名也在三十名以内,当时听老师们说,如果中考在全县三十名以内的话,高中可以报考市里面最好的高中。也就是梧高。当时也是满怀期待希望能进入梧高的。
后来中考考试,很平静地考了,考完了我就去市里的厂子做暑假工,那时候中考成绩还没出来,但是不到几天,就收到了县城最好的高中的录取通知书了。那时候以为自己也就只能去县城高中了,就早早地交了1000块学位费用。后来成绩出来了,总分是A,只有语文科是B加,其他科都是A加,那时也不知道自己这个分数可以进梧高。后来,遇到同班的一个,总分跟自己一样的同学,聊了几句,才知道原来他去梧高报名了,他说今年总分A的都可以去梧高报名,都可以读梧高。我将这个情况告诉我爸后,他也打电话去咨询了,结果还真的可以报名,但前提是放弃在苍中的那一千块报名费。后来我爸考虑了两天,觉得不应该放弃那一千块钱,觉得在哪里上学还不是上,优秀的话,在哪里都优秀。那时候我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什么大追求,也没什么概念,一切以家人想法为主,于是也同意了我爸的决定,其实主要还是因为穷,没钱。
也许是前面两次的错误选择,以及我的不作为,导致后面的学习生涯似乎都在走下坡路吧。高一的成绩也还可以,高二读了文科,高二那一年,早恋,谈恋爱了,也是那段感情,使我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转折。那时间不懂得如何区分学习和感情的自己,愣是脑子里装满了对方,整个人的脑袋似乎都是对方的影子,根本无法集中在学习上,上着课都能走神。那段岁月傻乎乎的一样,好像脑袋都迟钝了。但对方似乎没有多大的热情,尽管是对方先来招惹自己的,但是似乎自己投入的更多,而对方毫无影响。那时候总是抱怨他,为什么不像别人的男朋友那样,对女朋友爱护关心。大家分分合合,很耗感情,而自己都是先低头伤感的那个。就那样,成绩直线下降,高三被扔去了普通班。
那时候对学习也没有什么热情了,典型的传说中的恋爱脑,只是一想到家人的期待,才勉强努力学习,但是发现即使努力了,似乎成绩也回不到以前的状态了。老妈总在我面前说,谁谁问我在学校成绩怎么样了?她说她都不好意思说起我的情况了,以前成绩那么好,现在成绩变这么差,都不争气一点,那时候听了很难受,辜负了家人的期待,他们曾经引以为傲的女儿终究是错付了。直到高三那一会,家人也不要求我能考到多好的学校了,只要能上本科就可以了,让我尽量努力一点,不然一大堆人都在等着看我的笑话。只是为了不被看笑话,于是硬着头皮学习,哪怕根本不理解不懂,也死记硬背,也尽量提高成绩。
也许是努力还是有点回报的吧,一模二模连本科线都不到的我,在高考中分数却达到了二本线,并且超出了二十多分。那时候还是分一二三本的。只是后来才发现,就是这样的成绩,连选择都很困难,不上不下,选择志愿的时候,南宁市的财院和师院都选不上。后来心灰意冷的,随便选择了几个学校,每个专业都填满了,还选了服从调剂,结果被一所地级市的学校录取了,而录取的专业还是自己性格最不合适的新闻学。当时又打听到所在学院的校区是旧校区,连高中的环境都比不上,于是都不想去读了。但是复读,自己本来年龄就不占优势,又很犹豫,后来咨询班主任的意见,他直接来了一句,你还是赶紧去报到吧,就你的性格,情绪起伏太大了,不适合复读。
于是,上了自己不喜欢的大学,不喜欢的专业,而在这所大学四年,又经历了一次挫败的感情。进入大学是失意的,没什么前景规划,那时候的自己又比较内向,也许是先前的经历,让自己很自卑。所以在那位比自己早毕业六年,刚读完西政双学位毕业并考上公务员,家里还挺有钱的师兄对自己好,又经常来招惹自己时,动心了。于是又一股脑地喜欢上了。
高考出分前要做好的3件事,不要等到出分后来不及。
距离2021高考出分的日子越来越近,我和儿子每天都在商讨志愿填报的问题,我查资料做筛选,儿子做自我评估并把列出的专业排序。高考志愿一共12个大类,740个专业,如果不做好准备工作,出分后难免手忙脚乱。
1.确定目标专业
儿子没有太喜欢的专业,无法根据他的兴趣确定专业,那我就从别的方面入手。
第一,根据未来就业前景,选择口径宽的专业,毕竟像我们这样无背景无人脉的普通家庭,就业是大问题。所以为孩子选择了计算机、会计学、汽车工程等相对热门的专业。
第二,根据孩子的能力,选择相匹配的专业。像我儿子没有啥艺术细胞,就不给他报考数字与媒体艺术这样的专业,儿子从小晕血,也不适合学医。
第三,根据孩子的性格,选择适合他个性的专业。如果孩子性格偏内向,就不要报考市场营销、新闻学这样的专业,像我儿子将来如果去做推销员,估计一个月就被辞退了。
2.确定匹配的学校
虽然分数还没出来,但大致也能预估出一个分数。根据分数确定将来报考学校的范围区间,对研读这些学校的招生简章,对报考的学校大体有个了解。如师资力量、保研率、体检要求、食宿条件……
根据孩子的预估分数确定学校,等到高考分数出来,再适当调整,浮动范围也不会太大。
3.确定相应的地域
孩子未必能说出对什么专业感兴趣,但对地域一定有自己的想法。我儿子就明确告诉我,不想离开家太远,所以就在省内读大学,大连、沈阳都可以。这也缩小了我们的选择范围。
高考志愿填报真是牵涉精力、压力山大的一件事,如果像我一样,不想找专业的志愿填报机构,那就要未雨绸缪,毕竟,孩子的未来谁都输不起。#2021高考家长自习室# @三秦教育快车道
小伟在中南地区某二本院校文学院学的新闻学专业,今年毕业,他还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去年考研报考的是中南地区某师范大学,但没有进国家线。
小伟的父亲是农民工,曾干过厨师、做过小本生意,现在在天津做建筑工作。他家住在镇上,母亲在家里持家,偶尔做点短工,他还有一个弟弟在上高中。
小伟今年3-4月在省会一家传媒公司实习,如果正式转正,工资在4000-6000元区间,除掉房租和吃饭出行费用,所剩无几。小伟说他曾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个说法,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一种系统化的人造知识,很多时候都是一套价值偏见。他发现大学时学的知识脱离社会实际,在现实中几乎没有用处。父母为他预备了约30万元的购房款,省会房子均价15000元左右,即使在省会工作下去,购房定居也极其困难,即使咬牙借钱付下首付,未来还房贷的压力也会让他寝食难安,惶惶不可终日。临毕业之际,他深刻感受到原生家庭的重要性和社会的阶层化,同样的能力的毕业生,家里能分别提供10万、100万、300万支持的学生,未来可能就是三种不同的阶层和生活方式,而且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这种差距主要由先赋的起点决定的。
小伟也曾想过回老家考事业编,但即使考进去了仍然很困难,老家县区级事业单位工资3000元左右,最现实的考虑,假如他将来结婚了,妻子到医院生孩子花1万元,就需要他不吃不喝攒三个月的工资,还不说其他可能的生活风险。如果上了班,至少未来10年内他仍然无法在经济上自立,需要父母继续支持他,而10年后他的父母已60多岁,可能更需要他来赡养。这种不见底的拮据生活对于一个像他这样善良、孝顺、责任感强的男子来说,对个人自尊心和价值感的伤害该有多大!他的一个表姐在市里某个区融媒体中心,已工作十余年,今年36岁,仍然需要家里接济才能维持基本体面的生活。
小伟说,他对到大城市工作或回老家考事业编两种道路的分析都非常现实客观,没有任何夸张成份。
小伟是一个典型的农村二本学生,性格笃厚内向。他在乡镇的家是一个四合院,院子很大,院子右边是两小块菜地,母亲会种菜,一年四季都有绿油油的各种蔬菜。院子左边有一棵大杏树,树下有一个水泥桌和几个石凳,小伟说最难忘的是去年中秋月夜,在石桌旁上阅读欧阳修的《秋声赋》,想到即将毕业可能面临颠沛流离的艰难人生,不禁泪流满面。
小伟认为,可能国家将来会继续出台政策,降低一些非一二线城市定居成本,提高县区级事业单位待遇。他喜欢读书,一直有一个读书理想,觉得冬天暖气开放的学校图书馆就是人间天堂。他说可能会先考一个事业编,利用闲暇时间继续复习考研。他也没有对读书生活做过度理想化的想象,他说有一个亲戚文科博士毕业,现在在杭州一所高校工作,也因经济压力大生活在极度焦虑中。如果考研再不顺,他可能会边工作边学做点小生意之类的,尽管这也十分艰难,他不知道十年之后的自己会是一种什么状态。
小伟的经历在中国二本高校毕业生中非常典型,而二本高校占中国高校的绝大多数,他们的困境也折射出我们国家和我们时代的困境。小伟仍然是乐观的,他说自己年轻,他坚信只要努力工作,热爱生活,生活也一定会给予回报。
董沫然
2022-10-11新闻学和传播学都属于学硕,大类是文学,新闻传播学中的两个方向。初试科目中英语和政治一样,但是专业课考察不一样。
新闻学专业课:新闻史论、新闻实录。
传播学专业课:传播学理论知识、传播学理论和方法。
就业方向不一样,没有啥专业是按性格分的,主要看你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