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什么?,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什么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什么生产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什么决定,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什么,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微观经济学核心理论是什么,微观经济学的理论目的是什么,微观经济学理论渊源是什么,微观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是什么,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理论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所以微观经济学的主要范围包括消费者选择,厂商供给和收入分配。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换往往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被认为是帕累托有效的。
怎样才能找到别人找不到的捷径?
很多人喜欢用微观经济学的视角审视自己做事情的价值,来衡量努力的效费比,总想着投入产出比最大化。其实在这个内卷的时代中,社会是非常公平有效的,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讲叫“充分竞争市场”,一夜暴富这种极端不符合价值规律的事情虽然存在,也已经很少了。因为一旦存在,很快就会被人找到,然后更多的人涌入,创造出更多的供给,需求曲线很快就被捋平了。
我们上学的时候热衷于研究都什么专业好就业,工作的时候纠结那个行业收入高,其实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有的是,躺着赚钱的行业确实凤毛麟角。有这种想法的人不是在同同龄人竞争,而是在挑战经济学基本原理、挑战市场有效性,或者说是和上帝在竞争。
当然我们承认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是选择是建立在正确的战略判断的基础上的。就像大家一起爬山,确实有些人能够找到人少、路程短的路,但是也承担着半途而返的风险。
35岁以后,人生不会给我们太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找这样与众不同的路,不要在选择上耗费太多的精力。行动起来,冷静分析,快速找到一条你能力所及的路,那条路上有你喜欢的风景,有值得信赖的同伴,然后你越走越快、越等越高,不断超越自己的攀登极限,这才是人生的捷径。
为什么聊霍金《时间简史》时,一般人最好别说看懂了?
霍金大名鼎鼎,却从未获得诺贝尔奖,该如何理解他的贡献和地位呢?
霍金最拿得出手的两个成就,一个是“大爆炸奇点定理”,一个是“黑洞蒸发”理论。
这两个理论都跟黑洞有关,前者更有广泛知名度,但“黑洞蒸发”理论更有价值。
“大爆炸奇点定理”简单说就是:导致宇宙诞生的那场大爆炸,是从一个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的点炸开的,这个点就叫“奇点”。
霍金的这个工作,是他和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彭罗斯一起合作的。
在跟霍金合作之前,彭罗斯就独立证明,在一定条件下,一颗死亡的大质量恒星在向它的中心坍缩,必然会形成一颗黑洞。
黑洞的中心就是一个奇点,那是整个黑洞时空结构最诡异的地方。这个奇点和大爆炸开始的那个奇点是一回事。所以,霍金的第一个成就可以说是从彭罗斯的黑洞理论推演来的。
“黑洞蒸发”理论是说,每个黑洞都像一锅热汤,不只会把粒子吞进去,还会向外蒸发,并吐出粒子。
“黑洞蒸发”这个理论更有价值,因为它假设我们应该在黑洞身上考虑量子效应。
它是第一次把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放在同一个场景下做出的研究成果。
在理论物理学中,所有已知的物理理论,都已经统一成了两个理论。
一个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它负责描述物质如何与时空相互作用;另一个是量子理论,它负责描述物质的组成和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
物理学家一直试图把它们统一起来,变成一个“大统一理论”,但是,这两个理论在数学形式上是相互矛盾的,想要把它们统一在一起,就像要把水和火融合在一起,非常难。
霍金的两个最大成就,在前提上是相互矛盾的,第一个假设说,我们研究黑洞时可以不考虑量子效应,另一个假设则要求我们必须考虑量子效应。
但其实,在理论研究中,做出相互矛盾的假设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这就好比在经济学中,有的理论假设所有人是理性的,于是有了微观经济学。有的理论假设所有人并不都是理性的,于是有了行为经济学。
黑洞蒸发的研究成果,相当于给陷入大统一难题的物理学家,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爱因斯坦在晚年,就痴迷于研究物理学的大统一理论,但没有任何成果。
霍金却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后来,只要是研究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融合问题,物理学家总是要专门试一试,他们的理论能不能解释“黑洞蒸发”,如果能解释,他们才会放心地继续研究。
黑洞蒸发如果获得实验验证,肯定值得单独拿一个诺贝尔奖。
可惜,根据霍金的预言,黑洞的质量越大,黑洞蒸发的效果就越微弱。
在已知的黑洞身上,人类目前的技术完全不可能观察到黑洞蒸发的现象。
霍金和爱因斯坦谁更厉害?可以说:假如爱因斯坦的功绩是挖出了一条长江,还参与挖过黄河(爱因斯坦凭一人之力创立了广义相对论,对量子理论的创立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那么霍金的功绩就相当于修建了一条水渠,把长江的一部分水引到了黄河中,让二者有了一定程度的连通。
也就是说,论开创性,霍金比不上爱因斯坦,不是说霍金的水平比不上爱因斯坦,而是因为,理论物理学发展到现在,单打独斗的研究方式已经越来越不流行了。
霍金的开创性不如爱因斯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因为没赶上时代。
知道霍金的人几乎都知道《时间简史》,但霍金其实并不是一个好的科普作家,他当年写书更直接的目标是赚钱补贴家用。
《时间简史》每一个章节的内容,都是将初中、高中、大学和研究生某些特定方向的物理课的内容,进行了高度浓缩,外行很难读懂。
秋水伊人
2022-11-08博彩与理性
前几天在澳门何东图书馆看到此书
想推荐一下给各位头条朋友
李江 — 《博彩与理性》
以下为澳门理工学院教授的书评节录:
经济学有宏观微观之分,博彩经济学亦然,不同的是,博彩微观经济学实际上还可以再分,从而使博彩经济学成为一个由三部分构成的理论体系:研究博彩产业的经济学,研究博彩企业的经济学,研究博彩者个人行为的经济学。或可简称为:赌业经济学,赌场经济学,赌客经济学。赌业经济学,研究的是博彩业的宏观经济得失、财政税收价值、产业结构影响以及其社会成本等等话题。美国学者Douglas Walker写的《赌博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Casino Gambling”)就是一本典型的赌场经济学的著作。赌场经济学,研究博彩企业的产业性质、博彩产品的经济特征、博彩价格的理论构成等等话题。赌客经济学,研究赌博者的理性成份、行为特征、乃至游戏战略等等话题。
博彩经济学的这三个体系,理论上是很难掺着说的。什么意思呢?例如,微观经济学的价格理论,是由供应(厂商)与需求(消费者)两个理论要素结合而成的,双方既是定价者,也是受价者,而博彩经济学中的价格(House Advantage),则是博彩企业甚至是政府单方面人工设定的,至少,是由游戏设计时的技术特征预先决定了的,赌场是定价者,赌客是受价者,二者角色分明。因此,博彩价格理论,一定要放在赌场经济学中说,而不应放在赌客经济学中去说,当然,更无法像“尘世”上的微观经济学那样二者结合著说。例如在跑马跑狗的游戏中,一旦政府规定了商家提成(House Advantage)是百分之十五,则它就与赌客如何下注毫无关系了。那些聪明的可以“平均赢”的赌客,赢的是其“阶级弟兄”的钱,他永远也赢不着狗场老板的钱。
这本《博彩与理性》不但已经有了一定的体系性,而且已经有了明确的学术主攻方向——他选择了博彩经济学三块中思想含量最重的一块,赌客经济学,来下手做功夫。博彩与理性,博彩是素材,理性是要点,而这里的理性,说的不是赌场老板的理性,不是政府监管者的理性,而是赌客的理性,是选择者的理性,这本书与其说是讲赌博的,不如说是讲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