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金融专业到底应该如何学习?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老师您好!我女儿是AccA专业,留学学个什么专业好呢?金融工程,商业分析,投资学?
精算学专业介绍!
精算学专业:运用数学、统计学、金融学、人口学等学科的知识理论,通过各种数理模型对风险事件进行评价,以此对各种经济安全方案的未来财务收支以及债务水平进行估计,使经济安全方案能够安全稳定。
开设精算学专业的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南开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
NO1.学好数学
这是一个很实在的前提,数学不好的学生真的不适合学金融,大一学的微积分、线性代数,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只是一个公共课程,对于金融类专业却是实打实的专业课程,数学不好的同学后期学习会比较痛苦,甚至会时刻面临挂科的危险。后续的专业课比如统计学、计量学、运筹学等等都是跟数学直接相关的,所以,毕业学长吐心声:数学不好是硬伤,慎选金融专业。
NO2.专业课多样化,就业方向多元化
与大多数大学专业一样,金融类专业的课程也是又多又杂,而且理论性课程非常多,对理论课程不敏感的同学同样会比较难过,各种类型的经济学、各种类型的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统计学、计量学等等等,每年大学四年间都会有不少同学半途放弃。不过,也正是因为专业课程的规模化,决定了就业方向的多元化。银行、证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外企、国有或私营企业的财务部门,都是可供选择的就业方向。
NO3.选一个好学校,金融类就业门槛高,平台决定未来
金融类专业属于高层次应用经济学,定位是研究现代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整个金融经济的运动法律。确实是一个相对高端的专业,正是因为定位的高端,导致了很多三四流学校根本没法对课程有一个完善的建设,所以,用人单人在挑人的时候也很现实。
招聘单位对于大学名气,学历层次有严格的把控,所以,如果你的分数只是够一个不入流的大学,又不打算考研的话,就放弃金融类专业吧,要给大家明确的是,整个金融行业的行情就是:95%的人都在重复着基础岗位的事情,只有5%的人能接触到核心岗位,站在行业顶端的就只剩下0.1%了。大都数行业领袖都是家庭背景强,出国留学几年的海归,这些行业规则在金融行业体现的淋漓尽致。
NO4.考研考博,认识自己,你离精英只差一份热爱
最后要跟大家明确的是,无论你目前是什么大学,什么水平,只要你真实热爱金融这个专业,那么请坚持下去,尝试去考研或者更深层的钻研,这个社会从来不会亏待赏金勤恳的追梦者。
如果你真实地热爱着这个专业,你会发现,数学也会很可爱,不同的理论课里面的模式和思维都是那么的先进。只要你努力奋斗,进入一个好的平台,一定能够在这个行业风生水起。当然,如果是放弃式学习或者被动学习,毕业之后非常可能就是一个银行的小柜员,或者保险销售。(这里不存在任何职业歧视,小角色靠努力也有大未来!)
岁月留声
2022-11-07【中国金融时局、走向及投资对策】(思进注:读到一篇2018年的旧文,其中对宏观经济的分析和预测非常精准,特转发和大家分享……)
作者:肖⾈
来源:银行家杂志(2018-06-27)
一、金融时局:系统风险压顶
1,货币泡沫太大了
从1978年改革开放起至2017 年末的39年里,货币总量从1159亿元增至167.68万亿元,增加1447倍。同期的GDP,从3648亿增至82.71万亿元,增加227倍。M2超出GDP的141.4万亿元,超过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这部分巨量M2,就可以归属“铸币税”,是一种财富再分配的手段了。M2与 GDP之比,从31.77%跃升至203% (美国则长期控制在70%以内)。“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个货币现象”(弗里德曼)。所有的资产价格问题都是供求关系决定的, 尤其是货币超发造成需求端暴增而引起的。一千多年前信用货币(纸币)的祖始爷“交子”一问世,通货膨胀就如影相随。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
2,债务杠杆太高了
中国的非金融体系债务占GDP比例高达328%,远远超过250%的警戒线。这意味着从整体上来说,经济增长将被债务的利息抵消殆尽,也就是赚到的钱已经不够偿还利息了。表面的经济繁荣,已然是“纸面财富”,众多的债务融资,已成为必须依靠借更多新债来偿还本息的“庞氏融资”。例如已有一批房地产企业负债率在80%以上,意味着只有依赖房价一直上涨、新增更多负债才能持续运行, 一旦房价下降一段时期或融资收缩,其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可能随时引爆。其他依靠加杠杆维持日常经营的实体经济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3,违约高峰来临了
货币加速发行已经难以为继,开始进⼊消化泡沫的紧缩期。目前,政府部门、企业部门整体上已经开始降杠杆,而承接其杠杆转移的个⼈部门还在最后的加杠杆之中。在货币超发、信贷膨胀的退潮过程中,杠杆高的经济部门都在咬牙硬撑、且战且退,“裸泳”者已经纷纷亮相,债务违约事件接踵而至,“违约潮”已开始到来。
4,“衰退”周期运行中
经济周期规律是一种客观经济规律,强大的⼈为因素只能延缓 其节奏并同时会增加其强度,但无法改变其方向、趋势。从1978年改革开放起步的“复苏”至2011年“繁荣”的最高峰,经济上升周期长达33年。2012年起步入“衰退”,至今已近5年半时间。待“衰退”⻅底,则为漫长的“萧条”阶段......经济下行周期的结束,将会以一大批前期跨越式发展的资源型知名企业的创始大股东出局、公司被兼并重组为主要标志。政府、企业、私⼈各经济部门对经济寒冬的长期性和严酷性都务必予以足够的重视。以千年的长历史周期看,“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中国正进入一个昂首向上的上升时期。“萧条”之后,则将会进入另一个复苏繁荣、笑傲世界的伟大时代!
二、金融走向:坚决压降杠杆
刘鹤副总理的四句大白话,简明扼要,针砭时弊,也阐明了当前金融局势和政策走向。
1,“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
2,“借钱是要还的”
3,“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
4,“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
三、投资对策:严守“能力圏”
1,认清并遵循“大趋势”
2,扩大并严守“能力圈”3,坚信并做好“资产配置”
4,求存宜主动“降杠杆”
……
每一轮泡沫的兴起,都是一次财富的重新分配(财富从存款人转移到负债者⼿手中);每一次泡沫的破灭,也是一次财富转换的机会(财富从高杠杆负债者转移到在资产价格底部敢于买进的现金持有⼈手中),所谓“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此一时彼一时”。当前,应当拒绝某些大类资产泡沫最后阶段的诱惑,空仓为上,现金为王,切不可重仓,更不可加杠杆。如果在投资上能够顺应大趋势,做到进退有序、把捏有度,那么,在崩盘暴跌之后,将随处可⻅未来财富增长数倍的良好机会。
……
全文:网页链接
【思进免责声明】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所发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交流之目的。文章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