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华东师大特殊教育学研究生的就业方向是哪些?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可以到各种特殊教育学校以及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到企业从事特殊儿童、特殊人群的用品开发,还可以到大、中、小学心理咨询室以及各类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咨询或教学。到学前儿童特殊教育机构,儿童福利院以及各类特殊学校或普通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到各地康复机构从事康复训练工作,也可从事手语翻译工作或到民政、残联机构做行政管理工作
老刘的女儿2017年高考文科570分。选择了华南师范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放弃了特殊教育专业。几年之后后悔不已。
当初选择专业的时候,别人说特殊教育不好。冷门专业将来不好就业。可是当时的分数也仅仅够华南师范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以为进校之后可以改其他专业,结果还没成功。
大学毕业之后考研连续考两年都没考上,目前正在准备第3年考研。反观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当年分配的很好。进入到一个重点的特殊教育学校,而且被作为重点骨干培养。
毕业学生都怀着一份爱心。用自己的所学,扎扎实实地帮助一些孩子。其中有一些孩子自闭症 ,也叫星星的孩子。对这类的孩子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指导。这样的教育模式也更规模化。潜力也非常大。待遇也很好。
数据统计这类的人总共1,400万。儿童234.9万。除了一些这方面的教育老师和专家,全社会都应该给这些人关爱。
近几年这类师范生的需求增加。北上广深的一些大城市更是开出了丰厚的待遇。同时一些学生也同样考研进一步的深造。
目前这类专业的考研院校有5所。他们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很多专业原来是冷门,经过几年的发展就是成为热门专业。怀有爱心奉献于教育,认真钻研,就有丰厚的回报。
大家对特殊教育这个专业有所了解吗?欢迎评论留言#教育听我说# #我要上头条# #你好星星的孩子#
想当教师,就要考华东师大的公费师范生及优师专项,毕业就是编制内教师,好的岗位等你来挑!
本文解读2021年华东师大公费师范生及优师专项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
华东师大师范类专业在安徽录取批次有3类,即本科提前批、国家专项计划、优师专项。
本科提前批,文科录取平均分最高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649.3分,最低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学前教育,平均分都是644分。
本科提前批,理科录取平均分最高的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650分,最低的是地理科学,平均分都是641分。
国家专项计划,文科录取平均分最高的是英语专业637分,最低的是特殊教育,平均分都是626分。
国家专项计划,理科录取平均分最高的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631分,最低的是化学,平均分都是625.3分。
优师专项,文科录取平均分最高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624分,最低的是英语,平均分都是610分。
优师专项,理科录取平均分最高的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612.5分,最低的是物理学,平均分都是604分。
华东师大的公费师范生供不应求,绝大多数进入地级市一流高中任教,优师专项定向到省内扶贫县的高中任教,可以说考上任何一个,都是值得的。
2021年安徽文科本科线是519分,理科本科线是415分,报考优师计划,你最有希望被华东师大录取!
教育
2022-11-06一流大学--华东师范大学2021最新招生政策
华东师范大学2021年招生政策有几项新的变化:第一,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招生专业。第二,新增3个“双学位”招生培养项目:心理学(双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双学位,+ 心理学)、统计学(双学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三,推出“国家优师专项”计划,面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定向招生培养一批优秀教师。
一、今年贵校招生政策有哪些新变化?招生计划、招生专业有无增减?
濮晓龙:华东师范大学是一所引领中国教师教育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所以我们的本科招生类型涵盖了:高考统招、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国家专项、艺术体育类、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外语类保送生等;招生批次包括:提前批次、本科第一批次(普通本科批)、艺术体育批次、特殊类型批次等。考生们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关注相应招生类型的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
2021年,在招生政策方面,华东师范大学有几项新的变化,请大家关注。
第一,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招生专业。华东师范大学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求,2021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招生专业,旨在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底蕴和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研究型、创新性人才。
第二,新增3个“双学位”招生培养项目:心理学(双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双学位,+ 心理学)、统计学(双学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二、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学校基本情况。
华东师范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师范类专业占学校本科专业的一部分,主要承担为基础教育培养高质量师资的任务;更多的专业都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具有相当学术水平的非师范专业。
三、请您向考生介绍一下学校的优势、特色专业。
濮晓龙: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榜中,华东师大共有12个学科进入A类,数量并列全国高校第19位。进入A类学科数占学校授权学科总数的30%,学科优秀率并列全国高校第16位。
四、学校的录取原则有何特别之处?哪些专业有特殊要求?
濮晓龙:普通类批次专业录取采用“分数优先”原则,不设专业级差分;在同分情况下,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单科高考分数。艺术类和体育类批次专业录取采用“分数优先”原则,同分处理原则按照招生简章等相关规定执行。投档到学校但未被所填专业录取、且专业不服从调剂的考生,将被退档;投档到学校且成绩高于录取线但未被所填专业录取、且专业服从调剂的考生,将在学校同批次、同科类(同专业组)未录满的专业中进行调剂。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考生在选报专业的时候应注意体检是否受限。
此外,2021年有更多的省份实行新高考模式,今年新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应注意招生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部分省份的招生批次可能有所调整,建议考生及时关注相关信息。
六、近年来学校各专业的就业情况如何?
濮晓龙:对于包括华东师范大学在内的沪上4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毕业生来说,申请在上海落户有新的政策——2020年上海发布了《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简单来说,华东师范大学的本科、硕士、博士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落户。对考生来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生大部分在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就业,就业领域集中在教育、金融财务、信息技术、文娱传广、工程建设、生化医药、公共管理等。在2020QS世界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排名中,我校位于大陆地区高校第16位。
七、考生报考时需要注意什么?改革省份考生面对新的填报志愿和录取模式,在报考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濮晓龙:希望大家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考虑三个重要因素:
首先是选择地域。不同的城市带来的不仅是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更是视野、平台和未来发展空间的差异。比如华东师范大学所在的上海,正在建设成为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科创中心,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就业前景。
第二要选择学校。“双一流”、“985”、“211”这些标签,不仅仅代表着高校的“名声”,更是高校办学层次、实力的体现,对于考生个人发展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学习成长的平台、机会、资源、氛围,以及将来就业升学的平台和市场认可等。比如刚才提到的,上海面向沪上4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毕业生的落户新政策,也是一种平台的体现。
第三,在选择专业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也要考虑该专业的学术水平、师资力量、就业前景以及往年招生情况。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就业前景的“冷热”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而学生本人与某个专业的“适配度”也是影响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再次强调要“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