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河南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文学院考研哪个学校更好?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苏大除了地缘优势,学科实力方面其实跟扬州大学差不多”,今天一朋友和我聊天说到。那么,究竟苏大咋样?
这个说法属实有点夸张了,苏州大学较扬州大学,无论存在感,还是影响力、学科实力等方面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苏大,在江苏招生,理科排名在8000~15000,文科在1500~4000,部分热门专业录取的名次甚至更靠前。从整个学校的水平来看,江苏211里前6水平,目前应该正好第六。
苏大,优势学科是文学,医学,和理学。工科和商科相对偏弱。苏大的中文系和数学系在省内地位比较高的,和南师大类似。文学领域南师大的强项是现当代文学,而苏大的强项就是古代文学,两校属于友好竞争关系。如果本科生是这俩系毕业的,想在省内找个中学当个老师,就会发现到处是的你校友,南师大同理。
苏州医学院,前身南通医学院,江苏第一所现代医学院,张謇办的那个,名声很好。苏大医学院毕业的,会发现就业的时候,尤其在苏南,到处是你校友,跟南医大类似,苏大和南医大也属于友好竞争关系。
苏大法学院,也可以的,号称长三角第二,仅次于华政,考研的热度和实力,对标华政。以前人称北人大,南东吴。不过,当年的东吴法学院大部分都留在上海了,现在的苏大法学院是后起之秀。司考通过率也挺高的,当年有65%左右,华政有70%多。
这就是苏大,一所发展势头比较迅猛的高校,值得拥有!
#2022高考季# #高校#
#南京网友节# 我的阅读,从仰望星空开始
致敬青春|扬州大学共读毕飞宇(一)
有一个词曾经很时髦,叫“仰望星空”。这个词高端极了,它来自康德。中国人特别能起哄,差不多就在一夜之间吧,我们都成了康德了。
画面似乎是这样的:天一黑,十三亿康师傅共同做起了相同的动作:一边数钱、一边“仰望星空”。在我的童年和少年,家里很穷。穷人家的夏夜如何纳凉呢?在露天的大地上铺几张草席,一家人就像咸鱼那样躺开了。
因为躺着,目光也无处投放,只好对着夜空发呆。对了,我想起来了,我的童年与少年无限地高冷,每一个夜晚都在“仰望星空”。
星空真的是太浩瀚了。因为无以复加的单调,因为无限壮阔的虚无,它震撼人心。穹形的漆黑笼罩着我们,数不尽的窟窿在我们的头顶闪烁。
我就想啊,夜空如果是一块烧饼该有多好啊,星星像芝麻,会很香。但我必须承认,我把能吃的都想遍了,唯独不知道什么叫“仰望星空”。
父亲也在“仰望星空”。终于有那么一天,他懒洋洋地对我说,飞宇啊,我给你讲故事听吧,我说一句,你跟着说一句:郑人有且置履者,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至之市, 而忘操之。已得履, 乃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 无自信也。”
后来我当然知道了,父亲的“故事”来自《韩非子》,也就是所谓的《郑人买履》。我“阅读”的第一步居然是从“买鞋子”这里迈出去的,也是天意。哎,那个郑人居然“相信尺子”而“不相信自己”,太愚蠢、太可笑了。
比较起来我就聪明多了,我告诉我的父亲,“自己”以外的东西都不可信。父亲很高兴,如果他的胳膊足够抽象,他一定会从宇宙里取出芝麻烧饼,一股脑儿奖励给他的儿子。
……我其实想说的是另外的一件事。
我是NBA的球迷。在NBA,除了乔丹、科比那样的天之骄子,我还喜欢一个运动员,那就是莫宁。莫宁经历过大不幸,他的一只肾脏坏死了,医生说,必须切除。
莫宁接受了这个残酷的事实,在后来的岁月里,他gone with the wind。可突然有那么一天,NBA的官方消息说,莫宁复出了。老实说,我被这一条消息吓了一大跳。他怎么可能复出呢?在我的眼里,一只肾的男人等同于残疾……郑人买了一双鞋,附带着说了一句话,“宁可相信数据,也不能相信自己”(宁信度,无自信也)。就因为这句话,可怜的“郑人”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千古笑柄。为了避免愚蠢,我们的明白人和我们的聪明人一起达成了这样的文化共识和历史共识:——“宁信度”很搞笑;——“无自信”更可耻。
所以,相信自己吧,赶紧的。至于“度”,也就是“数据”,那就是个儿戏,假的不可信,真的不必信。
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
————————————————
[比心]石卫驰
江苏南通人,扬州大学文学院2021级本科生,透红亭文学社社员。
“我”的阅读的肇始,说来是“仰望星空”,却同哲人的意旨不相同,从仰望星空到郑人买履的故事,从母亲托人买鞋到球员莫宁的复出,大抵从孩童的天真的视角看来,“信自”的重要性已远超那数据的作用。
虽说这身外之“度”有时还真不一定错误(但切忌盲目信从),至少于此刻的“我”而言,相信自己,或许是因为自己是最为真实的存在,而最接近内心所想的,便是最值得信任的。这条逻辑链告诉我们,当我们在仰望时——别让这沦为无意义的抬头动作——得坚信自己的感受,因为正处于当下,因为一切现行的感受都最为真实。
[比心]张仪霖
扬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二学生,现任透红亭文学社社长。
趋于原子化的社会下,人人开始独立开来,分离开来,用数据去包装或者代表一个活生生的人。人们迫不及待的用看似科学理性的方式定义一切,舍弃自己的个性和想象力,为了便利,为了效率,得来的只能是一种虚无缥缈空洞的幸福。当人的本质不再是人本身,而是由客观的数据度量而成时,那人还是那个充满想象力的人吗?那这种幸福是否还值当?这值得思考。量化实际上是一种比喻,是拿一个尺度去丈量另一个尺度,在精密的计算过后无法得出结果的那一刻,人才终于才发现了自己,自己才是那个“标准”。人又想起了自己,想起了自己蒙尘已久的想象力,让思考重新展现出一线光明。一个伟大发现的那种源泉和动力不是理性的运算,而是伟大的想象。
[比心]曾靓
江苏盐城人,就读于扬州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透红亭文学社社员。
“宁信度,无自信也”是郑人给我们留下的千古笑柄,毕飞宇先生早在幼时的“仰望星空”中就懂得了要相信自己这个道理。为什么要说“我的阅读,从仰望星空开始”呢?我想,这得去找找康德的原话了,康德的“仰望星空”是通往真理的路径,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康德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即毕飞宇先生的“相信自己”,因此,毕先生也许想要说的是——在这个人人都迷失在“度”的世界里,我们要守住自己的本心,保留自己的思想吧。
你得意思是指更好就业还是相比之下很好考呢?无论是哪个问题,都取决于你得实际水平和你想在哪里生活,在河南混,河南大学就够了,在江苏混苏州大学足够,院校的选择不应该是你这么做选择题,应该根据你的实际复习情况综合衡量,然后选择,文学历来高分,哪个都不好考,你要先知道这几所学校的招生计划,录取最低分,去年是否有调剂名额等等信息,然后再决定考哪个!
岁月如梭
2022-11-04河南大学光靠自己白手起家搞个农学院能怎么发展,河南大学这些年工科和医科的不行就恰恰说明了只有合并才能走捷径,想当年合并开封医专和开封师专真是太吃亏。郑州大学就是走捷径的高手,三校合并结果弄了个巨无霸,没有什么顶尖学科。南昌大学也是三校合并的大赢家,今年获批7个博士点,一骑绝尘。
河南大学最起码应该要合并一个工科学校,山西大学合并把工科补齐了,河北置换把医科补齐了。没有大刀阔斧的魄力又怎么能取得重大发展!
河北大学2017年思政二级博置换临床医学一级博,下一轮又可以再次申报马克s一级博了。扬州大学在已有临床一级博的情况下,2019年把中西医结合一级博士点都撤销了,用于置换临床医学专博。河南大学拿个一级博士点出来,实现医学门类博士点的突破,又有何不可?
河南大学的博士点数量真不算少的,除国科大外基本上所有原非211都是10个左右,原211也一般在15-25个之间。
那为啥校友还在为博士点的事耿耿于怀呢——无非就是学科结构的问题呗,这个以后慢慢搞不着急,只要学校上心方法总比困难。
学科结构确实不行,大部分文科,传承了老河南大学文学院的精华,恰恰说明有时候光靠自己也不行,很大一部分——基础就已经决定了未来,看看能不能合并,优化整合一下结构。
我有一个建议,河南大学搞博士点置换,置换一个临床医学博士点,哪个学院如果肯让出来一个博士点,河大每年给3000—5000万拔尖经费,用于该学院剩余博士点学科的冲A经费。这样再置换一到两个优先发展的博士点,学校每年花出去一到两个亿,持续五到十年,大功可成!双赢。
#河南大学# #河南# #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