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2

为什么有的人本科在清华北大,研究生是在国内其它高校读?

想咨询一下关于为什么有的人本科在清华北大,研究生是在国内其它高校读?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3 个回答

  • 淡定人生

    据笔者了解,中国的一些著名高校, 如北大、清华、复旦、中科大,其优秀本科毕业生出国读研究生的比例很高, 有一段时间超过半数以上。 因而,有人调侃说, 这些大学是美国开在中国的分校, 专门为美国培养研究生人才的。

    而在美国, 大多数优秀的本科生毕业后不会去读研究生, 而是找一份工作。一些医学和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属于例外,因为他们必须读研究生,否则找不到工作。


    是什么样原因造成这样的境况呢?笔者根据调查和分析,认为有如下一些原因:


    1.美国的大公司和国家重要部门提前把优秀人才抢走了。美国的大型私企经济实力雄厚, 而且非常注重人才的作用。 因而,它们总是在应届本科生毕业前到知名大学招聘非常突出的本科生。我有个熟人在美国定居,他儿子在大学毕业前一个多月就收到国际通用商业公司(IBM)的招聘合同, 其工资待遇和福利相当不错,甚至超过了某些博士的薪资,但他最终没在这个招聘合同上签字, 而去了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t)工作。


    2.事业和家庭之间的平衡。 美国的大学生一般在上学期间向政府贷款读书, 所以, 他们在毕业时一般身负一笔贷款。即使他们的父母很有钱, 这些学生也不会从他们父母那里要钱来读研究生的。他们独立生活的意识很强。他们认为有一个本科学位就足以对付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因而, 他们要先工作, 把经济基础打好,以后有机会有兴趣可以去读研究生。


    3.美国社会看重的不是学历, 而是真才实学。美国的大多数部门的高级管理团队中真正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很少, 本科毕业生占大多数。一旦读了博士, 其专业知识的范围很窄, 几乎只能从事某个特殊方面的研究,而对需要综合知识能力来管理一个涉及几个领域的大型团队反而不利。所以, 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 用不着去读一个博士, 本科毕业就足够了。

  • 教育

    刚看到一组第三方根据北京大学教务部公布的《2020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公示名单(校本部)》统计的数据:北京大学2020届1474名公示同学保研去向预估如下: 继续留在北大深造约1000人。 保研其他高校150余人。 主要保研清华(60余人)、国科大(近50人); 少部分保研华五、科研院所。 放弃保研:300余人。

    清北学生外出深造的是少数,且几乎都是名校

    可见即便是选择外校读研,清华北大的本科生也很少选择北京意外的高校,京外高校也只有华五等几所顶尖高校会成为目标。题目中讲的情况只是非常少的一部分。

    选择更好的专业或更强的导师

    这样选择的原因也很好理解,清华北大作为国内最顶尖的两所高校,不管是读本科还是研究生,都是绝大部分学习向往的地方,人往高处走,身在其中的人,自然很少会去别的地方。而国科大,华东五校等强校,虽然整体实力与清华北大有差距,但是差距并不是特别大,而且部分专业较清华北大更强,放弃清华北大的弱势专业,选择专业上更具优势的强校,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提升。

    部分同学被迫外保

    另外还有一种客观情况,目前部分高校保研的名额会超过能接收的推免生名额,清华北大在国内高校中保研率基本是最高的,保研愿意留本校的同学又最多,同时还需要预留部分名额接收外校的同学,这样就必然会有部分本校同学只能选择保外校。

    考研是选择或被迫选择外校

    还有一种情况,北大清华虽然出国率,保研率都很高,但仍然有部分同学可能没有获得保研名额,而是通过考研的方式来获得继续深造的机会,考研的时候出于专业,本校考研难度,导师等方面的考虑,选择了别的学校,或者考本校失利,选择了调剂到其他学校等。

    但不管哪一种情况,对清华北大的学生来说都是少数情况,有最好的学校平台,很多学生也不愿离开北京。主动离开的多是为了提升,被迫离开的去处一般也不会太差。

  • 教育

    清华北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