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1

在一个普通二本的大学考研有多难?

想咨询一下关于在一个普通二本的大学考研有多难?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6 个回答

  • 陈楚涵Royal.Free

    #备考的人能有多努力# #我要上头条# 我认识最励志的孩子,一个普通二本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研进入了著名的两财一贸——对外经贸大学。
    这个孩子是同学的外甥女。跟那些天资聪颖的孩子相比,她从小学习就非常吃力,尤其是学习理科很费劲,后来选择了文科,相对来说难度比较小了,但是对她来说学习还是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她从来没有放弃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努力,高考勉强上了二本线,来到东北的一所师范院校学习。
    但是她给自己的人生设定了更高的目标,三年寒窗苦读,每天都是六点半起床,晚上十二点钟才睡觉。大四实习她选择回到家乡来实习,因为这样能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复习。经过一年的努力,她考研上了线,但是没有达到自己目标院校的分数,她不愿去调剂到其他普通院校,下定决心一定要上985。
    接下来的一年,仍然是卧薪尝胆,又苦读了一年,今年考研考了380+分,顺利被录取到了对外经贸大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个孩子逆袭的故事真的很励志。就像雷军说的,人是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

  • 教育

    没有多难。普通二本学生,考本校、普通一本研究生不会多难。难的是想考211、985的研究生。这个差距较大。需要全身心的复习,才有可能。

  • 淡定自若

    达到目的的方法唯有行动。普通二本学校不是影响考研的主要因素,更重要的是你的心态和努力。

    身边有很多例子,高考不理想,但通过考研选择了更好的学校,从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本人一位同学,当年考取了本地一所专科师范院校,后分配回老家的一所中学当了一名物理老师。两年后,他通过努力考上了研究生,现成为齐鲁工业大学的教授。邻居家的孩子,当初高考成绩一般,上了本市一所中医药大学,为二本院校,现已是北京一研究所的研三学生。

    所以,只要确定了目标,就去努力。到达山顶,再回头看沿途的风景,那才叫一览众山小。

  • 沉稳如松

    #普通二本学校考研还是考教师编制#
    我就毕业于普通二本院校,本科的时候也是师范专业,当时没有选择去找工作,而是选择考研。通过两年的时间,我觉得这还是得看个人的选择:
    1.考研,可以提升自己的学历,也可以逃避就业,毕竟现在考研没有找工作难(只要不一味地想考名校)。
    2.教师编制:是一份稳定的工作,工资还可以,假期比较多。但竞争很大,不一定很顺利的考上。
    我的建议就是两手准备,如果研究生和教师编都能考上,就选择教师编,毕竟研究生后,还得找工作,还得考。
    编制得不了,私立学校也是不错的,与我本科一起毕业的同学,在一所私立学校,工作两年,目前工资8000+,满满的羡慕!

  • 风华绝代


    我就是双非本科,一战上岸985。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考研在报考要求里,并没有说二本、三本学校不能考研!这一点是重中之重。会有这个疑问,那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对现在的状态并不满意,至少在学历这个问题上是不满意的。

    对于绝大都数人来说,考研可能是这一辈子第一次纯粹自行决定并为之付出的“重要选择”。它和从小到大有父母朋友参与的其他决定不一样,你几乎可以随时叫停,毫无枷锁。唯一的决定因素是自己。

    人有共通性,拖泥带水,犹豫不决,做选择时的举棋不定十个人中八个人都有。很奇怪我们小的时候总是想着成为音乐家、科学家、警察、航天员,长大了,小时候说过的那些话也就随风而逝了。其实除开那一小部分自小优秀、天赋异禀的人,大部分人的人生写照是这样的:高考一般(甚至失利)、大学得过且过(放任自流),毕业后找一份平凡的工作,浑噩平淡地过完这一辈子。但面对这样的人生,午夜梦回的时候,问问你自己:“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你甘心吗?如果不甘,那考研吧!

    考研苦吗?当然苦的,不苦的话你就不会在网手随手刷出那么多分享(吐槽)它的文章了。今年高考人数1078万,传闻今年考研人数有望突破400万,冲向500万,且考研主力军主要集中在“中等或中上等”学生中,这个人数委实不算少了。而且它还不像高考那样,只要考了,基本都可以上一个和自己考试成绩相匹配的大学,考研落榜了之后能调剂成功的人也只占极少的一部分。况且,还有那么多二战、三战甚至四战的人,你说苦不苦?

    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还要考研呢?因为这可能是你剩下的人生中会遇到的改变命运的最简单最直接也最彻底的方式。

    如果你一直优秀,你可能体会不到,当你不优秀的时候,你会怎么样,我告诉你,会不自信、会懦弱、会不敢大声表达自己、会不敢抬头挺胸,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会有深深的自卑感。所以为什么选择考研?因为想要变得自信、乐观、抬头挺胸、赶上喜欢的那个人的脚步,也为了遇见更优秀的自己!

    其实要说考研、读研改变一个人多少,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并不太准确,“考研的经历”是让一个人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行动、独自承担的过程。它是一场“长大了”的考试。无论失败成功与否,考研都是一个人的战斗。但即使失败,退一万步来说,你认准了一个方向后,一直为它努力,命运不就是一直在改变吗?丢开现在这些担忧,认真去做,一直努力,结果终究不会比现在太差。我一直觉得经过充分独立思考过后做出决定,并为它全力奋斗的人非常值得佩服。人也正因如此而成熟,知性、会承受寂寞,会独立思考、不倚不靠、安然自由。

    所以,别再问二本学院考研难不难的问题,你先得去做,才能知道难不难,能不能实现,对吧?

    还有哪些关于教育和考研的问题,私信事儿姐吧!大家也可以看看事儿姐之前的文章,考研缩招、学院资讯、报名问题等内容应有尽有!

  • 岁月悠长

    整个河南省只有一个211院校——郑大,剩下的本科院校多为普通二本院校。
    考研,是河南大学生在毕业之前一定会面临的抉择。我接触过很多很多考研学生,上来就是要考211、985院校的研究生;在面对考研过程中,渐渐都会将预计目标改成与自己院校专业比较接近或者稍微好一些的。当然也有继续坚持考211、985或者名校的普通二本院校学生,虽然很多都沦为炮灰,但是也鲜有上岸。

    今天研学姐就带来了一位考上了985的二本同学的后续故事,希望能给还在自卑和犹豫的你无穷的力量!

    @A同学
    本科省内二本,考研笔试第一,到上海Top2的985
    “考上985后,我去了自己喜欢的城市喜欢的学校,遇到了很多很优秀的人,也无形中影响了我,曾经一度觉得自己也属于那类人。研二参加了一年的国外项目,已经回国。现在准备毕业去工作。
    在找工作中,我发现研究生985确实给我排除了90%的障碍,包括之前投实习的时候,都给我开绿灯。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的公司单位也会因为本科不好而有所迟疑。不过优秀的公司单位还是会给年轻人机会,你如果有优秀的经历或者能力,也会被青睐。
    我想说的是,直到现在,我仍然羡慕那些本科就是985甚至在国外名校读书的人,4年本科是塑造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等最重要的时间。
    在学校做一些活动或者参加一些会议活动,可以感受到他们之前4年所接受的资源已经把我们甩了很远。
    举个例子,我们研究生班上大概有4个本科985的学生,在大家基本都是找学校或者企事业单位的时候,一个女生选择去国际组织(她研二的时候就去非洲做了类似贫困儿童基金的事情,自己募资),另一个女生不知道签了哪里,但是最近是去纽约参加了联合国关于女权运动的会议。人生很长,我们有机会去走得更远,最重要的是,不要自我放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