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校怎么样?,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校环境,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校电话,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的学校代码,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校地图,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校网,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校邮编,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附近的学校,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校qq群,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属于几类学校,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是几本学校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如果分数够别的学校,尽量往别的学校走,现在就业率啥的都是伪造的,你想要好高的就业率就有好高的就业率,2016年进校刚开始修图书馆,2019年修好,我们学校一进来就是在修修补补[抠鼻][抠鼻],,少部分老师负责,大部分就那样,学校好的就是位置好,出门马路对面就是万达,沃尔玛,左边是国贸广场,应该快修好了,,,当然,我们学校有硕点,,,听说凯里学院还可以,不过没具体了解[嘘][嘘]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校国际代码:10670)坐落在贵州省都匀市,是一所集实用性、多功能性、民族性与现代化特色于一体的大学,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程中批准成立的第一所公办本科层次的民族师范大学。现任党委书记为梁光华,现任院长为石培新。
历史沿革2000年3月28日,经国家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所本科层次的民族师范学院2004年成为贵州省第一所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地方院校。2007年成为贵州省第一所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良好”等次的地方院校。2011年成为贵州省第一所获批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地方院校。2012年成为贵州省第一所与地方联合办学的地方院校(与独山县政府签署联合办学协议,独山校区校园面积达1000亩)。
2012年,成为贵州省第一所也是全国民族院校中唯一一所经教育部批准,具有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资质的地方院校。
立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学院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将一如既往地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发展,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秉承“崇德博学、敬业创新”的校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创新发展”的师院精神,练好内功,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核心竞争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贵州省高校梯度
560+(211)贵州大学
480-550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医科大学、遵义医科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学院、贵州中医药大学
400-480铜仁学院、遵义师范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凯里学院、贵州理工学院、贵阳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安顺学院、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贵州商学院、
贵阳康阳职业大学、
部分民办大学和独立科技学院
茅台学院、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
专科推荐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
很普通的二本学校,又不在省会城市,如果只想混个文凭,可以考虑。其他就不好评论了
地级学校,不怎么样
【贵州:“校农结合”,实现乡村振兴】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利用食堂稳定的消费市场与农村产业调整精准对接,打通农产品从“菜园子”到“菜篮子”路径;长顺县鼓扬镇蔬菜种植基地与南明区营养餐公司开展“校农结合”,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以来,贵州组织动员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通过“校农结合”形式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机融合,谋求“校农结合”与乡村振兴的共赢。
从2017年开始,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先后派出9名驻村帮扶干部,定点帮扶黔南州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新关、摆卡和塘边新建、新风、塘泥5个村。该校以党建帮扶为引领,深挖学校优势与5个村“三农”需求,以消费助力产业发展脱贫为突破,组织动员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广大师生参与到帮扶工作中来,开创了定点采购、产业培扶、基地建设、示范引领的“校农结合”助农新模式,形成党建引领、消费助力、志智双扶、大地论文、希望圆梦、扎根山区“1+5”校农结合工作新格局。如今,5个村的面貌早已焕然一新。
贵州高度重视“校农结合”对乡村振兴的助动作用。早在2019年,贵州省教育厅等八部门印发《关于深化“校农结合”工作助推农村产业革命和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要求以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和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为依托,深入推行学生营养餐“校农结合”,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面推进学生营养餐“贵州生产”,实现当年各县(市、区)农村中小学(幼儿园)食堂贵州产农产品采购比例达60%以上,2020年达80%以上。各学校(幼儿园)在脱贫攻坚阶段,优先采购深度贫困地区的农产品,推动“校农结合”种植养殖基地(合作社)大幅增加……
2021年,为实现“校农结合”与乡村振兴共赢,贵州省教育厅校农办先后到遵义、毕节、黔东南、黔南等地开展调研,摸清全省在校就餐学生人数为702.83万人,按不同学校学生就餐次数和不同年龄学生对食物营养需求量大小测算,全省学校食堂每年(按200天计)农产品采购需求达100万吨。为使“校农结合”工作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规范化。全省9个市(州)、94个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17567所学校全部入驻系统,通过系统进行交易、填报、统计和监管数据。
“校农结合”与乡村振兴实现了共赢。据统计,仅2021年贵州各级各类学校近1.8万个食堂近700万就餐学生,采购本省农产品数量为86.26万吨,采购金额达83.66亿元,同比增长65.40%。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校农结合”庞大而稳定的市场需求带动了省内一万多个农产品生产基地(合作社)发展,促进产业调整300万亩,覆盖贫困人口28.3万户100万余人。超额完成在国家“832”平台采购贫困地区农产品任务。
近日,由贵州省教育厅校农办联合厅办公室、驻荔波乡村振兴工作队共同参与指导并委托贵州电商云运营的“校农结合”乡村振兴农产品服务中心实体店在贵州省教育厅职工食堂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模式正式投入运营,贵州省教育厅机关干部职工在食堂即可采购到来自全省各地的特色农产品,为各地、各校“校农结合”品牌建设提供试验田和孵化基地。
“校农结合”定能在贵州乡村振兴中发挥大作用。目前,贵州正在拟定《贵州省“校农结合”助推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指导意见》文件。贵州省教育厅校农办崔凯表示,随着文件的出台,“校农结合”将为全省的乡村振兴提供更大的动力。(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景应忠)
作者:景应忠
在贵州地方院校中算最好的了!教学严谨!管理科学!也是我的母校,如果你来学校就读,记得要来旁边的朗琪主题酒店照顾我生意!热诚为师弟师妹们服务???
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
考起公务员的比例非常高。
声明:词条人人可编辑,创建、修改和认证均免费
详情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Qi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师范类|本科
分数线
专业设置
师资力量
招生信息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Qi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简称“黔南师院”(QNUN),是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本科层次的民族师范院校,也是贵州省第一所升本的地方高校。
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良好”等次;2011年获批成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院校;2013年获建省级院士工作站;2014年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并成为教育部20所转型发展案例院校之一;[1]2017年发起成立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联盟。[2]
学校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都匀市,校园总占地90.13万㎡,校舍总面积45.52万㎡。学校以师范性、民族性、地方性、应用型为办学特色,四大特色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开办有研究生、本科、少数民族预科、专科等分层次、分类型教育。[1]
第一梯队:贵大,如果地化所算上,那么还有国科大
第二梯队:师大,财大,民大,医科大(贵,遵),顺便递补兴义师范(有硕士点),增加贵理
第三梯队:贵州商学院,地方院校,毕节,贵阳,安顺,遵义,铜仁,凯里,六盘水,黔南
另外:贵大两个二本学院示范性软件和人武,区别其他院校
最后独立和民办院校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可能会受到来自惠水的几个独立院校的冲击,毕竟区位优势明显。但同在黔南,黔南师范学院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优势。
最后,黔南师范学院全国竞争力和省内同属性院校中不算强校。
听说他培养的师范生质量在贵州省内不错,我考研就选的这所学校,九月就要去读书了。
好学校,我的母校!
秋水共长天
2022-10-31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拥有11所本专院校,看这各校门一角,大家是否还有印象,这里的学校环境及就业情况怎样呢?
本科3所
图1:贵州黔南经济学院
图2: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原贵州大学科技学院)
图3: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专科4所
图4:贵州盛华职业学院
图5:贵州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图6: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图7: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图8: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图9: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图10: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
图11:贵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图片部分来源网络,仅做日常普及分享,若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奇妙知识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