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1

研究生去银行做柜员,是一种人才浪费吗?

想咨询一下关于研究生去银行做柜员,是一种人才浪费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8 个回答

  • 淡定自若

    在银行工作多年,简单说说我的看法。

    在我看来,硕士研究生在银行当柜员绝对是一种浪费,不管你是金融类硕士,还是文学硕士,甚至与银行业务毫不相干的硕士专业,都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此处硕士研究生专指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看起来貌似硕士很多,但其实硕士在很多银行的比例都是非常低的,银行的黄金十年期间,由于银行岗位非常有吸引力,所以银行招聘的时候门槛会比较高,一般招聘的主要是以本科及以上学历为主,本科是主力。

    后来黄金十年过去,银行日子开始难过的时候,很多人不愿意再去银行,所以很多银行开始降低准入门槛,大专学历就够了。

    从工作难度来看,绝大部分的银行岗位其实是非常没有技术含量的。银行业作为一个十分成熟的行业,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和能力要求都非常固化,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更是在朝着傻瓜化发展。毫不客气的说,只要你脑子正常,我就能把你培养成大部分岗位上合格的员工。

    而你想优秀?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有资源你就是优秀员工!

    所以,对一个小学生都能胜任绝大部分岗位的银行来说,要一个硕士研究生去当柜员干什么?

    但遗憾的是,依旧有大量的硕士研究生在柜员岗上,工作几年甚至上十年都没有动一下的,纯粹就是浪费生命。

    是能力不够?是银行选人用人导向问题?又或是其他什么原因?

    这里面各种情况都有。

    对于很多银行而言,基层网点更需要有人脉资源的员工,今天存款差几百万上千万,明天理财差几百万上千万,有的员工能一个电话就搞定。假如你是领导,你会更喜欢谁?更愿意用谁?

    假如你是某行领导公子或者公主,或者家里哪个直属亲属是某局或者某市领导,你也能轻松到后台管理部门去,那里的工作除了个别部门,个别岗位,有一些技术含量,但是大部分岗位都是可以养养闲人的,一个普通本科生想胜任也绰绰有余了。

    银行就是一个利益交换平台,一个硕士研究生除了一张硕士文凭,比那些家庭背景强大的员工,又能给领导提供什么利益?更何况,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理论功底也未必有多扎实,能不能发挥出作用还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综上,研究生去银行当柜员就是一种浪费。

  • 淡定生活

    我认为不是浪费,这是社会的机会竞争的结果。

    1.机会有限的社会中必然要设置门槛,尤其大企业如果没有门槛,各种领导的关系都会找来,领导自己身也会很难办,有硬性要求后就可以合理拒绝很多不合理的要求。

    2.我也是985硕士,工作中主要看能力,融入进去以后你就会慢慢忘掉自己什么学历。除非是很技术很高深的专业工作,一般性质的工作,本科生也可以干你也可以干,就是在同起点竞争。而且你是硕士必须要做的比小你好几岁的本科生要好,不然你的学历优势就会成为别人的话柄。

    3.银行柜员也是服务业,肯定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有时候吃点亏很正常,遇到问题冷静思考几秒钟再做出回应。

    4.简单的工作要做的滴水不漏,管理层也会慢慢注意到你,领导们的过去就是你的现在,他们也是从柜员做起来的。

    加油吧!

  • 岁月如梭

    不是人才浪费。

    第一,银行社招大学生、研究生一般要从基层做起,甚至包括柜员。柜员岗位是银行业务的最前沿部门,也是和个人客户接触最多的部门,业多比较繁杂,客户投诉较多,只有在柜员岗位上尽职了,把工作做好了,也就能把其它很多工作做好。

    第二,现在研究生比较多,银行招聘人员有限,一些研究生愿意到柜员岗位去工作。当然,由于研究生水平较高,素质也好,在柜台工作适应快,有利于提高银行网点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由于对产品特点掌握准确,也有利于网点产品营销。说实在的,哪个行基层网点研究生多,那个行今后的网点竞争力就强。

    第三,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研究生是不是人才,要看干工作的态度、质量和效率。把柜员岗位做好了,做出色了,也是人尽其才的一种。相反,柜员都做不好,能说是人才和人才浪费吗?

    第四,随着社会稀缺岗位的供不应求,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到银行工作,我相信今后有更多的研究生要到柜台工作。这一点不容置宜。研究生在银行基层网点工作也大有可为!

  • whatsns

    1.客观看待,门槛高属于自然现象。

    银行属于金融业,而金融业处于产业链的顶端,企业效益好,员工收入高,岗位供不应求,每年银行招聘都会吸引大量求职者特别是应届生的竞争,所以门槛高是自然现象。

    2.理性分析,基层岗位的锻炼是必要的。

    大量的银行岗位其实并不需要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正常来讲,本科学历能够应付几乎所有岗位。大量的研究生涌入银行业,特别是根据银行业的行规,所有新人都要进入营业网点先从事基层岗位,柜员岗位是接触直接接触客户的岗位,能够直接感受基础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研究生在基层岗位锻炼2年左右,其实并不构成人才浪费现象,因为是接触和从事基层岗位是必要过程,所有岗位都会倾向于先熟悉基层岗位,才能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比如省级公务员乃至国家公务员招考,现在有相当的比例是倾向于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人。现在也有研究生在柜员岗位工作5年以上,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可能银行的研究生已经饱满,后台人满为患,还有一种可能是本人的原因,也要思考一下自己为什么长期在基层,没有得到提升。

  • 良心宝贝

    我媳妇是四大行之一省级分行人力资源部的HR,每年的工作有一部分是校招(她们行早已停止社招),她每年都要去指定高校开展校招的工作。

    据她说她们银行招聘的员工一是工作地点定点,录用后分配到哪里必须到哪里工作,二是不管新员工是什么学历一律分配到网点从柜员做起。但是极个别特殊人才例外,比如有个新招的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就直接留在了省分行科技中心(计算机中心)。

    据她说研究生来银行工作除了少数几个岗位(主要是与计算机和网络有关)外全是浪费,也就是她们说的职高生做得好的工作研究生不一定做得好。

    就说网点柜员吧,在工作中除了必须认真负责心细服务态度好外基本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据她说这种工作根本不需要研究生这种学历。

    而且,银行内部换岗或调动极其困难,从基层柜员做到大堂经理或客户经理至少得坐三年以上柜台。

    一个研究生坐三年柜台,每天做重复枯燥没技术含量的工作,对于一个研究生来说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

    据她说她们行新招的研究生离职率是50左右,离职的员工最短的干一个月就走了,受不了国有银行的死板和工作的枯燥。

    所以,研究生去银行做基层员工,你得三思而后行,现在银行哪有什么光鲜?各种指标任务都很重,报酬也下降,有时还得在不讲道理的客户面前忍声吞气。

    以上回答希望能帮到你。

  • 沉稳内敛

    研究生去银行做柜员,听起来好像有点屈才,但是如果你的学历与才能是相匹配的话,你迟早会得到重视的!其实在任何一个单位工作,从基层做起,了解所有流程的工作,都是有必要的。所以不要心急,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工作,走好每一步,未来一定是可期的!

  • 给未来的自我拼路

    我是2006级金融学的研究生,当年的研究生要比现在的少很多,毕业后很顺利的进入国有银行工作,再集中培训后分配到支行里工作,进入支行时行长跟我说:“你是第一个来到行里工作的研究生,行里面特别的重视,你以后要好好干哦,先去当现金柜员吧。”就这样我在现金柜员的岗位上做了整整一年,在此期间我也很渴望调离柜员岗位去做对公业务,有一段时间也很着急。直到我的业务量超过几乎所有的老柜员,银行前台的基础业务全部都会办理了。行长一纸命令把我从柜员的岗位上直接调到后台对公客户经理的岗位,这时比我早来一年的本科生同事依然在前台作非现金柜员。当然我知道行领导看过上我的不只是我的学历,更是我在一年的现金柜员中展现出来的能力。3个月后又被市行业务部门看好,调入市行机关工作,一干就是8年。所以我想对你说不要看不起银行的最基础的岗位,觉得自己学历高,其实现在研究生在银行这么好的单位中真不算什么稀罕物,人家看中的不是人的学历,而是人的能力,跟能力相比学历根本不值一提。所以要把自己的位置摆正,就是银行普通员工,好好做自己的本职工作,等待属于你的机会到来。2018年为了孩子的教育,我技术移民到澳大利亚,离开了我工作9年的单位,回想我这9年的工作旅程,最让我怀念的就是当柜员的那年,我在单位最好的朋友也是在那时认识的,每天上班都是快快乐乐的,好好珍惜吧。

  • 教育

    对他们来说没有不值,只有你替他们不值。

    答题之前,先讲几个故事:

    a.刚上柜的时候,打字和敲键盘的速度很慢,正好遇上年底高峰期,每天来柜台取钱的人站满大厅。我所在的支行现金柜台只有两个,所以每天都有很长的队伍。作为新手,我确实也想办快,可是速度跟不上。有一天,行长终于对我发飙了,他很不满的对我说,不要以为你是研究生你就可以不干活,人家大专生干的比你好多了,研究生怎么啦,没什么了不起,到了支行都一样!

    b.有一次遇到一位穿着很讲究的客户,开始问她办什么业务,她客客气气的说转账汇款。期间,她接了一个电话,电话里火气很大。因为行里规定大额转账需要在转账凭证后面填写经办人身份证,等她电话打完后,我取出一张转账凭证,用签字笔指着填写身份证的地方告诉她需要填写信息。她突然就发怒了,大声呵斥:“你用笔指着我是什么意思?你凭什么用笔指着我?”我赶紧解释说我是用笔指出填单的位置,没别的意思。她更火了,接着怒骂,“你有没有教养?你教人填单就用笔指着人吗?你素质怎么这么低?你们银行怎么让这种人来做柜台?没人用了吗?。。。”后来大堂经理赶紧过来解释安抚,好一阵子才平静下来。最后,我含着眼泪把这笔业务办完了。

    c.某个周末值班,工作一天后清点现金完毕,突然发现账实不符,现金少3000元(相当于我2个月的工资)。问主管怎么办,主管说你自己先把这个少的钱垫上,然后再看录像一笔一笔找账。那时候刚工作,没有这么多钱,我问同事借了钱先把窟窿填上了。后来通过翻看录像,发现我当天错了两笔账,两笔都是别人存钱我记账之后又把钱退给对方了。让人可气的是,看录像能看出存钱者拿到钱的时候停顿了几秒又收下钱走了。幸运的是,两个人都有联系方式,我跟她们联系了以后,她们都承认了这件事情,我顺利的追回了这两笔账。

    看完之后,你还愿意从柜员做起吗?

    做柜员期间,我晚上经常梦见自己账不对,精神压力特别大。早上起来,总是先把昨天晚上的梦和昨天一天的业务联系起来,看看是不是真的办错业务了(通过这种方式还真发现了好几次)。柜员之苦,身心俱惫。高峰期一做柜台就是三四个小时,没时间喝水,不能上厕所,一天下来嘴巴干的掉皮出血,腰酸背痛。如果遇上不讲理的客户,真是有苦都说不清,只能自己忍受。

    你能忍受一段时间的“入柜台之困境”吗?

    刚开始我挺好不意思跟客户说我是硕士生,更别说是985学校的硕士,因为觉得硕士做柜台很丢人。我也不甘心,想法很多。想过报考公务员考试,想过出国留学,想过继续考个博士回学校读书,总之就是不想在柜台干。后来行长批评我后,我挺不服气的,别人能干好我照样能行。于是我苦练打字和点钞,没多久就成为业务能手,这还对亏了行长的那番话。

    你能从柜员经历中获益吗?

    我最大的感受是接地气。从校园里出来,多少会有些理想主义,会有傲气和锐气。有人说,柜台是磨性子的地方,我觉得更多的是让自己从漂浮的状态沉下来,适应社会。每天来银行办事的各类人群形形色色,有隔壁卖包子的大婶,有每月15号来取社保的老头老太,有做生意的大姐,有每月给儿子存几万定期的富太太。不管是哪一类客户,时间长了,我都能和她们聊上几句,熟了之后,她们就不会计较你办的快慢,偶尔你办错了她们还会提醒你,因为变成朋友了。

    多久才能跳出柜台这层玻璃?

    It depends on you。越抱怨只会越不开心。

    那做柜期间能做些什么呢?两个字:储备。可以储备客户,因为柜台的很多客户身份可能是私营业主或者企业高管,如果转作对公业务,他们同样是你的客户。可以储备知识,比如考个证券从业资格或者考个CPA,以后想跳槽这两个会起作用。可以储备关系,比如多和你的上级领导交流,请他指导你的职业发展,如果有合适的机会请他为你引荐。

    其实银行就是个围城,里面的想出去,外面的想进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