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31

暨南大学与华侨大学相比哪个更出名?_华侨大学和暨南大学哪个好

想咨询一下关于暨南大学与华侨大学相比哪个更出名?,华侨大学和暨南大学哪个好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6 个回答

  • 风华正茂

    华大自己也不争气

  • 沉稳如松

    号外!广东高校排名的微妙关系。
    有人说华南理工综合实力在省内排名第二,为何在外语考试中排到第四?其实很简单,广外是专门学外语的,排第一天经地义,至于暨南大学,属于华侨学府,整体偏文科,外语比华南理工好也很正常。
    但是华南师范的外语水平比广东财经大学差,这有点说不过去,毕竟华南师范的综合排名比广东财经高得多,而且文科也比较强,只能说广东财经大学够努力?

  • Zhang123

    #苏炳添:很开心让母校成为983大学# 苏炳添还是稍微低调一点好,983大学,网友怎么说都可以,但苏炳添不适合说,确实不合适,道理很简单,暨南大学是一所已经115周年的211大学,自身已经非常有名了,而且暨南大学成为211大学也不是因为体育,更不是因为短跑学科。

    11月14日,庆祝暨南大学建校115周年暨董事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举行。让这所华侨大学再上新征程,奏出了华侨高等教育的最强音。

    其中苏炳添代表教师发言,我也很高兴通过我的努力,让母校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983大学’。983的意思是苏炳添的百米成绩为9秒83。

    苏炳添是一个比较了不起的运动员,他也确实给中国体育带来巨大影响,也给暨南大学带来影响,但是,他的影响只不过是一种精神,而不是忘乎所以,网民可以说,有情商的人绝不会这么说,因为一句话就抹去了这115年来,所有暨南大学师生的努力,这对他们是不公平的。

    事实上,比他成绩好的中国运动员有很多,还有那么多的世界冠军,甚至几连冠,都没说用自己的成绩命名所在学校。

    苏炳添最佳的表达是精神,“我跑进9秒83的路也如母校走过的路一样,充满了曲折和困难。我的身高只有1米72,跑100米要比博尔特多跑7步。我只能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站到和别人同一起跑线。”这个表达就比较得体。头条热榜

  • 岁月如梦

    2021年暨南大学全国各省录取最低分数汇总。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学校目前是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中央统战部管理。

  • 金色晚霞

    读书好的人都会选暨南大学!

    泉州国立华侨大学级别比泉州高!

    华侨大学虽然一大部分搬离了泉州,但是排名和名气依然没有上升,所以很多事还不能怪泉州。

  • 岁月悠长

    华侨大学、暨南大学都隶属于国务院侨办,都以华侨教育、华文传播为主要任务和特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现在这两所学校都在往综合大学的方向迈进。实力都不错,都有一定品牌影响。非要分清谁最强,我觉得应该是暨南大学。当年入了211,这回又有一流学科,获得的发展资源肯定会多一些嘛。

    暨南大学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从暨南学堂创立之初,就担负培养侨生的任务——19世纪末20世纪初,海外华侨数目达700万左右,这些身在海外的华人常常遭受殖民统治者的歧视与压迫,统治阶层不希望华人进入上流社会,因此剥夺了他们接受稍高级教育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华侨归国学习的呼声很高。起先清政府将海外华侨视为“化外之民”,光绪年间的《外交报》曾有“人民出洋,已非我民,我亦不管”的言论。后来迫于形势,主要是清政府害怕在海外频繁活动的孙中山等革命党煽动华侨造反而开始鼓励华侨归国接受教化。当时的两江总督端方虽为满洲正白旗人,但思想比广东福建沿海地区的官僚开通,对汉学也有浓厚兴趣,他鼎立支持华侨教育,欲将中华文化四海传播。在端方的筹办下,南京成立了国内第一所华侨学府——暨南学堂,校址位于南京鼓楼薛家巷妙相庵。由于南京距离东南亚路途遥远,起初端方还特派军舰专程接侨生归国学习,可见对侨生的重视。至于暨南的校名,则由东莞一位探花提出,出典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原意是把“声威教化传播到东、南、西、北四方”,“暨”,即“及、到达”等意义,由于学校以吸收南洋华侨子弟就读为主,故取名“暨南”,意指把教化传到南洋。

    1958年在广州重建的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是中国第一所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大学,也是目前全国境外生最多的大学。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全面启动了侨生回内地读书的计划,暨大作为内地教育界联系侨界的桥梁和纽带,理所当然地担任起了培养侨生的重任。尤其是香港,与广州毗邻,每年都有很多学生来此读书。

    2002年,暨大通过国家“211工程”“十五”期间建设项目立项,确定以中国语言文学与海外华文教育、中外关系与华侨华人、产业经济与金融经济、企业管理理论与应用、生物科学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生殖科学与计划生育等6个学科为重点建设学科;2008年,启动“211工程”三期建设,金融学与资本市场、产业经济与区域发展、比较文艺学与海外华文文学、华侨华人与中外关系、水域生态学与藻类生物资源、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药物、重大工程结构的非线性力学问题、中药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等8个项目被确定为国家立项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暨大现有产业经济学、水生生物学、金融学、文艺学等4个国家重点学科,近百个本科专业,学科门类齐全,国际化、现代化、综合化特色显著,概括来说,暨大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加拿大注册会计师方向)、法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讯工程、应用化学(商品检验方向)、统计学(精算师方向)等专业以及“大平台”招生的经济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工商管理类、外国语言文学类等每年都是众多考生追捧的目标。暨大有深圳校区、珠海校区和广州本部校区,新生的大一生涯在珠海度过。珠海不及广州繁华,但能够在宁静的海滨小城珠海度过自己的大学元年,也当是人生一段相当惬意的记忆。

    华侨大学创立于1960年,主校区分别设在泉州、厦门。国家非常重视华大的发展,该校在“十一五”期间共得到国家拨款10.2亿,位居中国高校受拨款排名第九位,远远高于诸多211工程甚至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借助历史机遇和时代机遇,华大以“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面向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办学方针,按照“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和“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一校两生、因材施教”的教学特色,“一元主导、多元交融”的校园文化和“宽容为本、和而不同”的校园精神,培养出了许多具有多元化特色的人才。

    华大的学科建设以国际华文教育为特色,以工程学科优势,现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一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经济学、哲学等学科建有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数量经济学等国家重点学科。

    华文教育是华大的特色,也是当今世界的热点之一。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攀升,“华文热”会越来越热。地处厦门集美学村内的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是全国最大的华文教育基地,除了华文教育专业限招境外生,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面向海内外招生,并不局限于侨生。

    华大一向重视学科建设,机电工程、材料工程、土建工程、信息工程、经济管理、中华文化等都是学校的优势学科群,有一流的师资和硬件,中国语言文学类、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旅游管理、法学、工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本科专业优势显著。学校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应用物理学专业举办有“拔尖人才试点班”,主要特色是强化英语、数学、专业课教学,成绩合格的学生可在学院内任选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录取考生按入学英语测试成绩择优进入“拔尖人才试点班”学习,强化英语与专业教学,培养国际化拔尖人才。

    华大泉州校区位于泉州市丰泽区城东,以社科类专业为主,兼有理工科专业。厦门校区位于厦门市集美文教区,以理工科专业为主,兼有艺术类、社科类专业。华文学院位于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学村。

    文化总是贴着地域标签,一种文化在本土之外的影响力、传播力、感染力,决定了这种文化的底蕴和价值。作为展现文化实力、体现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中国这些年来始终重视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除了在世界各国开办孔子学院、举办中国文化年,还在国内相关院校大量招收华侨、华裔子弟以及外国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经过多年的薪火相传,这两所大学在海外积累了庞大的校友群体,铸造了品牌效应,以至于在海外中华文化圈的知名度、号召力超过了在国内,成了中国文化的象征性符号。

    对内地生源而言,这两所大学的特色和优势在于特有的国际文化环境令很多高校难以望其项背。海外华人虽国粹方面不如国内学生,但他们把世界各地的文化带到这里,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海内外学生均受益匪浅,所以从暨大、华大出去的国内学生普遍的反馈是知识面宽,见识广。中国政府创办暨南大学、华侨大学的初衷是希望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实际上,今天的暨大、华大亦成为了世界文明走向国人的重要平台,内地学生通过与侨生的朝夕相处,很容易因此而获得全新的思维方式。这俩校园中活跃着的人类多文明共存的气氛,恰恰是内地大学普遍最为缺乏的育人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