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8

清华美院考博难吗?2020年清华美院考博英语难不难?

想咨询一下关于清华美院考博难吗?2020年清华美院考博英语难不难?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4 个回答

  • 沉稳如松

    在清华大学呆八年感觉很不错啊,毕业后就是博士,博士毕业才26岁,出来以后一年的收入可能是普通人五年的,太让人羡慕了!#高考志愿# #2020高考录取#

  • 淡定自如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这些模特完全颠覆了我对模特的认知,一直以为身材好,漂亮的女孩子才能做模特,想不到这样丑也可以做模特。一点也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有人觉得这些模特美吗?

  • 陈楚涵Royal.Free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从2017开始进行了博士生招生制度改革,最为明显的变化是副教授也可以申请招收博士研究生。由于整个体制的原因,教授职称的评定在清华门槛极高,很多实力很强的副教授老师要评上教授职称难度真的很大。清华美院此次改革可谓是结合实际考量做出的正确选择,一方面便于释放高水平副教授老师的教学能力,一方面又扩大了整个博士招生的口径,便于更多各界有志之士继续深造,丰富清华血液。

    一、 清美博士招考背景解析

    随着目前清华大学教学机制改革以及教师体系改革,可招收博士的老师已不再仅限于以往教授职称,2017年考试起部分副教授也已具备或即将具备招收博士的资质,因此清美博士的招生数额较之以外得到很大的扩充,为更多有志于投身学术研究、进一步提升学历的在校硕士或毕业硕士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总名额的扩充并不代表考取博士变得更加容易,每位导师名下仍为每年只招收一人的名额,而清美博士考试不同于硕士统考机制:即先按总分择优录取后报导师。博士是针对于每个导师开展分初试、复试、录取几个步骤,因此,无论总名额是否扩招,录取的竞争形势仍为1/X。而新形势下的报考优势则在于选择不同导师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建议希望提高成功率的考生:在参照各导师研究方向的同时,及时了解各导师招生动向,如个别老师或正处在第一次或第二次招生时期,过往积淀的意向考生可能不多,竞争激烈程度也相对偏低。

    二、 考试机制解析

    过往清华大学博士招生考试一般当年年初组织统考,而大约在2016年起,学校开始实行“申请审核制”招生考试方式,第二年入学的博士将在前一年9月-10月就组织考试,7月中下月左右发放招生简章。

    考试流程分为三个阶段:初试申请-复试考试-拟录取

    考试机制及详情可登陆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详细查看近年招生简章及相关文件。网址:http://yz.tsinghua.edu.cn/

    2.1初试

    初试为材料申请审核,根据招生简招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即可,该阶段由美院组织相关专业老师进行材料审核,根据所报导师,筛选出最多3人进入各老师的复试轮次。

    初审材料中较为重要的是过往发表的学术著作或论文,以及个人作品集。由于博士要求更多从事学术课题研究及写作,因此建议大家强化个人的论文写作能力,提前准备论文发表事宜。个人建议在初审材料中至少具备3篇以上的已发表的学术论文,有个人出版物更佳。对于期刊杂志的级别未作要求,核心期刊更佳。初试阶段学术发表作品的重要性可能略强于个人设计作品集。

    初审材料报送截止后3-5年通常就会下放复试通知。

    2.2复试

    复试通常在收到复试通知的一周内组织开展,复试内容包含:英语考试、专业论文考试、面试。其中英语不计入总成绩,但需达到一定分数,具体分数线未知,论文写作以及面试按照一定占分比例最终计算复试成绩,占分比重可通过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查阅往年复试通知要求,印象中应为论文写作占7成,面试占3成,最终成绩将在一个月内公布。

    三、 考试科目复习建议

    3.1英语

    英语往往是艺术设计类考生比较有压力的一门,但清美考试并不计入总成绩,仅需过线即可,虽不清楚具体每年的分数线,但百分制的情况下我猜想不应低于45为宜。

    英语题目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自主命题,内容基本为艺术英语,因此题目难度较之于大学卷要容易不少。题目主要包括单选、完型、阅读、翻译、作文。以个人体验而言,或与四级难度相仿,但题型稍有不同,清美博士英语2017年考试中翻译(包含中翻英和英翻中)占分较重,占分约40分。

    推荐复习书籍包括考博单词书(自选)、

    《艺术英语阅读教程》、

    作文模板类书籍(自选)、

    清华大学往年考博英语真题(淘宝可搜)。

    其中《艺术英语阅读教程》作为重点推荐,其题目难度与形式与美院真题较为接近。

    3.2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是复试占分最重的部分,考试形式为现场3小时手写,字数约3000左右,考试题目现场发放,具体题目由报考导师自主命题。因此早期与导师接触,及时了解导师近期研究方向与课题内容极为重要。

    论文写作应注重写作格式培养,写作逻辑培养,善于组织文章构架。平日可加强写作,有条件的同学可常找意向导师或其他老师指导写作。

    论文范例可查看知网或其他杂志刊物。

    3.2面试

    面试包含自我介绍、专业问题抽题问答、随机问答、英语口语。平日应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在短时间内陈述清晰自己的重要履历、学术志向,对专业问题回答应注重日常思考积累随机应变。英语口语,为英语文章朗读及大意翻译。

    四、 考试时间规划

    考试基本集中在9月-10月之间,在校硕士安排相对轻松,对于在职人员而言需合理规划。建议提前一年联系意向导师,提前一年起准备英语词汇积累,考试前3个月左右进入做题练习阶段。针对论文发表需提前一年准备,因为论文发表各杂志社有相关进度,通常本月投稿最快也是第二个或第三个月出版。

    结语

    博士考试需及时收集信息、准备材料,努力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和学术积累,在备考过程中对自我的现状职业事业必要时应有所舍弃,提前与导师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导师学术研究进展和方向和招生意向,如有机会也可积极参与到导师的课题研究活动中,这个是非常核心的一个问题,希望大家务必重视 。

  • 秋色宜人

    【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院士获颁2020年度菲列兹•伦敦奖】8月18日,国际低温物理大会在日本北海道札幌开幕。会上,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薛其坤获颁2020年度菲列兹·伦敦奖。2020年,薛其坤与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维诺库(Vinokur)教授和德国马普学会固体化学物理研究所的斯蒂格利希(Steglich)教授一起荣获菲列兹·伦敦奖。按照评奖委员会的通知,薛其坤是因为在实验上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而斩获这一崇高荣誉的。薛其坤是自1957年该奖设立以来,首个获得这一荣誉的中国科学家,第二个来自亚洲地区的科学家。因为疫情原因,本届大会推迟至今年8月18日-24日举行。薛其坤在线上接受了颁奖,并于8月23日,作了题为“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的获奖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