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专业方向为音乐史类的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好不好找工作?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就孩子专业选择,虽然我跟老公都搞音乐这行,出于对这个行业的了解,还是决定孩子不再走音乐专业,顶多当特长。
一,器乐类专业就业面非常窄,少数专业突出的当职业演奏家,进团体、海龟硕博士当专业教师,这些前提是必须童子功大量精力时间投入,最好是附中一条龙上去。其它大量流入社培。
二、声乐专业同。社培相对少。
三、音乐教育,针对中小学师资,但每年正编名额几个,而每年毕业的学生有几百上千,并且现在其它专业也都放开考教资,分了一块羹,中考改革后看会不会好一点。还是社培。
四、音乐学理论类,例如音乐史类,除非读博士去高校,社培都难。
五、电子音乐类、录艺,这种现在还比较热门,实用性还比较强。有些去媒体公司或者开工作室。传统作曲难。
六、其它类似音乐管理、音乐治疗专业这种太小众,就不考虑了。
所以,以上大量流入社培,自主创业。并且传统音乐专业类转行难,学科融合度较低。
博士也会很难找工作吗?
每年有这么多的博士毕业生,他们的出路在哪里?
正常人博士读完差不多都是奔三的年龄,这个时候上有老下有小,有整个家要养,压力巨大,迫切需要工作。
但是很多博士生会告诉你,他们也很难找工作,因为博士生毕业,通常的路子都是想去科研所或高校的继续搞研究的,但科研所和高校的需求量有限,是消化不了这么多的博士毕业生。
为此头疼的祥子发现在做短视频分享的时候,可以发挥他们作为博士的优势。
大众对于科普知识的汲取是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但是他们又没有时间去搜索这些东西,而且也不知道去哪儿搜,作为他们成天和这些科普知识打交道的博士们,就可以通过做视频来科普,完成大众的需求。
祥子博士是学建筑与环境的,他有一次发了一个相关的视频,被他读书的当地重庆的一个企业的老板刷到,发出见面邀请,随后两个人就达成了相关的室内环境净化系统的研发和产品技术运营推广上的合作。这也引起了祥子所在的重庆大学的重视,接连请了好多个博士或专家来下海做科普视频,对打火机原理,西气东输,万里长城等五花八门的知识进行科普,满足了大众需求,也让这些专业人员获得收入。同时,也与国家鼓励博士生创业的政策相符合。
博士生用专业知识做科普视频,一举多得,是一个创业的好方向,是科普、科研和商业之间的高质量联动。纷纷下海的他们19人,也被称为重庆大学视频博士团。
#19位博士组团拍视频走红#
我有一个朋友就是这个方向的在读博士,据我所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音乐史方向每年的博士名额并不多,因为能带这个方向博士的导师本来也不太多,而大多数名额还要留给一些关系户,例如高校的老师和已经在文艺界创出名堂的人,受这些人做学生对导师本身也有很多的好处,所以剩余的名额就更少了。我朋友排队排了(ZhaoGuanXi)2年才读上该方向的博士,现在博4了,文章数量仍然不够,今年毕业又无望了,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个专业早就撑不住了。所以我觉得你首先该考虑的应该是如何才能读上,是否真的喜欢这个方向,因为读博这个过程是很艰辛的,所以希望你将这些都考虑清楚后再做决定,如果是为了好找工作而去读这个博士,那你读博期间一定会很难熬。
秋实累累
2022-10-31艺术类本硕博国内真的不好找!
最近接触了很多学生,都想免考试进艺术类本硕博,难,太难了!
艺术类本科中外合作办学主要是温州肯恩,西交利物浦和武汉理工的项目。硕博士没有免试可以录取的。
不过放眼境外,香港有港中文的音乐学硕博士,马来西亚有艺术类全部专业类型的硕博士,新加坡有昂贵的但是超优质的艺术类硕博。
如果大家有艺术类本硕博需要还要免试,本科还可以,硕博士建议放眼境外,香港新马这些地方,疫情相对还受控制的,不然升学梦难度很大啊。#硕士# #博士# #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