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30

世界哲学大师有哪些?_中国的哲学大师有哪些

想咨询一下关于世界哲学大师有哪些?,中国的哲学大师有哪些,近代哲学大师有哪些,世界经典哲学著作有哪些,世界哲学大师排名,世界哲学大师的名言,世界著名哲学书籍有哪些,大师的设计哲学有哪些,哲学中的世界包括哪些部分,世界三大哲学体系包括哪些,你知道的大师设计哲学有哪些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4 个回答

  • 董沫然

    东方首推,伏羲,伏羲生周易,周易产儒道,儒家,道家,法家。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这些是代表人物,哲学家多得去了。农村随便找个老头老太太,都能说出一些与众不同的哲学观点。只可惜他们不懂哲学术语,也不知他们自己有哲学观点。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天,是神,是注定。例如二十四节气,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西方哲学首推“”苏格拉底,”然后是他的徒子“”亚里士多德”,徒孙“柏拉图”。外国老百姓咱不了解,只知道还有一些颇具影响的就是,牛顿,歌德,黑格尔,尼采,叔本华,甚至乔布斯,都能算得上哲人。

    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

  • 教育

    做生意的是讨饭的吗?
    做生意的经常调侃自嘲是讨饭的,那是玩笑话。
    但一位现在正在网上红得发紫的哲学大师、精神布施者,被冠以让人动不动就醍醐灌顶的说出来这句教旨,就不妥了。特别是着重强调自己做学问的,不是要饭的,那说明这个定义很清晰,不是一句玩笑话。
    讨饭是什么?是要人家施舍,是不为对方创造价值的前提下得到一种收获。诚然做生意的会有低三下四求人家现象,但真正一个好的生意人靠求人家是做不大的,世界500强靠讨饭是没有今天的。何况做生意的是为大众创造价值,不是靠大家怜悯施舍。
    大师说的,被冠以醍醐灌顶的,以及大师们经常在网上提壶给人灌顶的东西不能太泛滥了,人要独立思考,少些人云亦云。
    最近又有一位拥有几千万级粉丝的大师翻车了,有大呼小叫上当的,有死心塌地表忠心的。人啊,为什么自己扛个脑袋要让人家提着呢?

  • 教育

    老子丶孔子丶尼采丶康德丶叔本华……太多了。毛主席也是伟大的哲学家。

  • 最美

    1920年,留美的冯友兰惊奇地发现,西方人竟然认为“中国人天生愚蠢,所以才没有科学”,他一篇文章登报,西方人心服口服。

    1918年,哲学大师冯友兰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20年1月,冯友兰在美国考察,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习。
     
    冯友兰一到美国,便强烈地感到美国与中国大不相同。当时正是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后的繁荣时期,西方的富强,中国的贫弱,更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时我经常考虑的问题是:自从中国与西方接触以来,中国节节失败,其原因究竟在哪里?
     
    很快他就想到了是否是因为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当他和美国以及欧洲的同学讨论的时候,他居然发现,他们都认为中国是因为太过愚蠢,所以导致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竟然就连学术界也很多仍持有这个看法,这让冯友兰有些震惊,这些西方人对中国误解太深了。他决定用英文写一篇文章驳斥这种言论。
     
    他用柏格森的哲学观点在《国际伦理学杂志》上用英文发表了《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一文,文中探讨了中国没有自然科学的原因:
     
    冯先生开篇就提出“中国之所以没有近代科学,并非是中国人愚笨,“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中国没有科学,是因为按照它自己的价值标准来说它毫不需要”。

    为了研究这个价值标准,以中国哲学两种趋势“自然”和“人为”为切入点,并指出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道家、墨家和儒家对认识自然和人的不同。
     
    概括来说,道家“复归自然”,反对人为;“墨家的基本观念是功利,不以为人在自然状态中追求幸福,主张要摆脱自然。因而墨家主张人,反对自然”;

    儒家介乎道家和墨家之间,分成两种类型,孔子和孟子倾近自然,荀子亲近人为。新儒家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不寻求控制外部世界,而只寻求控制内心。
     
    这三家的主张来看,无疑主张摆脱自然,探索自然,主张人为的墨家思想对于发展中国科学是有利的。道家复归自然,与自然合一,对于科学思想的萌芽作用不大。儒家中的荀子方向对于发展科学也是有利的,而孔子和孟子方向以及新儒学是不利的。
     
    后来,三家争斗的的结果我们也知道,墨家失败,人为路线消亡。儒家中荀子一派在秦亡以后也衰落了。宋代兴起的新儒家也并不利于科学发展。

    总之,中国倾向于天地合一的儒学寻求的是认识人的内心,在心内寻求善和幸福以及永久的和平。而西方寻求的是对外自然的认识,征服自然,控制自然。这种差异也正是有无科学所在原因的差异。
     
    这篇文章写得鞭辟入里,让西方人看到了世界上除了西方文明之外,还有如此博大精深,风格迥异的文明成果。就算没有产生科学,但是如何认识人性,在内寻找以达人性的完满为目的,是人类更为永恒的话题。

    中国人绝非原始蛮荒、未开化的人群,愚蠢更是无稽之谈。中国的哲学思想甚至在今天依旧光芒万丈,行之有效。
     
    文章发表之后,冯友兰在美国学术圈开始有了名气,但是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还停留在孔子、老子的阶段,甚至就连哲学大师黑格尔都下过结论说“中国无哲学”,可见西方对中国的了解有多粗浅。
     
    为了改变这一错误认识,1947年,冯友兰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邀请,任该校客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每节课,学生必满。为了扩大影响力,1948年2月,冯友兰在回国前出版英文版《中国哲学简史》。
     
    这本书一出,迅速风靡,被翻译为十一种语言,就被世界各个大学奉为学习中国哲学的教科书。“中国无哲学”的言论从此没了声音。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1948年,听闻新中国即将建立,冯友兰不顾亲友劝阻,美国大学的优厚待遇,毅然返回祖国。
     
    而回国后的冯友兰继续为继承和发扬中国哲学为己任,90岁高龄,仍笔耕不辍,拿着放大镜和笔新编《中国哲学史》。可是国内却并没有很多人知道冯友兰在国外为发扬中国哲学所作的贡献。
     
    直到1985年,冯友兰40年代的学生涂又光先生将《中国哲学简史》的英文版译成中文,才在国内流传开来。这时候人们才知道,原来冯友兰先生在国外做了这么大的贡献。
     
    《中国哲学简史》在国内流传开之后,国人大为震撼,从80年代一直火到现在,20多万字的篇幅把中国哲学从起源到演化讲得精彩纷呈,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除了其学术价值,对于人生极具指导价值。
     
    中国人为何更看重孝道?为何更恋家?为何更含蓄?中国人的处世,为何看重人品?为何赞美谦虚?为何强调过犹不及?读懂了《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也就读懂了中国人。

    这部《中国哲学简史》作为公认的中国哲学入门经典,是一部影响中国人一生的文化巨著。就算是年轻人集中的豆瓣儿都给出了9.3分的高分。
     
    所以,当你在生活中面临困惑,面对困难,面对亲情、爱情、事业茫然无措时,这本书会从根本上帮你,悟到了这一生都将受益。

    董宇辉曾在直播间极力推荐《中国哲学简史》,几万册被一抢而光,现在很难找到现货。笔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一些,库存有限,想要的朋友要抓紧了。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