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21岁准备考研,数一现在正在做1800,有哪些教学视频推荐?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考研数学一141分经验分享。22考研人必看。
一.时间安排
个人认为数学还是要早开始准备,尤其是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去年上半年因疫情在家,我是三月下旬才开始准备考研(22考研人一定要早点开始,最好现在就着手准备)。数学是四月份开始看网课,大体阶段如下
4~6月份 基础打牢
这期间在家复习,效率比较低,一天也就看个两三个小时网课(这段时间只学数学,英语光背单词)。我是看的汤家凤的高数基础网课,李永乐的线代基础网课,王式安的概率基础网课。习题集做的汤家凤的1800基础部分以及660题。
7~9月份 强化提升
七月份感觉在家效率太低了,和几个同学一块选了自习室,这才算是正式进入考研状态。九月份返校开始执行严格的考研作息。这期间刷完了张宇的高数十八讲课本以及网课,李永乐的线代辅导讲义以及网课,张宇的概率9讲以及网课。习题集是1800的强化部分,以及李林880题。
10月份~11月份中旬 强化收尾
这期间刷完了李林880题,张宇的闭关修炼。把高数十八讲、李永乐线性代数讲义、概率论九讲的重点题目又过了一遍。
11月中旬~考研 刷题
刷了近15年真题、张宇8+4、李林6+4。
二.老师以及题集选择
高数
我基础跟的汤家凤,当时刷完了他的基础班网课。但是个人感觉汤神讲的过于基础过于细,他的那本高数讲义质量也一般。强化阶段就直接上张宇高数十八讲了,张宇虽然可能讲课不如汤神仔细,但是他的一些题目和思路的确对于高数提升非常有帮助。多说一句,我在B站上看到了几个武忠祥的视频,感觉武老师既注重基础也兼顾提升,而且讲的也很细,非常值得跟全程,如果我一开始没有跟张宇,我一定选择武忠祥老师。
线代
无脑冲李永乐就行了,基础好坏都适合。同时推荐大家关注李老师的公众号,他会经常发一些激励大家的话,但是他的话语非常实在,的确能够给人很大力量。
概率论
我基础跟的王式安,但是王老师的确年纪大了,个人感觉他的课效果不太好。强化跟了张宇,但感觉张宇讲概率有点照本宣科了,个人也觉得不太行。网上好多人推荐方浩,我没听过,大家可以试一试。
习题集
我用了1800、660、880。1800基础题出得非常好,但是强化略显拉跨,我最后强化没做完。660全是选填,现在改了题型我觉得660应该是必做。强烈推荐李林的880,我个人感觉算是这三本里面质量最高的了。后期做模拟卷,我觉得如果你的目标在120+,张宇的12套必做,李林的6+4最好也做。
三、学习习惯
做题一定不要轻易就翻答案,先让自己难受一会儿,其实慢慢你就适应了。就怕是看了答案感觉自己会了,下次碰到还是不会。学数学一定要踏实,眼高手低不可取。有没有错题本其实无所谓,关键是你这次不会的题你下次碰到能会做,这才叫提升。学数学一定要长时间积累,我基本一天学习数学时间在3~4个小时(前期不学政治和专业课的时候时间还会更长),而且是连续的学,要让自己进入状态。后期做卷子一定要按照考试时间严格模拟,三个小时得了多少分就是多少分,别给自己找借口。张宇8套卷当时网上一堆说自己均分130+的,可是最后又有多少考到这个分数的?你可以骗自己,但是分数无法骗你。
先写这些吧,数学真的是我付出最多的,最后的结果也算是对得起自己的努力。希望22考研人继续努力,创造更多的高分奇迹!
作为过来人跟你分享一下,数学的视频课程还是蛮多的,比如张宇,汤家凤,高昆仑,杨超,李永乐等,我首先推荐张宇,主要是因为张宇的课幽默风趣,很有吸引力,能抓住学生们注意力,也是深受广大考研学子的喜爱,不过在内容方面,张宇没有汤家凤讲的详细,汤家凤的课程偏基础一点,很详细,张宇可能就比较拔高一点,其实个人还是看个人喜好,你觉得汤家凤的课听的不打瞌睡能坚持听下去你就可以跟他的,我之前看他的课就有点想睡觉了,高昆仑的课比张宇详细,他一般跟着课程的基础课程,我觉得你基础薄弱的话,可以跟他的视频过一遍课本,刷一下课本的习题,这个基础就可以打牢固。线性代数我建议你可以看李永乐的课,永乐大帝的线代是很有名的,所以跟着他学线代准没有错。
一般基础班的话,我推荐高昆仑和汤家凤,强化班的话,我推荐张宇,过了基础的话,强化要不要看课程都看你自己,这个强化主要还是要多刷题,汤家凤的1800题还不错,另外张宇18讲,李永乐的线代,还有汤家凤的复习全书蛮好,我强烈推荐,里面内容还是很全的。考研数学半边天,你拿下来数学,就成功了一半,加油。
相信各位考研的小伙伴都知道考研数学除了听课之外,刷题也很重要。在市面上,660题和1800题有必要全做吗?首先告诉大家,答案是没必要的,因为考研复习时间其实是很紧张的,除了数学复习,也要留一些时间给其他科目,其实是没有充足的时间同时刷两本练习题的,所以只要能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练习册并把它刷透就够了。那660题和1800题应该选哪本呢?刚好两本我都有接触过,我就谈谈个人感受吧。我个人是比较偏向于660题的,两本难度上都是比较合适的,都属于是对基础一般的同学很友好的类型。但是我个人觉得1800题的答案设置有些不太合适,有的答案过于简略,比较难理解,有的又过于繁琐,有些没必要了,总体感觉还是660题使用感比较好,答案设置很合理,题目也是比较经典的,很值得大家多刷几遍。总之,对于考研数学复习,大家选择一本练习册刷透就够了,效率是最重要的,不必过于追求量,祝大家一战成硕呀!
良心宝贝
2022-10-29建议你去学习通和知到上面搜索,现在疫情时期,很多相关资源都是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