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9

请问大家21考研政治可以看20年的视频课吗?

想咨询一下关于请问大家21考研政治可以看20年的视频课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1 个回答

  • 沉稳如松

    没必要。现在的试卷都按照最新热点命题。即使你看了20的,最后冲刺还是要看21的。

  • 淡定生活

    可以先看一看的~后期还是要看一下今年的时政。

  • 岁月沉香

    大纲知识点都是没什么差别的,可以用来辅助学习,日常多关注时政热点,因为20视频课是没有涉及21的热点的

  • 沉稳内敛

    先看看就行,有个大体印象,至于最新的大纲,最后看时政就行,最后考前一个月,看看肖四,多背几遍,稳稳的,

  • 金毛大汪汪

    可以的。

    马哲,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基本没有变化。

    时政部分就不用看了,这个要看最新的。

  • 沉稳大叔

    不可以,考研政治重在实效,看肖秀荣即可,不用花大功夫复习

  • 金色岁月

    同学你好,你是21考研的学生的话我是不推荐去看20年的政治视频的,因为政治这门学科不同于其他的学科,每年的时政热点都会有所不同所以参考去年的政治考研视频是不可取的,最主要的是现在在网络上获取考研视频还是比较简单的,现在有很多微信公众号是可以免费获得考研视频的,现在的考研打的其实就是一场信息战,资源战,不要不舍的投入,所以我的建议是还是不要看去年的考研视频。

    觉得好的请大家关注和点赞,你们的支持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勇气。

  • 短腿柯基王

    一些基础的概念是可以用的,但是政治的考试比较有时效性,还是要多多关注21年热点话题,尽量看21年视频哦~政治复习,可以联系我哦~领取去年政治真题及详解

  • winter

    [微风]说起明太祖朱元璋,或许是历代君王中最为大胆的一位。从来没有哪一位皇帝像他一样,试图以一己之力改造整个封建王朝。
    朱元璋多次总结元政府灭亡原因:腐败。针对这一问题,朱元璋实行了最为严苛的惩罚:凡贪污钱八十贯者处绞刑。在军队改革方面,明太祖更可谓不遗余力。
    [微风]大明王朝刚刚建立之时,全国人口总数达到6050万。而当时明朝的兵员总数也达到了200万。也就是说,每30个百姓就要供养一个兵。
    为了解决军粮不足的问题,朱元璋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卫所驻兵,并施行军民分籍,也就是所谓“府兵遗意的卫所制”。卫所制实际上就是军屯。在卫所制体制下,军士军籍世袭,兼屯种、作战两种职能于一体。
    朱元璋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政府能够做到以军养军。这样一来,朝廷便不用再单独划拨军费给军队了。卫所周围的土地也全部归国家所有。不过,各卫所需要从事屯种。
    比如,边疆地区十分之三的部队守城,剩下的部队屯种。内地十分之二的部队守城,余下的则屯种。
    屯种的士兵也不是白白屯种,每人可分得50亩田地。
    这样一来,负责屯种的士兵可动员军户全家共同耕种,政府还会为屯种士兵配备耕牛、农具等设施。如果不会种田,政府还会派专人教授种植技术,征收租税。
    为此,明太祖也多次向朝中大臣表示,“我养了上百万的军队,却不用多花费国家一粒粮食。”
    虽然卫所制在朱元璋的大力推荐下大力发展,卫所制也成为明代前期占据主体地位的一种军事制度。
    早在洪武时期,就有总官兵之一名号。到了永乐时期,镇守地方的总兵被大量派遣,使得北部镇戍总兵人数逐渐增多。不过,省镇营兵制并未得到官方确认,一直与卫所制处于并行交错发展。
    到了明朝中期之后,省镇营兵制的地位逐渐凸显。《明史·兵志》中记载,“凡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率以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
    与省镇营兵制不同,卫所制一般设于要害之地。公元1380年,朱元璋废除大都督府,分设五军都督府,分领天下卫所。五军都督府不相统属,互为牵制。不过,五府并不掌握全部军权。明朝初期,兵部掌握兵权。
    兵部只有出兵之令,并无统兵之权。也就是说,军事大权全部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
    卫所制下的军士居一地,既可耕种又可守卫。如果遇到战时就由朝廷调兵遣将。
    公元1390年,江西赣州府有山贼勾结少数民族作乱一方。朱元璋随即下令,由东川侯胡海充总官兵,率湖广各卫军士前往当地讨之。当时的总兵官也只是征伐总兵,并未形成固定的镇戍总兵官。
    战事一旦结束,所有人就要交回佩印,返回各自卫所。这样一来,兵将则会分离。换言之,士兵与将士之间的联系并未十分紧密,也消除了军队对于中央集权的威胁。
    [微风]弘治至正德时期,卫所制逐渐被破坏。明朝中叶时,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将领们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日渐不满,卫所制的衰败也逐渐显现。
    明朝初期屯田大行,卫所的军饷除了供屯军使用之外,剩余部分还可分给本卫官军。
    到了正德之后,情势出现变化。因为粮饷不足,再加上折给银两无法自赡,很多士兵便因此逃亡。
    《丰财用疏》中这样写道,“弘治以前,每边在仓粮料,皆百万以上。陈陈相因,盖非一日之积也。后遭正德十五六年之间,费用俱尽,各镇仓廪皆空,宣大、辽东为甚,甘肃尤甚。
    姑指一事最易见者言之,如米每石值银一两,而官散折银六钱,是官军每月止得米六斗,而少四斗,军何得不贫?”
    月粮减少本就使得军士无法生存,再加上将领的剥削。叫军士如何能活得下去?
    到了明朝中叶之后,卫所军力逐渐成为强弩之末。随着明朝不断发展,无论是京军还是卫军逐渐目无军纪,更有甚者还杀害将领。
    随着军纪的堕落,卫所制度也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其实,站在卫所制背后的军士角度来看,他们也是受害者。
    随着生活环境逐渐窘迫,在缺衣少穿、生活窘迫的情况下,军士也在为自己的生存而挣扎着。
    不过,随着军士们不断逃亡,军纪不断衰落,使得明朝军队也朝着衰落的方向越走越远。到了明朝后期,也有政府官员提出军队改革。但是在当时的情况来看,明朝政府已经是积重难返,明太祖建立的卫所军伍的衰败已经成为定局。
    随着军兵不堪重负纷纷逃往,明朝军队已经出现兵源大量空虚情况。与此同时,政府发放军饷时,军籍名册又人满为患。殊不知,这一切都是权贵们暗中操作冒领军饷而已。
    最终,卫所制在崇祯时期崩盘瓦解。大明王朝也随着军队的衰落走向了灭亡,这一切的根源和弊端无不指向政治腐败。
    参考文献
    [1]孙丽华.明代卫所制衰落原因初探[J].学术交流,2017(08):198-203.
    [2]王彦军. 明代中后期省镇营兵制与卫所制关系初探[D].天津师范大学,2016.
    [3]杜七.朱元璋:当一个恨贪仇富的人做了皇帝[J].领导文萃,2009(21):51-54#历史#

  • 沉稳前行

    不是不可以哈,但是每年各科的大纲稍微有变化,最好是看最新的视频!

  • 陈....

    #南京女大学生遇害案二审未当庭宣判# 【南京女大学生遇害案二审开庭 受害者父亲:主犯洪峤称有立功表现 案件未当庭宣判】#南京女大学生遇害案主犯称有立功表现# 南京女大学生遇害案8月26日二审开庭审理,被害人李某月的父亲李胜在庭审后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案件主犯之一洪峤远程出庭受审,其表示自己无罪,并称他有精神疾病。但法院驳回了其要求精神鉴定的要求。法院未当庭宣判。

    李胜称,庭审中洪峤表示,其有立功表现,案件涉及一人在菲律宾持枪抢劫的案件。

    李胜此前介绍,为避免睹物思人,导致伤心,女儿入土为安时,家人将她的照片、首饰等都安放在墓中。他表示二审如果维持一审判决的话,将会到女儿墓前亲自告知这个消息。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7月7日通报称,当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洪峤、张晨光、曹泽青故意杀人,被告人洪峤、祁文强盗窃一案,对洪峤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对张晨光、曹泽青分别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祁文强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八千元。

    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洪峤与被害人李某月(女,殁年21岁)系恋人关系,后二人发生矛盾,洪峤产生杀害李某月之意,并邀约被告人张晨光、曹泽青多次商议杀害李某月的计划。2020年7月6日,洪峤等三人在江苏省南京市选定云南省勐海县普洱茶公园为作案地点,由洪峤诱骗李某月前往勐海县,同时提供资金及作案工具,后洪峤带领张晨光、曹泽青多次演练杀人方法并交待作案细节和定时汇报等要求。9日上午,张晨光、曹泽青到达勐海县。当晚,李某月被诱骗至作案地点,曹泽青、张晨光将李某月杀害并掩埋。

    李胜此前告诉北青报记者,一审判决后,3名被告人洪峤、张晨光、曹泽青均已提出上诉,其中洪峤上诉称自己无罪,并递交了相应的材料。@正观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