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9

双非院校的博士还有必要读吗?

想咨询一下关于双非院校的博士还有必要读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9 个回答

  • 坏人。

    #你最近突然明白了什么道理?# 读研究生不会实现咸鱼翻身,它只是让我们站在了更高的纬度去看风景。#话题大发明家#

    我在一个一线城市的双非院校读研,专业呢还是比较火的电气,在当时我以为读研可以拥有耀人的光环,不仅是弥补了高考的遗憾 ,也能在未来的竞争中优先选择更好的资源。

    但是通过后来的经历和身边人的了解,我才去发现是我想多了,研究生确实会比本科生好一些,但是具体的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之前也看过往届毕业生的去向,除去读博的,找工作能找到很不错的是极少数。

    我有印象,有不少都是没有听说过的企业,当然也都是地方性的企业,像那种业内有名的企业(比如许继、大唐等等),这些都很少,或者只有那么四五个人。当然了如果不提升自己,那这些机会就更渺茫了。

    也都知道,电气专业有个好去处那就是考国家电网,但是电网的水有多深,我的一个朋友已经走过了,事实告诉我,未来不能专门的用心考电网,还得考虑找工作,如果不是电网子弟,那这条路是很艰难的,哪怕是研究生身份。

    如果把我们的人生比喻成登山,读研只是给我们武装了一些好的装备,更好的山地靴、攀缘绳等等,有了这些装备,那登山就很有可能爬的更高,站在更高的地方看风景。

    而对于那些没有读研的,他们登的会更慢一些,当然还可能因为设备不先进的局限性无法应对艰难的路况,有可能只是在一个不高的地方四处张望。当然除了那些底子厚可以搭上顺风车的,但我想这些是极少数。

    在硕士之上还有博士,对于博士,他们的登山的设备还会更先进,相比硕士可以达到更高的高度,看得也更远。然而即使是这样,他们依然得辛苦地向上爬,因为相比于人生的路,走的这些路还远远不够。

    所以这也就是我一开始说的,读研不会使我们咸鱼翻身,它只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武装了自己,让自己面对未来的挑战有了更多的应对技巧,但总得而言,还得是和那些大学毕业的一样,辛辛苦苦的工作。

    我还记得一开始辅导员说过的一句话,双非院校还是有局限性的,今后生活学习还得低调做人,这句话现在算是真的灵验了。

    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平凡人,慢慢接受自己的平凡人生,努力上进才是常态。不管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有没有更好的前进设备,但最终走向山顶的一定是一开始登山,并坚持到最后的人,希望这个人是你。

  • 良心宝贝

    感觉博士专业普同非985都没必要读了,专业好还可以读个211的,双非真没必要了,不然读的岁数大了出来,最终能挣的钱会让你感觉到绝望的,没有好的心里压力,好的家庭条件,普同人很难承受那种读了这么多年书,还挣不了钱,买不起房的失落感的,说难听的心理素质不好,跳楼的都有。

  • 金色回忆

    北京985本硕博,顺利完成博士论文,开始纠结毕业去向。

    offer1:985高校,助理教授,非升即走,安家费40万,年薪税前30万,二线城市,房价2万。

    offer2:211高校(美国黑名单),长聘副教授,安家费30万,年薪税前20万,三线城市,房价1万左右。

    offer3:有博士点的双非院校,编制讲师,安家费80万,税前年薪18万,二线城市,房价1万左右。

    offer4:双非院校,编制讲师,(一年可评副教授,基本具备条件),安家费100万,年薪税前40-50万左右,一线城市,房价10万左右。

    到底选择哪个好呢?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

    个人觉得两个二线城市是首选吧!一线城市不光房价,就是人才也太多了,数不胜数!三线地方,说实话出路不太光明!二线城市吧,基本都是省会城市,不会太低,在局部也是拔尖的,房价适中,还算不错吧!

    城市决定了发展,一线房价高,三线普通,二线不错,选1风险高,安家费低,房价高,也就是个985名好听,选3吧,拿了安家费就能买房解决安家问题了,不要在乎老师还是教授,就是一份教师工作,不是顶级人才别去操心那不该操的心,解决了房子,二线城市有份教师事业编制工作,有个还不错的收入,人生起步已经不错了,切不可心高。如果你家庭条件很好可以随意,如果不是那就现实点。

    你没说具体城市有点不好评判,城市很重要,抛开城市来看的话,看自己的性格吧,积极进取的就选1,想安逸的就选3,985平台好压力肯定也大,双非相对压力小,十万房价的那个也不错,就看自己家经济实力了。

    其实最好的当然一线城市,学校双非只是起点,有发展可能。有编制且晋升途径通畅,一线城市选择机会多。安家费、年薪高,其他收入(科研,授课)相对较多。重点:一旦购房,下跌可能性几乎没有,其他城市不敢保证。房价是贵,但安家费和收入绝对可以负担。

    情况不详细了,有很多变数。北京985,那就默认不是清华北大了。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进去后有好的团队,选1。否则就从2和3里选吧。4看上去很诱人,但学校的平台和团队太薄弱,一个博士去了很难有大作为。而且这些安家费和年薪,是否有考核附加条件,未必能拿到手的。另外,离父母近,回老家交通方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 闯出一片天

    都读到博士了,还不知道学科的重要性么?学校只体现在差个档次上才会有作用。什么叫差个档次,北邮通信好不好,很好,多少年了都是排名第一,不是985又能怎么样。上海交大,通信一般,但交大整体很好,去读通信,很难说从两个学校通信读博,哪个更好。当然,做老师肯定北邮更好,但出去工作交大的牌子更好。这里没举例清华,因为清华的通信也很好,并不比北邮差多少

  • whatsns

    作为双非大学的广东工业大学的博士,有必要读吗?我们且看一位广工工科博士的经历。他今年博士毕业,放弃很多大厂offer,最终作为人才引进到汕头市直机关单位工作,起薪35万。据我所知,他只是无数个广工博士中的一份子。

  • 短腿柯基王

    这样的问题,和二本院校要不要招生是属于同一类型。

    学校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但不等于只有好学校值得上。

    虽然双非院校的博士在学业和就业方面可能都会比较差那么一点,但怎么也比没考上的要好吧。

    就象比赛的时候,努力争取得冠军拿金牌,可是,在能力不够的情况下,能拿到亚军也是非常不错的,拿到银牌也是值得庆贺的;

    请问题主,如果银牌也拿不上,铜牌值得不值得拿呢?

    道理就是一句话,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所以书生觉得双非博士还是非常值得读的。


    另外,双非院校并不一定就比211院校差。

    双非院校和985院校可能不是一个档次,但许多的双非院校和211院校比,却并不一定就差很多。

    事实上,有的211是被照顾的,其实比双非还要差点呢,具体院校,书生在此就不指出了。

    所以,上的虽然可能是双非,学的可能比211还要好。

    真正的用人单位,是会明白这一点的。


    而更重要的是,学校只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面,重要的还是自己,只要自己是块金子,无论从什么学校毕业,都将是闪闪发光的博士。

    希望对题主有所启发和帮助。

    欢迎探讨,欢迎留言。

    书生出马,一个顶俩;书生出品,必属精品。欢迎关注:一介书生945

  • 墨香

    一个人要么就做亿万富豪,要么就做乞丐,百万富翁?没必要做!~~~就是提问者的逻辑。

  • 教育

    没必要读,不是好学校就别读了,没啥意义

  • 董沫然

    没必要,除非现在你是在职大学老师就为混个文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