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8

想要进入高校工作的在读博士生,需要做哪些准备?

想咨询一下关于想要进入高校工作的在读博士生,需要做哪些准备?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4 个回答

  • 金色晚霞

    #名校硕博去县城是人才浪费吗# 这个问题问得让人好揪心。活在县城的那些人、县城的那些行业就不需要博士、硕士了吗?他们不配名校的博士硕士去为他们工作吗?他们还没有做好准备吗?

    也许吧。县城的软环境要比大城市差一些,名校的博士硕士去了以后可能会感觉到不适应。可一旦扎下根来,他们就会成为所在县城软环境的一部分。这可以是双赢的。尤其是那些研究具体问题的研究生,县城为他们提供了真实的土壤。经济学不应该只有黑板经济学,机械工程也不应该只有电脑里的机械工程。需要有人去做应用。

    今年我们有1000多万高校毕业生。这些毕业生要为社会服务,才能维持他们以后的生活。所有人都应该这样。一个体面的人应该付出自己的劳动,被社会认可,靠着自己的劳动活下去。至于在哪里劳动,并不重要。

    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研究生的扩招,使得高校和研究机构不可能提供出足够多的研究岗位。向大学求职的人很多,而大学的岗位有限,越来越多的大学实行预聘制:大家辛辛苦苦考上大学,辛辛苦苦考上研究生,辛辛苦苦做完博士论文,还要继续辛辛苦苦为未来的固定教职奋斗。如果科研不能达标,哪怕到了35岁,甚至到了40岁,依然要另找工作。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科研。

    更重要的是,研究生博士生为什么一定要盯着研究岗位呢?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幸福的生活。如果我们可以直接创造幸福生活,那还等什么呢?“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也没有人希望它重新回来。

    所有的浪费都是相互的。如果名校的博士硕士去县城浪费了他们自己,那么同时,这些名校的博士硕士也浪费了县城。大家相互适应,彼此珍惜。

    多说两句,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问:名校的博士硕士挤在一线城市当城管上街巡逻,这是浪费吗?名校的毕业生到卷烟厂做一线工人,这是浪费吗?名校的毕业生到中学教书,这是浪费吗?

  • 秋水伊人

    你们都有什么匿名才能说的秘密?

    网友分享:

    马上要博士毕业了,全国top5高校,找的工作也是行内顶尖单位。父母眼中的家族希望,邻居家眼中的高知分子。但是我慌的一匹,因为只有我知道自己是个大水逼。

    当初高考我的目标就是考现在所在的学校,因为家里有点关系承诺说过线就给塞进王牌专业,结果发挥失常滑了个大稽,进了一个双非普通大学。大学期间玩了两年,也没好好读书,所有考试都是本着60分万岁。大学唯一的自律+奋斗就是准备了将近一年半的考研。最后确实过线了,但只比学校自主划线的分数线高了十几分。按理说像我这种双非高校的学生,分数又不是很高,本科成绩单也平平无奇,学校肯定不会要我,但是如前所述家里有些关系,这里不能多说,总之最后一个老师收了我。但是因为我分数确实太低了,不可能继续读我本科专业(本科专业算是现在学校老牌强势专业),只能调剂去一个相近的比较冷门学科。我那一年我们院的最低录取分数就是我,所以即便考上了我也没敢伸张。

    我这人就是玩心太重,太爱划水偷懒。当然我说爱划水并不是我硕博期间不干活,我读书的这6年里干的项目还是不少的。我的意思是,我们学生很多时候对于老师来说就是廉价劳动力,其实在项目之余,作为一个名校博士应该努力的多提升自己。然而我基本除了做项目的事,就是玩,学习,学个屁啊。

    比如我明明硕士换了一个专业,虽说和本科专业在专业基础课上是相通的,但是对专业课特别是针对实际工程上的一些专业课几乎就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当时刚进组老师还安慰我说没关系,我们是偏基础的研究,你专业课差一点影响不大。但是6年我都没想过补一补,工作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了我几个专业问题(大概就是这个专业本科的知识),我都胡诌了过去,也不知道面试官最后看中我哪一点居然录了。但是也正是这个经历让我发现我读了六年的专业,我连最基础的概念都没有。

    另外,我的数学、物理底子是真差,本身本科学校就没有太深入的教,我也没认真的学。刚读研一的时候,数学修了一门数学物理方程,学了三个月破防了,丫的完全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记了一上午的笔记回去看,那密密麻麻的偏微分方程在我眼里就和那些萨满画的符咒没什么区别。期末理所应当的挂科了。后面因为本科线性代数学的还可以,重修选了矩阵理论才过。反正都是匿名,就一吐为快了,不怕各位笑话,我现在一工科博士,你给我一个偏微分方程我都不知道怎么弄,甚至我想学,我都不知道该看什么,真的,就是这么夸张(希望有大佬可以告诉我,真心的)。那些非稳态的守恒方程我都不知道该咋列。我的论文但凡涉及这类的全是拿的已经有的理论,但凡带点创新的,能用常微分推一下都觉得自己是国货之光了。

    商业软件会几个,但每个都止步于最基本的用法。别的博士都能帮老师带硕士,而我,软件玩的还不一定有硕士溜,毕竟人家专门用一个软件来写论文,我就是蜻蜓点水的在项目里用一用。编程就更是笑话了,大学学的C语言,毕业就还老师了,到了研究生没办法,用着C语言的底子,一边百度一边码MATLAB,所有的逻辑和嵌套都是最傻瓜式的,我码着痛苦,电脑跑着也痛苦。别人的代码可以传世给后面的学生,我的代码,自己用完就想删了省点内存。

    但是我觉得我一路的运气是真的好,家里能有关系这种硬条件不说,最后找工作,我觉得自己平平无奇,偏偏我们院去应聘的9个人最后只录了3个;再比如我的期刊论文我自己都觉得没啥亮点,就是一堆工作量的普通论文,当时投了一个一区不错的杂志(也是目前组里投的最高杂志了),当时的想法就是从高往低投,能收就赚,结果直接被录了。这些真不是凡尔赛,反而让我这种水逼现在每天都担心万一被人质疑怎么办。

    我的家人都一直以为我是个追求上进的知识分子,其实我自我感觉我的能力还未必抵得上一个硕士。可能也就项目经验丰富一点,但是又能如何,高校里的项目试验说实话,大部分水的很,我能独立做的都是大学物理实验的升级版而已,再复杂点的都是外包给专业人士去设计。

    现在在等盲审,也有在亡羊补牢的看书自学,但也就两个月时间,真怕进了单位被领导发现我就是个硕士不如的水平拿着博士的钱被开除……

  • 风华绝代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博士生想要进入高校工作。

    我个人认为首先要做的准备是:多发表论文。有代表性成果。越多越好。

    其次,在其他工作方面可以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但是不要出错。例如思想政治,心理素质。

    再次,你要做好出国留学的准备。

    根据不同学校的要求,对于博士生入校工作也有不同的要求。

    有的学校博士毕业之后可以直接做师资博士后。所以你博士毕业之后,依照你博士期间的这些成果,就有可能直接进入高校做师资博士后。博士后通常有1~2个聘期,这段时间你的工资是非常高的。相当于一个副教授待遇。但是过了这两个聘期,你如果拿到了学校的晋升标准的话,你就可以直接晋升副教授,就相当于在这个学校可以稳定的工作了,如果说你没有达到这个要求,那么通常的结果就是走人了。

    如果不想做师资博士后,想直接拿到一个固定位置的话,那你一定要出国至少两年,或者不同学校的要求不一样,有的学校要求一年就可以了,但是一年的话,通常你是拿不到副教授职称的。至少要到两年到4年的时间回国,前提是你还有一定的成果,那么有可能会拿到一个拔尖人才副教授等。如果能拿到这种的副教授甚至教授职称的话,你从此的前途就一片光明。在高校也基本站稳脚跟了。

  • 左岸

    前几天提了一个关于博士的问题,其实表述的不算到位,却头一次收货了好多博士大佬们的热心并中肯的回复。在此谢谢大家啦。

    于是又想趁热打铁,问一下关于以后就业的情况。

    比如

    1、对于其实“涉世不深”的毕业生来说,怎样选择要去的城市和高校?

    2、高校一般会采用何种方式招聘,有什么内幕?

    3、对于尚且在校的博士生(文科)来说,需要做具体什么准备,来增加自己的竞争筹码?(比如有些高校对核心论文有要求等)

    4、对于读博期间换了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同为文科),找工作有利还是有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