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8

孩子读完研究生,不想再读博士,作为家长应持什么意见?

想咨询一下关于孩子读完研究生,不想再读博士,作为家长应持什么意见?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8 个回答

  • 秋水共长天

    我对女儿的要求就是:快乐,自信,坚强!她在美国读完数学研究生之后,很纠结是继续读博那是找工作这个问题,我让她边找工作边想,我说,妈妈允许你用一年时间来想清楚自己人生中的这个重大决定!我继续供你在那边玩一年吧!她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知道了用人单位对硕士和博士的要求和待遇区别,所以自己做出了继续读博的决定!并且开始着手准备申博。在得到几所大学的offer之后,自己一个人跑到纽约州立大学,面见了校长秘书,成功向他要来了助学金!读博一年之后就通过了美国的博士资格考试,全校就她一个人是读博一年就过了的,因为她说要把自己玩掉的那一年补回来。读博两年就完成了所有学科的学习,现在正在全力准备毕业论文,美国的博士是五年制,她希望能三年半毕业!(这是美国规定博士读完的最低年限)我是想说,这样的人生大事,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分析,支持孩子自己想明白了方向再去努力,这样才会事半功倍呀!

  • 金色晚霞

    要不要读博最重要的还是孩子自己的意愿,作为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建议,但最好还是不要替孩子做决定。

    作为理工科老师,我见过很多非常优秀孩子言辞拒绝导师读博的要求,这些孩子基本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类是不喜欢所学专业,找的工作也和专业关系不大;第二类是追求安逸,硕士毕业随便找个工作混日子。

    几年后再看,第一类孩子通常都发展的很好。最优秀的例子是一个女孩,人很聪明也漂亮,死活不愿读博,找的工作是化妆品销售,跟我们的专业完全不搭边,这个姑娘性格很活,工作5年已经是某一线化妆品华南区主管,天天飞来飞去,俨然已是大众眼中的成功人士。

    第二类孩子通常找的都是研发类工作,看起来稳定福利好,但几年以后大部分都会感到吃力。这几年的现状是博士越来越多,必然会挤掉一部分硕士的饭碗。很多研发团队都是90年左右的博士领导一个70、80的团队,这个感觉很微妙。因此有不少工作几年的硕士回头再考博士。

    关于要不要读博,我觉得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给孩子建议。

    1、所学的专业是什么,孩子对专业兴趣大不大。

    2、未来的职业规划。如果想去高校和科研院所必须读博,想在专业领域有所发展也最好读博。

    3、孩子的学校怎么样。如果孩子的学校属于211及以上重点大学可以考虑读博。

    4、孩子的成绩怎么样。

    最后,读博并不意味着发展一定会比硕士好,对于一些非常有想法的孩子来说读博反而是对他们的限制。另外,读博的过程很辛苦,不仅是身体上更是精神上的折磨,读不下去的也大有人在。

    如果孩子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清晰明确的规划家长其实可以不必有太多干涉,反之则可以适度建议。

  • 沉稳大叔

    作为家长千万不要让孩子读博士,我自己的孩子也是博士,但我不赞成孩子读完研究生继续读博。孩子研究生毕业年龄一般在25岁,正是人生中最黄金的年龄,谈恋爱到结婚二十七八岁,家庭事业刚好稳定,父母退休身体也还硬朗可以帮忙带带孙子。如果继续读博,毕业时一般在30岁左右了,而且读博压力山大没时间谈恋爱,等毕业了发现自己成剩男剩女了,父母年纪也大了还得跟着操心,急呀。

  • 沉稳前行

    我女儿也是读完硕士之后,一点也不想读博了,因为她觉得,如果读下去,她将会一直在实验室待下去,她不知道实验室以外的世界是啥样的?虽有所不甘,但依然尊重她的想法。在经历了一系列的面试、工作、辞职之后。她终于明白自己真的就是适合呆在实验室里,而且读博离她的梦想更近一些。于是她又联系导师,在毕业两年之后,获取了国家公费留学生的资格,在英国继续她的博士生活。她现在很享受她的学习生涯,沉浸在克隆细胞的实验中,怡然自得……

    读博是一段很艰难的学习,只有让孩子想得明明白白的,她读博的目的,她今后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等等,她才有勇气和力量坚持下去。

  • 秋水伊人

    外甥女马上研究生毕业了,她还想继续读博,大姑姐知道后都愁出病来了。

    外甥女今年是研三,快要毕业了,现在面临就业和考博的选择问题,大姑姐的意见是毕业后就找工作,稳定工作后,边上班边找对象,现在二十多岁的这个年龄,找对象和生孩子最佳,两不误。但是外甥女坚决不同意,执意要考博,因为这事,娘俩闹的不愉快,把大姑姐气的不轻。

    大姑姐心里想,如果再念四年博士,到时候就三十多岁了,第一个原因是对象不好找了,优秀的男孩都有对象了或者成家了,不像男孩,三十多还可以找二十多岁的女孩,但女孩三十呢?还能找二十多岁的男孩吗?再个原因是大龄产妇生孩子都难了。

    大姑姐给外甥女举了身边许多大龄单身女孩的例子,再说女儿都不听,愁的她整休整休睡不着觉,真把女儿没办法。她说不想管了,爱咋地咋地。

  • 给未来的自我拼路

    女孩子读完研究生还有读博士的必要吗?

    她告诉我说,上研究生的女儿打来电话,导师想让她继续深造读博士,女儿有点犹豫征求父母意见,她不赞同女儿再读博士,理由是女孩学历太高不好找对象。

    她是我以前邻居,现在又住同一个小区,我老公和她老公在一个学校任教,两家走得近经常来往,她夫妻俩都是回族,女儿性格活泼学习成绩不错。

    她是企业单位的统计,因身体缘故提前病退,在家做好一日三餐照顾丈夫女儿,女儿高中毕业想去关内读大学,舍不得女儿让她报了疆内一所大学。

    财经大学毕业女儿报考研究生,考到了云南昆明,女儿愿望实现终于可以出疆了,心里虽不舍孩子争气我也替女儿高兴,女儿兴奋我却一夜未合眼。

    女儿属于爱玩会学的一类孩子,由于基础好稍用功成绩上升很快,她总是淘气地说给我学的,学位证拿回来往我面前一放说,给你,拿着吧。

    大四那年女儿想考研究生,我笑说看你一天吊儿郎当能考上吗,女儿说考一下试试我想出去长点见识,我们回族女孩结婚比较早,我怕她再读研耽误了终生大事。

    女儿研究生已经读了一年,生活习惯很惬意,女儿竟然想留内地,我喜忧参半睡不好觉,想让女儿回来留身边放心,又想让她发展更好些。

    女儿真是妈的贴心小棉袄,每天和我视频语音电话不断,成了我每日生活的重要期盼,如果女儿毕业留内地不回来,工作忙碌再要成个家,每天像陀螺打拼没功夫理我,一想心里凄凉不免难过。

    前天女儿说导师想让她读博,她心里矛盾问我怎么想,我冲口而出说不要再读了,你算算研究生毕业多大了,工作有了着落赶紧找对象嫁人,再拖你就嫁不出去了。

    女儿笑嘻嘻说嫁人不着急,就是再读博士太枯燥了,年轻轻我不想活得那么累,不过哪天我想法也许变了, 读个博士过过瘾也不错,听女儿这样说我心里一沉,知道女儿想一出是一出拦不住的。

    女邻居对我倾吐心事有点发愁,我劝慰她没必要担心紧张,有资本继续深造你们脸上多有光,为国家多做贡献应支持孩子,不要担心嫁不出去误了大好前程。

    @伊人相悦
    做父母替孩子想周全没错,但也要尊重孩子意愿读博自己做主,参考意见供她思考权衡利弊,免得后悔落埋怨。

    老辈父母只想女孩赶快嫁人,生怕养在家大了被人戳脊梁骨,新时代男女孩都一样,只要有条件飞得高远,远识的父母从来不拦挡孩子。

    女孩子研究生毕业是该谈婚论嫁,但读博士和找对象并不矛盾,如果找了一个博士男朋友,高起点结合优生后代,生活空间无限开阔,人生更有前景奔头。

    我是@伊人相悦 感谢您分享与点评,祝您生活快乐,健康幸福!

  • 金色回忆

    感谢邀请!

    本人从本科,硕士,博士一路走来,完整的体验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模式和套路。对读博的问题,有经验性的看法!

    对于家长,我个人觉得还是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很多家长并不一定很了解孩子在求学过程中的处境,孩子自己最了解。家长大多数都是道听途说,出发点是为孩子好,但并不一定能给出最合适与最准确的建议。

    需要首先申明的是,我是一个理工科研究生,我下面的观点也仅适用于理工科的学生参考。文管经法,我不懂,没有发言权。

    首先,博士研究生的能力比硕士强的不是一点两点,譬如,我们课题组,硕士研究生都是博士或者博后带着做实验,教他们。因为,要求不一样,所以硕士一般只是刚明白科研是怎么回事就毕业了。而博士,可以说是科研中的老鸟了,很多理工科博士,只要领域对口,基本就是一个领域的专家,而且,上手就能做事。

    因为要求更好,博士毕业也更难。现在985/212大学的博士论文,全部都要经过教育部统一组织专家盲审,如果盲审不通过,即使博导防水让你毕业,研究生院那一关也过不鸟,我们组每年都有一半以上的人延期。每隔几年,总有那么一两个人无法申请毕业答辩,自然也就不能毕业,年线到了,就被学校直接清除学籍了。理工科博士毕业,一般都要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至少两篇以上论文。这些论文都要经过同行评议,全世界同行都能看到你的成果,这是博士毕业的核心难点。

    因此,孩子不愿意读博也很正常,因为确实非常辛苦,而且读博路漫漫。不是一般的艰辛。越是要发优秀的论文,实验难度就越大,而且,甚至还有很多无人区,难以找到参考,只有自己摸索。如果做了一年实验,都没摸索出结果,自然要延期。如果三四年都没有结果,那自然是不能毕业的。譬如,我们课题组的博士和博后,每天早上8点到办公室,做一天实验,到晚上十一点才能回到宿舍休息,一周总有那么三四天是要做实验的,这是实验进展比较好的同学。如果实验进展不好,投入的时间更多,因为有的实验做了,也不一定能出好结果,如果没有好结果,那么这段时间的努力基本就白费了,仅仅收获一点经验。做实验只是一方面,你还要写论文(全英文),参加学术会议做报告。各方面的能力都要锻炼。

    总之,读博确实非常难,非常辛苦,选择要慎重。没有那个心理承受能力和毅力,还是不要做了。

    再说就业。

    博士毕业,一般主要的就业单位就是高校和科研院所。不过,近年来,去企业的博士越来越多了。这就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

    去高校和科研院所,基本以后就是要搞学术了。其实,你完全不用担心能不能去的问题,答案是肯定能,只是去的高校的好坏问题。

    你去双一流高校,要求自然要高一点,而且,可能还面临着前期非升即走的考核,这条路中,好学校作为一个大平台,比较容易获取学术资源,在评上副教授和博导之前,可能你还需要亲自做实验搞研究,一旦过了这个阶段,你就是一个管理者,带着一群人搞学术,你自己不用亲自上,交给你的硕士研究生或者博士研究生干就行,你只要带领好他们就行。一旦混成这样,钱和地位都不是问题了。

    如果你去一个很普通的学校,基本没什么学术可以搞,主要就是上课,学术生涯发展可能会比较困难,但是,收入应该也能过得去,虽然不多,但是轻松啊。在大学上课,比高中容易多了。而且,还有寒暑假。

    如果去企业,一般都会是大公司,因为也只有大公司才能搞得起研究。小公司,根本唱撑不起研究,对于公司而言,搞科研是非常烧钱的,而且,还不一定有回报,小公司承受不起这个风险,但是大公司能。博士去企业,工资待遇都还挺不错的,今年ucloud招聘的人工智能博士最高年薪200万。虽然这种是少数,但是一个比较正常的薪资也有30万年薪,我们课题组去企业的博士,年薪最低都是27万,不过是央企。目前,我没有遇见过博士毕业之后有去中小型私企。我们课题组的师哥师姐,博士毕业大多数都去高校和研究所了。

    总之,这个世界有一点是公平的,你要想过得更好,你就得付出更多。

  • 淡定自如

    儿子在报读本科还是本硕连读的时候,征求我的意见,我说“读本科,硕士要把学校升级上去,博士要读最顶级的”。
    儿子听了,忿忿不平“老妈,你以为你儿子是14岁读清华的天才吗?”
    我心中的无名火腾的一下起了,还得按下去,但是很严肃滴说“我没按照14岁读清华的要求去要求你,只是让你一级一级升上去。”语气过于严肃,不利于母子关系,缓和了一下说“我的本科同学也有去读清华博士的,要坚持下去,不能说起点在哪里,终点还在哪里。”
    儿子也缓过劲了,开玩笑着说“我能不能再往下滑一级”?
    这是什么思想?开玩笑也不能说的!必须防患于未然!“不能,本来级别就不高,还能滑?”
    经过一番talk,儿子默许了硕士博士学校升级的计划。
    刚看到了这张3位清华人虽然起点相同,但是因为过程中硕博的不同,导致最后的终点也不同。
    所以,某种意义上博士的学校才是一个人人生的真正起点。说到这里,越发的后悔硕士毕业后没读博士,这个“悔”时时在心头翻涌,所以,儿子一定要读博读博,不管读博后做什么都要更从容。希望儿子能懂我的苦心。
    还有,我今天和儿子talk到清华,也提到这3位清华人类似的专业,儿子要读的就是生物医药,然后就推送给我这3位清华人的故事,真正贴心,能想我所想急我所急,给我送来这么分量重的与儿子talk的素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