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6

大学里的冷门专业到底该不该选?_大学到底该不该转专业

想咨询一下关于大学里的冷门专业到底该不该选?,大学到底该不该转专业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0 个回答

  • 黑白

    为什不选武大或者华科临床医学,这样分手在北大是个边缘,只能服从冷门专业

  • 沉稳如山

    双非大学电气工程专业,毕业8年后的生活现状#如何选大学和专业#
    作为一直以来的工科热门专业,电气工程专业毕业后的待遇怎么样?

    今天这篇文章,双非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如今已毕业8年,接下来,我将以他的口吻,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宿舍4人的生活现状。

    2010年,我们宿舍4人相聚在安徽省一所普通双非一本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的电气工程专业。回想当年的青葱岁月,四个人满脸朝气,如今8年时间过去,我们四个人也都有了各自的人生轨迹。

    1号床,安徽淮北人,学习最认真的一个,性格内向,比较慢热。但是在和我们熟悉之后,就有了很多交流。大学期间学习非常刻苦,拿过奖学金,评过三好学生,可能是因为自身家庭条件的原因,最终没有选择考研。毕业那年,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应聘签约了中铁24局。当时签三方之前,兄弟们给他出谋划策,觉得虽然这家公司现在给的工资高,但以后要面临着长期在工地、不着家的情况,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从现如今土木工程专业,从前些年热门专业变成如今的冷门专业,也可以看出我们当时还是有先见之明的。但最后他还是选择了中铁。毕业后,跟着项目全国各地跑,幸运的是,在工地找了个对象,中间还去非洲待过两年,工作这些年中规中矩,前期收入比较好,但是越到后面,行业和职业的限制就很明显了。到发文的今天,他仍然在山东的工地上日夜操劳着。

    2号床,安徽宿州人,家庭条件最好的一位,为人比较谦虚,和兄弟们关系都不错。大学四年,时间基本上都花在了游戏上,索性也没有挂过科。因为家里父母对他的职业规划比较好,一直劝他考研。尽管他不是很愿意,但在家里人的压力下,也还是准备了一下。2013年12月份考研的时候,他考了数学后,就再也没有参加后面的考试,算是主动放弃了。大学毕业后,在校外租了个房子,继续准备二战。造化弄人,第二年也没有成功上岸。但是他家庭条件好,可以一直给他提供经济上的支持。2016年他成功上岸中国矿大。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插曲,他研一的时候,矿大的本科同学都快毕业了。19年硕士毕业的时候,他一直想回老家宿州的电网或者铁路局工作。但因为年纪太大,不符合条件,最后只好进了老家市级的电信公司工作。20年结婚,生活幸福美满。

    3号床,天津人,宿舍唯一的外地人,皮肤有点黑,为人友好健谈,就是成绩不太好。印象中大学的每次考试,他都是在斗智斗勇中艰难度过。因为是外地人的缘故,学校对他也比较照顾,最后顺利毕业,回到老家铁路局天津机务段从事高铁检修,也算是进了体制内了,收入中等,好在稳定,缺点就是,工作时间基本上都是在晚上,而且没有节假日,有时候过年都是在宿舍度过。他也是我们四人中最早结婚的一个,2017年结婚,有一个女儿,生活非常美满。

    最后是我自己,安徽安庆人,传说中的小镇青年,上大学之前,从来没有出过安徽,上大学之后也是如此。高中的时候,学校管理极为严格,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上大学后各种诱惑扑面而来,定力不够,玩游戏、看小说、谈对象,基本上除了学习之外“无恶不作”,考试也是磕磕绊绊,一路补考到大四毕业。毕业后,校招去了苏州一家自动化企业,也是在毕业后,才意识到大学没有好好学习的痛苦。可惜为时晚矣。机缘巧合之下,15年去了无锡一家工控企业做硬件设计,16年赶在房价暴涨之前,在家里人的帮助下,幸运入手一套房。在传统的制造行业摸爬滚打了两年,跳槽去了那个时候还不是很火的半导体行业。在一家央企工作,一直待到了现在,19年认识了现在的老婆,她在无锡市区的一所小学当教师,央企加小学教师的组合,在二线城市来说,生活算是比较滋润的了,日子也逐渐趋于平静。

    12年前四个稚气未脱的少年,在12年后,成了四个三十而立的中年男人。在社会和家庭中奋斗着、挣扎着,也享受着。我们宿舍四人的经历,应该是比较有代表性的。1号床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早早出来工作。2号床,家境殷实,职业规划清晰,甚至可以毫无压力的三战考研。3号床在家里人的安排下,毕业后得到了一份好工作。而我则属于更多的,条件普通而又迷茫的一批人,在毕业和工作的浪潮中,被推着蒙眼前行,再无回头路。如果说我有什么遗憾,应该是后悔当年没有考研,甚至说连尝试都没有吧。

  • 秋实累累

    专业基本决定你以后的就业方向,三思

  • 董沫然

    1

    大学里的冷门专业,一定是当下的状态,你要判断四年后会不会是社会热门,人才需求度是啥样的,这一点多去咨询有社会经历的人。

    2

    不要向外看,问问自己的内心,你自己内心的“热门”是啥,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是啥,大成者都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

    3

    在人生关键的选择上,少一些功利心,这对年轻人会非常有帮助!

  • 沉稳前行

    大学里的冷门专业到底该不该选?答,所谓冷门专业,按我的理解,就是社会需求量不大,从业人员少,干这种工作人不是很常见的,或者说,找工作相对困难的专业。冷门专业该不该选,是因人而异的。之所以设这个专业,社会需求量不大,但还是有。如果社会完全不需要这方面的人才,那么这个专业是必须取消的。最冷门的事,也是有人喜欢的!当然也就有喜欢的人选,此其一。还是,自己谈不上对这个冷门专业喜欢,但对设这个冷门专业的学校十分喜欢,自己考的分数又只刚够入该校的线!那么,爱屋及乌,填吧!反正基础课差别不大,毕业后再说,不一定从事专业所属职业。此其二。分数、地域、学费等因素影响,就读冷门专业。当然,大多数还是不会读冷门专业的。回答供参考。

  • 淡定自若

    冷门专业也有可能是一个机会,因为学校开设这个专业,就说明社会是有这个需求的。

    一般学生选择的专业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家长给选的,因为学生自己对专业不是很了解,但是家长和老师也不一定了解,所以自己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兴趣,平时多看看相关的资料,了解各个专业以后的发展前景。

    但是不论多冷门的专业,将来也是有一定的发展,很多同学都是调剂过去的,只要学习期间认真去学,多做相关的研究和社会实践,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的。

    首先是兴趣,有兴趣的话你才能全身心的去学好研究它。

    第二,调剂到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努力学习好目前的专业,也许你会爱上它,如果实在不行,那就转专业吧。

    第三,老师家长帮忙选择的专业,还是一样的道理,证明你的学习能力,学好目前的专业,才有机会才能选择你感兴趣的专业。

    结论:自己感兴趣的可以选择,调剂过去的话努力学,将来一定有出路。仅供参考,谢谢。

  • 岁月如酒

    只要你认定了它,终身无悔去选它。大家认为是热门学这个专业的人就会多,有利就有弊,你认为冷门的等你毕业了也许就变成热门了,这年头一招精,就能吃遍天一下,不过还是要不断充电学习,做到与时俱进才不会被淘汰。

  • Zhang123

    这两天接触到一个案例,一个普通二本冷门专业的学生,本来可以通过选专业加择校,考研一个211起步的学校,如果不太挑专业,还能冲一个985。

    但是为了能去更好的城市当一个中学老师,考了个普通一本的生物专业研究生。(学科教育没考上或不能考)

    结果五年前本科毕业时,虽然去不了大城市,但在老家四五线城市的中学,还能进去。

    现在研究生毕业,各个地方教育局开始限专业,限院校层次,只能去县城找中学教职了。到目前都还没考上,再考不上,就要拿着生物硕士学历去大城市找工作去了。

    我也给不出太好的体制外就业选择。

    只能说,在趋势的一段去追着跑,就像当年“等等派”等房价一样,越等越远。

  • 沉稳内敛

    在大学里,有一些专业被人们称为冷门专业,主要指的是:极少人报考或者招生人数极少。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就业面窄、就业环境艰苦、危险系数高和传统观念忌讳,由于以上原因使得学生不愿意填报。

    热门专业也不等于就业易,就拿近几年大火的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专业来说,在校时老师也戏称毕业后什么工作都能做。同时也就意味着毕业生所能做的工作门槛偏低,竞争会非常激烈。常见于电商运营专员、房地产销售、在线教育推广等。

    其实,热门与冷门并不是一直不变的个体,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冷门专业也慢慢受到了国家的重视,也有着广阔的市场环境,当下冷门的专业,以后也可能变成热门。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衍生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它致力解决年轻人工作忙,没时间陪伴老人家的问题。虽然受传统观念影响发展缓慢,但发展前景可观。

    从专业开设的角度来说,既然有该专业的招生,那么它必然有存在的意义,它虽然在社会中被认为是冷门专业,但是并不代表它就会因此失去必要的教学资源,考生在报名该专业之后,一样可在专业学习中掌握到该专业的基本知识及技能,同时也能在毕业也能从事该领域的各项相关工作。

  • 董沫然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每个人的情况有所不同,没有标准答案,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也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答案。

    何谓冷门?无非是现在报考学生数量少的专业,这个报考数量的多少也能从毕业生的平均工资水平看出来,从高考该专业的录取分数看出来,所以热门专业的录取分数高,毕业生的就业起薪自然也水涨船高,这个是普遍情况,当然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考虑毕业生的个人情况。

    下面从几个角度来分析一下,从录取的角度看,冷门专业的命中率当然比热门专业要低一些,一些排名靠后大学的热门专业录取分数甚至比著名大学的冷门专业要高很多,如果把冷门专业作为一块著名敲门砖也未尝不可,进校以后再考虑换专业,曲线救国嘛。从个人兴趣的角度看就得扪心自问一下对冷门是否感兴趣,哪怕没有兴趣,至少不能排斥,长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有些人只是从赚钱的角度来衡量专业其实不好。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看,冷门与热门没有固定的边界,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社会的需求也是一直再改变,以前热门的通信专业,现在再普通不过,传统的汽车行业也缓慢变热了。

    说到底每个专业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在冷门专业做到足够优秀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也能做到衣食无忧,社会的需求一直在变化,冷门,热门专业都会变化,我们读大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学到专业知识,更是学会学习各项专业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