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8

如何看待苏州与河海大学签约共建:「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苏州研究生院」?传递出哪些信号?

想咨询一下关于如何看待苏州与河海大学签约共建:「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苏州研究生院」?传递出哪些信号?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3 个回答

  • 秋色宜人

    河海大学也是看中了苏州有需求,地方财政收入高,可以在教育方面多谢投入,河海大学与苏州合作共建研究院与研究生院,也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科研合作项目课题,同时苏州也可以利用河海的优势学科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希望下一步河海大学苏州国际校区也开建,实现双赢

  • 岁月如酒

    【好消息啊!无锡将迎来一所著名的“双一流”大学落户!!!连无锡校区规划方案都准备好了,规格很高,本硕博一体化!】

    刚看到东南大学官网消息,近日无锡代表团到访东南大学,就合作将无锡分校提升建设为无锡校区事宜进行交流。从新闻内容来看,这次合作基本上已经板上钉钉了。

    看了一下代表团成员,规格很高啊,主要相关负责人都去了,说明无锡是非常迫切希望这次合作能尽快落实的。连无锡校区规划方案都准备好了。

    东大原来是有无锡分校的,这次升级无锡国际校区,分量提升太大了,不仅本硕博都有,而且还将合作共建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方案重点提到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行业, 这方案就是为无锡量身打造的嘛。

    目前无锡只有三所本科院校:江南大学(211)、无锡学院、无锡太湖学院。除了江大,另外两所大学还不成气候。东大无锡国际校区的建成,必将为无锡的发展提供更多高水平人才。

    此前,隔壁的苏州高等教育迎来了井喷,多所著名大学落户!!比如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东南大学苏州校区、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签约落户苏州、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苏州研究生院。

    人才,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最重要的。高校多了,人才就会源源不断的进来。在这方面无锡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明显不如苏州,确实要加把劲了,否则会被苏州甩的越来越远的。
    #无锡# #无锡头条# #我要上无锡头条# #东南大学#

  • 教育

    苏州的经济超过很多省会城市,高等教育却还没抬起头来。江苏有11所211高校,作为省内经济第一强市的苏州却只有一所。未来3年内,落地苏州的外地高校和苏州本地新建高校齐齐发力,将纷纷开始招生。你看好它们的未来吗?

    ①将要招生的大学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东南大学苏州校区、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都将开始招收学生。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是在2020年6月得到批复的,同年9月正式开工,预计在2022年开始招生(本科生和研究生)。未来的招生体量有望达到本硕博共2万人。2021年7月,该校区招聘公告引发热议,讲席教授和特聘教授提供300万安家补助,教授和长聘副教授提供200万安家补助,准聘副教授和助理教授提供100万安家补助,三类人才都可以用优惠价格购买一套苏州人才住房,学校协助落户并提供科研用房,医疗保障和子女教育保障。

    东南大学苏州校区是在2021年2月签约的,计划在2025年实现在校生4500人的目标。该校区在初期以研究生教学为主,何时开始招收本科生还是未知数。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是在2018年4月签约的,计划开设17个专业,硕士点20个,博士点10个。一期工程已经在2021年完工,但并未在2021年招收第一批学生,乐观估计2022年可以开始招生。

    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是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新校区,西交利物浦大学是在苏州生根发芽的中外合作办学大学。这个新校区将在2022年开始招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是在2021年签约并落户吴中区的,此前这所国字头大学一度传言要落户在山东青岛和山东济南。这所大学隶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规格很高,乐观估计在2022年能够开始招生。

    ②其他形式的大学
    2020年12月8日,南京医科大学与苏州签约,建立南京医科大学姑苏研究院,招收并培养研究生。2021年2月7日,山东大学与苏州和南京医科大学签约,落地南京医科大学—山东大学苏州生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2021年2月28日,河海大学与苏州签约,建立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苏州研究生院,落地在相城区。这几所大学的落地形式,都不是校区,而是研究生院或者研究院。类似的情况,还包括已经落地的清华大学、UCLA、西安交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等。

    ③目前拥有的本科
    苏州本地大学中,苏州大学位列211、双一流,是影响力最大的一所。昆山杜克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是中外合作办学性质的大学。苏州科技大学是原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曾经是建设部直属)与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办学规模很小,本科阶段只招收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

    此外,常熟理工学院将更名苏州工学院,苏州城市学院由苏州大学文正学院转设而来,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这三所独立学院正在等待转设。以上10所大学,就是苏州现阶段的本科高等教育力量。

    ④下一步何去何从
    在限制内地大学异地兴办校区的大环境下,苏州“签约外地高校,落地苏州市”的步伐势必会变慢。此前已经落地的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由于不是教育部直属大学,被撤销的可能性比较低;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由于办学规模小,办学历史长,应该也不会消失。

    参考深圳的做法,如何利用本地的高等教育资源来孵化新的大学,如何引进国外和港澳地区的大学,如何在本地新建大学,将成为苏州下一步发展高等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你认为苏州的高等教育能否与城市匹配?你对于苏州的高等教育发展怎么看?你认为还有哪些大学会落地苏州?来评论区聊聊吧。

    更多教育观点,请关注@缪老师妙笔生花
    #洞见教育# #头条开学季##苏州头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