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21考研:五种考研难度,你属于哪一级?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21考研:五种考研难度,你属于哪一级?
很多人觉得考研难,高考时是与全省的同学争,而且录取的人数相对较多,考上心仪大学的可能性更大。而考研是和全国的同学竞争,虽不是人人都要考研,但是研究生的录取名额远没有那么多,考研到底有多难?
其实考研的难度还可以根据择校城市、考试专业和是否跨考等指标划分成5种不同的等级,快来看看你处在哪一级吧。
一、难度等级
等级一:本地区、本院校、本专业
本地区、本学校和本专业作为自己的考研目标。从理论上讲,这是*容易考研成功的一种模式。专业课复习资料不用愁;报录数据不用愁;人脉关系不用愁,有些导师还是本科专业课老师;研究生学长学姐不愁找不到,走两步到实验室、教室活捉几只。所以,属于等级一的同学,这么多资源一定要好好利用,考研轻松很多哦。
等级二:本地区、本专业、跨学校
等级二和等级一的区别就是:跨学校。基本可以继承等级一的优点,比如说找熟人、专业基础等。不过,在院校、学科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它的难度比等级一稍大,毕竟对其它高校老师的喜欢或研究方向,还相对陌生。
等级三:本专业、跨地区、跨学校
等级三除了在专业上有所坚持外,在其它方面都面临着较大挑战,唯一的优势就是本专业了,专业课学习会比跨专业的相对容易。难就难在跨地区、跨院校,报考一个自己之前完全没有详细了解过的院校,各种信息都需要一点一点搜集,那意味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
等级四:本地区、本学校、跨专业
和等级一相比,等级四*大的特点是跨专业,跨专业考研的难度可想而知,从头复习一门专业课比重新开始搜集信息难度大多了,而且还要面临着复试中老师会“多多关注”跨考生这道门槛,所以考研宝宝们要提早做准备,在心理和时间精力上做好足够的预期!
等级五:跨地区、跨专业、跨学校
三跨*难,不接受反驳的那种难,三跨考生*大的优势就是勇气!从学校到专业可以说是一个重新熟悉的过程,三跨除了要面对搜集院校报录数据信息、搜集专业资料、找资源的问题,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备考建议
1、选择对了,努力才更有意义!
选择学校的时候,我们通常会综合城市、学校和专业三个因素。报志愿的优先级为:名校>城市>非名校>专业。如果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就一定要选名校。当然,为了降低考研(三跨)的难度,可以选择名校的相对冷门一些的专业或者是211学校的热门专业。
2、考研基础信息一定要了解!
考研科目、考研分数、考试时间、试卷结构、考研重要时间点、学硕与专硕的选择、英语一和二的区别、数一、数二、数三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区别、考研人数、录取事项等等,这些基础信息在网上都能查到。
目标院校信息包括:学校排名、学费收取状况、奖助学金情况、招生人数、招生简章、推免人数、复试比例、复试分数线、报录比等等。这些有的可以从网上查到,有的则需要去问考上的学长学姐来了解情况。
3、制定合理的考研计划
规划很重要,纵观全局,什么阶段做什么事,保证进度不落后。一份好的复习计划表能让你高效率学习,两者结合能督促你向前进,每天看着计划表上的一个个对勾,也会有满满的收获感,自信心也倍增,心态就好。
4、及时回顾总结
不回顾不总结等于白学,经过消化后的知识才算是掌握了,*终才能答到卷子上。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回顾总结,每天的回顾,每周的总结,每一个阶段的总结,每一个科目的总结等等,千万不要偷懒,更不要自欺欺人,不要以为这一整天安静的在教室里学习就很满足,一定要回顾复习才能算时间没白花。
5、保持良好心态
心态的好坏直接作用在学习效率上,比如说情侣闹别扭、寝室关系不合、自习室环境等都会影响到心态,这时候你要分清主次,该克制的时候克制,该佛系的时候佛系,尽量保持周围和谐的关系。
6、坚持就是胜利
有些同学开始复习的早,现在到了瓶颈期,感觉每天都很累,有点力不从心。除了告诉你们要坚持,更重要的是要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和作息时间,至少一周锻炼一次身体,让自己小小的放松一下,后面冲刺时间会更紧张,健康的身体是我们坚持到*后的基础。及时调整才能更好的坚持!
*后小编想说,跨考需谨慎,很多人跨考太盲目了。跨考开始后,才发现要考的专业跟之前了解的完全不一样!但是如果你已经坚定的选择了这条路,就请务必努力的走下去,无论如何也要坚持到底。
【想考法律硕士,五院四系考不上,这几所别错过!!】
刚接触考研的同学可能对各法硕院校的考试难度还不太了解,往往会依据朴素的价值观念认定清北复交这种顶流名校极其难考,985 学校次之,而211这类院校会相对容易。
这种想法不无道理,确实目前国内的985院校都非常难考,不过也要谨防一些211院校的难度已经和985持平,甚至已经超越985的难考程度。
当然,这里所谈学校自然是不包括五院四系的,因为他们一直都站在法学考研界的风头浪尖,今天我们要谈的是五院四系之外的学校,希望大家能有所深入了解。
不得不提的“江苏小双星”
1、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地处中国热门城市,是深受考生喜爱的211和一流学科大学,也是中国十大最美校园之一,非常有诱惑力。其有1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并且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中国第41名,在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中国第21名,超过人大、川大、天大等多所985高校,作为一个“区区”211来说,实力让人侧目。
苏州大学的考研报名人数,常年在全国前列,近年可达三万多人,很多热门985,像人大,南开也才2万上下。而另一方面,它的录取人数却没有那么多,全校大概有四五千个名额(还包括保研),大部分报考苏州大学的考生都是要做分母的。
苏大法学院也有一个“高逼格”的名字:王健法学院。一直以来都是苏州大学的王牌学院,法学实力非常雄厚,且蒸蒸日上,毕竟目前国内也没有几个能以捐赠校友名字冠名的法学院。法硕报录比常年维持在10:1到20:1之间,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考试难度碾压大部分的211院校和小部分的985院校,没有过人的实力真的不要轻易选择。
2、南京师范大学
听名字和地方你就知道,这绝对是所实力不俗的师范院校,但你万万没想到,它的法学实力可一点不亚于它的师范专业。首先,在全国师范类专业中它的排名是前五的,整体难度小于华东师大、北师大,和东北师大、华中师大不相上下,基本可以算作师范类的第一梯队。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6个学科获得A档,5个学科获得B+,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而这B+当中就有法学学科,只和南京最好的法学院:南京大学相差一档(南大法学A-),和苏州大学并列江苏省第二,大家不要小看这个数据,那可是名校云集的江苏省啊!
如果是放在全国师范院校里比法学实力的话,也是妥妥的并列第一名,和985的北师大不分伯仲,碾压另一所985师范大学华东师大,令其他211师范院校和普通师范院校望尘莫及。
因此南京师大的法学院也是极其难考的,不止地理位置优越,搭配如此出色的法学实力,真的是考生眼中的香饽饽,虽然网传江苏地区阅卷较为严格,但依然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局势,令众多考生望而兴叹。
初露头角的“双一流新秀”
3、郑州大学
郑大是河南唯一的一所211、双一流(B类)高校,虽然没有A类学科,但B+学科与北京交大、西南交大相当,说明郑大的中坚力量还是很强的。即使该校整体实力并不被很多外地人看好。
但河南毕竟是个学霸之乡,再加上省内高校资源稀缺,每年生源却高居不下,考试难度也是闷声发大财,已经是很多考生都不敢想的学校了。
据现有公布的数据来看,郑大从18年起报考人数就已经超过了2万人,之后更逐年暴增翻倍,因为大家对于其评上双一流的事情都心知肚明,国家绝对是要平衡教育资源的,不可能只往东部聚集,完全市场化和私有化更绝不可能,因此能考上这所院校绝对是攀上了一只潜力股,且郑大的法学也不差,在第四轮法学学科评估中,位于B级,是河南省最好的法学院,被大家盯上也不见怪。
4、云南大学
和郑大同时晋级双一流B类的云南大学,是西南地区的热门院校,早些年还有很多考生能够选择在落榜后调剂到云大法学院来,但这几年不仅出现了复试刷人的情况,分数线也开始猛涨。
可能很多同学还不了解,法学专业是云大在全国排名里最靠前的专业(至少以前是),即使这里的地理位置并不优越,但气候宜人,是国人都想去旅游的地方,因此很多想明白的同学已经开始瞄准去云南旅游三年了。不过目前来看,云大法硕的考试难度仍不敢说是超越大部分211,更别说985,但这个发展势头是可怕的,如果想要在西南地区择校的话,还是要量力而行。#23考研##在职考研##法律硕士#
2022年考研国家线预测,依据人数多了分数线必涨的原理, 跟报考人数有关系但又不是说人多线就必涨的!
今年数一难度比去年低,同样也比18/19/20这几年简单,数二难度虽然比去年略难,但是比18/20年容易,与19年难度近乎持平。
今年英语难度介于20年和21年之间。
还有一方面是报录比大幅增加的因素,所以个人观点工学国家线会比20年略涨一点,个人预测今年工学下限是38/57/265,上限是40/60/275。
静以修心丶
2022-10-16这是我国考研最难得50所高校
浙江大学第5,武汉大学仅仅第21,山东大学第第39。
学历在我们的人生中,十分重要,没有学历就很难在这个社会走下去。因此,现在考研已经成为热门。
我国目前考研最难的50座高校中,浙江大学处于第5,仅次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
武汉大学的考研难度,仅仅第21。不敌中山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还是有点意外的,武汉大学不是全国前十的高校吗?
山东大学这几年退步很大,仅仅第39。有点意外,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