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考研跨考难度有多大呢?,考研跨考汉语言文学难度,考研跨考物理的难度,三跨考研难度有多大,跨考考研难度大吗,跨考统计学考研难度,跨考哲学考研难度,跨专业考研的难度有多大,考研考340分有多大难度,跨专业考城乡规划考研难度大,跨考法律非法学考研难度大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看你跨度大不大,主要是专业方面,是毫无关联还是有所联系。建议跨有点相关的专业,然后就是一定要有兴趣,最后是百分百的付出。本人本科经济,研究生跨考的法学硕士,有类似想法可以详聊。
考研专业难度梯度排名来了,会计是卷王之王,金融、计算机在第一梯度,电气工程、机械第二梯度,数学第三梯度,数学专业考研特殊一点,除了英语政治再加两门专业课,不像其他专业除了自己专业课还要考高数,大家觉得这个难度榜如何呢?
考研跨考难度当然很大,尤其是对于跨校、跨地区、跨专业考研的同学而言,所以收集信息非常重要。需要大家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尽可能多的搜集相关考试资料,做到精准复习,减少无用功;其次,以官方考试用书为准,先掌握框架结构,再不断填充内容,做到对书本内容的基本把握;最后,尽可能找到其跨考专业的学长学姐对复习进行指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复习时间。
经济学硕士、新闻硕士、法律硕士和工商管理硕士专业相对来说跨考难度不大,但是报考需要谨慎。
比国内多花一年时间,接受更差的基础教育,然后去德国高考太亏了。而且还要经历本科到研究生的中间考试中。中间考的难度很大,要淘汰一半人。很多考出去的根本毕业不了,有的大学中间考不过,连学士学历都没有,等于白读。
在国内上本科,然后再去德国申请研究生,直接就避开了两场考试,研究生能不能毕业就看智力水平了,中国人一般还好吧,大不了延期。
从自己的备考经历来看我认为跨专业考研最难的一点在于能否突破跨专业考生这个身份的束缚,我经历两次专业跨考,一战虽然考了专业前五,但是复试准备不足被刷,幸而二战有了经验及时调整,初试成绩第三,复试成绩第二才有了上岸的机会,P大中文系,知乎熟人太多不想被认出来匿了,下面就展开给各位跨专业考试的学弟学妹们详细说一下里面的门道。
跨考原因
关于为什么要跨考,这得追溯到高考志愿调剂,虽然学校是自己心仪的学校,但是专业却是完全不喜欢的专业,将来也没想着要从事与本科专业相关的工作,同时读研究生也是我对自己学历提升的要求,所以就有了跨专业考研的打算,就算大一就有了考研的想法,我也是大三下学期才开始准备的,大一大二花了些时间去看跨考专业的书籍,还蹭过人家的专业课,所以到了真正准备的时候并没有感觉自己和科班出身的人有太多的区别。
精神支柱
除此之外跨考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精神支柱也非常重要,我本科院系里面有一个学姐,当年三跨到了清华大学去读法律,听说了这个事情之后感觉这个学姐简直就是我的人生楷模,后来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也会时时想起这个学姐的事迹来鼓励看书看不下去的我,想一想自己能进入喜欢的专业继续读书,幸福感油然而生,也就能够继续把手里面的书看下去了。
备考过程
我觉得自己能够跨考成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和自己考试准备充分有分不开的关系,初试分数是复试的敲门砖,尤其对于跨考生而言专业课分数尤其重要,除了要提前做好专业课的复习之外,英语和政治的分数也不能低了,英语我和专业课一起开始备考的,政治到了七八月份才开始准备,下面详细说一下复习的过程。
英语
一战二战都是从五月份开始背单词的,每天背的也不算多,20~30个,再多背诵的效率比较低了,用的软件是墨墨背单词,我背单词的时候不是只集中在上午或者晚上一个时间段,而是上午花大概15分钟的时间过一遍单词之后,中午吃饭前或者午休前过一遍,晚上睡前再看一遍,这样记单词就没有那么痛苦了。
背单词背到了七月的时候开始做阅读,主要资料用的是历年考研英语真题、张剑黄皮书和唐迟老师的课程,自己先做一遍,然后跟着老师的讲解来分析,同时记一下阅读当中的单词,对于一些表示态度的常见单词一定要非常熟悉,做的时候还是要确保自己能够弄懂弄明白,而不是把注意力过多的放在正确率上面。
我在做10年真题之前觉得还挺顺手的,做了10、11两年的真题之后就觉得心态有点崩了,不过这两年的题确实是难,我没再纠结自己做题的正确率,就想着把这两套题给弄明白,跟着老师分析完之后再继续做后面年份的真题,发现简直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此在备考过程中不要总是患得患失,按照自己备考的节奏走就是了。
到了10月份开始准备大小作文,买了一本新东方考研英语高分作文,然后就每两天练一篇,最开始没有人能改自己的作文,就尽量把句子结构写的简单一些,然后单词力求没有拼错或者笔误,后面写熟了之后就可以用一些比较复杂的句型了,保险起见我也背了几个模板,不过考试的时候基本上没有用到,以防万一,英语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还是提前准备免得考试的时候没有写作思路。
政治
政治算是我在两次考研过程中投入最少、回报最高的科目,一战政治考的并不高,61分,二战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拿了71,提了整整10分,在这里我也主要说一下二战备考用到的资料和方法。
首先政治我并没有买很多资料,除了肖1000题、肖四肖八之外,我还主要看了原静政治蓝宝课,核心考案我下了一个PDF版的,足够我看了,冲刺阶段又加背了徐涛考前预测20题。复习一开始就跟着原静政治蓝宝课来系统的学习政治知识点,不仅老师知识点讲得通透,一听就懂,而且这个课本身对帮助记忆政治知识点就有明显的效果,我在跟着学习的时候就能把老师讲到的内容记住,一边听讲一边记,效率比课下再自己背来的快多了。
差不多一个月时间把课程学完,知识点也基本上记得差不多了,九月十月主要任务就是刷1000题,一本题我做了不下三遍,错题写的次数更多,就这样我政治的基础得到了很好的强化,后面背肖八的时候就感觉还是很容易记住的,结合基础理论分析来记答案,肖八主要背的选择,肖四就是全部都背了,还有徐涛的小黄书,我基本上一天就要过两三遍来保持记忆。
专业课
这一块是我战线拉得最长、投入最多的科目,当然最后我考的也是最好的,除了大一大二就开始蹭课之外,我也趁着平时没课的时间跑在图书馆里面看了不少相关的书籍,备考的时候先把参考书目都买回来,然后就开始复习了。
我跨考的是文科专业,平时的书一定要看够,有些在高中就读过,不过考试跟平时看看还是有本质上的不同,我把参考书目都买回来之后,每一本都系统的看了一遍,这一看就是一个月,然后就开始把历年真题给分析了,哪年的卷子考了什么知识点,全部列一个表格上,转过头在参考书目里面找,找到之后做好记号,这就是今后复习的重中之重。
下一步就是精读这些书,一定要理解透彻,该批注的地方做好批注,太多书上写不下的话还是准备一个笔记本来记,表明页码,不用抄书上的原文,然后用自己能理解看懂的语言把该记的都记下来,方便过后回来翻看。
精读非常费时间,我把全部的参考书目精读完已经九月了,然后一点都没敢耽搁,开始背笔记和真题,这过程就不详细说了,也曾背到自己怀疑到底为什么要考这个专业,不过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来那个考去清华的学姐,我也和曾经的她一样梦想着考进中国顶级学府,依靠自己的努力以后钻研自己喜欢的专业,每每想到此处,我都会站起来放松一下,伸伸懒腰什么的,然后继续投入到复习中去。
所幸天道酬勤,二战初试考的不错,为了防止上一年出现的情况,我提前联系了导师,几次谈话过后老师也决定收我,从办公室出来的那一刻,我的承认,我没有忍住眼泪,蹲在那栋办公楼后面哭的像个小傻子。
过了一天我在学信网的信息变成了“拟录取”,过了两个月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有点恍惚,说真的,终于进到了梦寐以求的专业读研究生,大学四年在不喜欢的专业凑合的时光仿佛也没错付。
在备考的过程中,我从来没觉得自己是一个专业外的人来准备自己完全不擅长的考试,而是真的将来想投入到这一分专业研究中去,这大概是我能打破跨专业考生枷锁的很大原因,跨专业考研,真没有那么难,决定考之前,先想清楚自己将来能为现在的决定承受多少,再一往无前的备考就是了。
希望你们也终能把自己的理想变为现实。
#萨老师考研辅导#
提问:
本人是广播电视学学生,请问考研能考戏剧与影视学吗?考研想考戏剧与影视学,城市重要还是学校重要?
我的回答:
看到你的来信了,其实是2个问题,就一起回答吧,
第一,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学不到什么东西,考研跨考戏剧与影视学是有一定难度的。
第二,考研先挑城市,这是我一直的观点,所以我的建议是考北京的学校。至于你说到考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研究生,那你是想拿这个专业毕业后去就业了,如果是这样想的,那还是选北京,能就业的公司和地方很多,可以挑选。
问题是你学的这个专业准备跨考戏剧与影视学,那你的文笔怎么样,发表过文章没有,既然想跨考,那就准备些东西来证明你的积累吧,不然复试的时候对你而言就是个大坎儿,其实我更担心的是,你先难的还是初试,如果你外语不好的话,那很难通过初试,为什么这样说呢,很多学文学专业的学生也会考研的时候考戏剧与影视学专业,那你和这些学生比,你的优势在哪里呢,
决策需要慢,还是认真地做个决策吧,
好好加油![赞]
教育
2022-10-27同学们好,以下是我个人的看法
同学们考研跨专业最主要有三个原因:
1.本专业就业不好,要么是不好找工作,或者工作性质不喜欢。
2.不喜欢本专业,有自己喜欢的方向。
3.本专业学起来觉得比较吃力和困难,即使考也很难考上。想选择比较容易考上的专业。 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跨考,很多人都会比较担心跨考到底难吗? 首先请大家想一个问题:你本专业学的很好吗? 排除个别学霸,其实大部分的人的专业课学习水平也都是停留在应付期末考试的水平上。这么想,跨考你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但是你还是要看你的跨度,你不要说我一个文科生要跨考理工科,这就纯属找虐。 那怎样的跨度是比较合理呢?
1.本专业与跨考专业的融合度 经管之间的专业跨度不大,考研的专业课考试科目都学过。理工科跨考经管的比较多,这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尤其是数学专业的跨考经济,成功率相当高。管理科学与工程也是工科学生跨考比较多的专业。 理工科想跨考人文社科,首先看有没有专业衔接的专业,比如新媒体技术方向,法庭科学方向,教育技术方向,都属于工科与人文社科的结合。 管理类的专硕(会计、审计、图书情报)是属于跨考比较多的,因为初试内容比较简单,文理生都可以考,跨考难度较小。但复试的难度比较大,淘汰比例高! 理工科之间的互跨,主要是看专业课考试科目是否有学过(初试、复试),跨考的时候注意去看一下学校的复试要求,有没有需要机试和实验的,这些是否有操作过。理工科专业细分非常多,专业之间差别也比较大,跨考是属于比较少的,除非有特定的兴趣爱好,一般不是很建议学生跨考。 人文社科之间的互跨,一般比较冷门的专业比如:哲学、历史、大法学下面除了0301小法学的一级学科: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些专业毕业的学位证书都属于法学学士学位),这些跨考难度是一般的。因为报考的人比较少,竞争压力小。 人文社科跨考难度比较大的是文学(尤其是新闻传播),法学【注意是法学硕士,而不是专门需要跨考的法律硕士(非法学)】。其次是教育学心理学。
2.跨考最主要的是要注意哪些问题 搜集完备准确的专业课信息资料,毕竟是跨专业,在知识面的广度上很可能还是比不上本专业的同学,所以复习的时候针对性要强,重难点要把握好,参考书目上的分数要尽可能多得。 不要听一些无意义的课,很多人会去听一些自己学校的专业课。除非你是考本校,否则听课是一种效率很低的专业课学习方式,如果你能听到那些你考的院校出题老师的课,就另当别论。 专业课复习时间早一些。尤其是专业300分的跨考同学,专业课复习早早益善。先达到与本专业同学应付期末考试的水平。才有资格说和他们差不多时间复习,自己也有竞争力。 确定跨考以后,本专业的课及格就好。如果跨考的专业课书目很多,那么本专业的学习上面就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
打字幸苦,谢多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