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4

普通院校考研报考985比211难很多吗?如何抉择?

想咨询一下关于普通院校考研报考985比211难很多吗?如何抉择?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7 个回答

  • 秋实累累

    谢邀!

    分情况:如果只是抱着拿证的目的,本校本专业或者冷门专业,是最容易的!

    如果你想找一个较好的平台,自己专业还行,方便毕业出来工作,无疑,专硕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你有名校情节,想要逆袭,改变自己的现状,对了科研有浓厚的兴趣,那么试一试名校的科学硕士,不仅项目多,对外交流机会多,出国容易,只要研究生成就符合要求,直博的机会更多。

    如果考研,觉得自己有强大的内驱力以及兴趣,学习有技巧,985工程大学非常欢迎你报考!

  • 岁月如歌

    报考985不一定比211难度大的,不要忘了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域。报考二区某985有可能比报考一区某211还容易一些。

    1.更看重学校层次

    如果说更看重学校是否985,可以报考二区的985,二区比一区难度小。

    2.更看重地域

    如果说对学校所在城市很看重,但又担心该城市985考不上,选择一个合适的211也不错啊。如果报考985没考上面临调剂的情况,可选学校会更不尽如人意的。

    3.学校的竞争激烈程度

    这个可以参照学校以往数据,根据具体专业看看学校近两年的录取情况,包括录取人数、统考与推免比例、录取最低分等等。

    总之,报考985不一定比211难度大,还要看地域的。根据个人的偏好作出合适的选择。

  • 淡定人生

    谢邀。不知道

  • 秋实累累

    机会对于有准备的人都是公平的,没有什么难不难的,你可能高考失利,可能与心爱的学校失之交臂,但是考硕士,考博士是你的最后两次选择的机会,看你怎么把握,世界上没有好事是容易的,都需要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的,再说你说的困难,现在的考研考博士相当的公平,因为从最终的目的来说,所有的导师都是需要招来可以独当一面的学生的,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但是需要你把他的构想通过你的双手变成现实,揭示一定的科学道理,同样你从这种探秘的过程中学会一定的科研技能和技巧,这是双赢的,不要总是说导师压榨你,如果你这么想你可以不来读,不要想着你是大爷导师帮你做好一切,你不是吃奶的孩子,导师不是你的奶妈!!遇到问题可以讨论,解决问题可以讨论但是你总想着导师是你的奶妈那你就错了,你也学不到任何东西!!因此从导师层面来看不可能仅仅看重学校的,是要看实打实能力的。因此导师不会因为你是什么学校的本科卡你!但是你要拿出你的特点,你的能力说话!比如你的英语怎么样?是,你高考失利,那四年本科你用功了吗?英语怎么样?四六级过了吗??雅思托福考了几分?参加过什么实验?会什么实验技能?能读的动科研论文吗?会写论文吗?毕业论文写的啥?做的有多深入?发表过核心论文或者是SCI文章吗?这都是技能和能力啊!如果你啥都不会也不用功,只是一味说你什么高考失利那都是过去了!现在你要面对现实!你到底会什么?每个导师都不想招来学生啥都不会,还不踏实干活的。所以我个人认为在高校十几年了,不会存在你说的那种现象,一切都是看你自己的!不要总想世界有多不公平,公平不公平都是看你的能力的!记住强者一切都是公平的!!!

  • 淡定人生

    考研不仅要看学校还要看专业实力。如果又是211,985学科实力又在全国名列前茅,就很难。

  • 短腿柯基王

    目前的考研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985、211高校学生,如果简单地认为只要考上985、211研究生,就可以获得名校身份,有利于自己就业,那这样的考研、读研结果可能会令你失望。

      一方面,有的学生以为考进名校后,就可以改变自己的身份,于是在读大学期间,就只学考研相关内容,一心考研,结果是虽然考研考出不错的分数,可并没有接受完整的大学教育,这既影响研究生入学面试,又影响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有的学生读研时,连基本的实验也不会做。另一方面,有的学生以获得一张名校文凭为目的读研,这是会影响读研的效果的。读研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自身的能力,只有文凭而没有能力,很难用一张文凭打动用人单位。事实上,由于有部分学生就是为混文凭而读研,导致社会反而出现另一种学历歧视,即对硕士生、博士生,提出本科是985、211学校的要求。

    要说难不难?

    1、考研985不一定都比211难。 2、部分北京上海的211特别是211专业院校也很难,如211财经大学、211外语大学、211政法大学等学校有可能比中西部的985学校还难考。


    考研是选拔性考试,在报考及备考过程中要求考生一定要量力,并结合自己报考专业特色,给自己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并非一定要选择985、211院校,很多地方性普通院校中也有非常不错的专业可供选择。 不可否认,985和211类院校有更好的师资和平台,即使在择业过程也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因此他们是广大考生梦寐以求的地方,这些都在无形中提升了备考的难度。

  • 给未来的自我拼路

    2019年考研数据:复旦大学报考人数将近2.8万,南京大学报考人数2.7万,厦门大学报考人数26760人,同样将近2.7万。

    其中:复旦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拟招生人数6300名左右(含推免生),推免人数2000人左右,统考生报录比将近7:1;

    南京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拟招生人数5400人左右,推免录取2000人,统考生报录比将近8:1;

    厦门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拟招生人数5000 名左右(含统考生、推免生和专项计划研究生),推免人数大约1300人,统考生报录比大于7:1。

    以上院校只是已知的数据,还有很多“重灾区”没有公布数据,比如北京、上海地区的一些院校,其他34所自主划线院校等,报考人数过万的很多。

    今年云南大学总报考人数近两万,报考人数增幅达到29%,相比18年增加4360人,然而招生计划仅增加200人,拟招生人数3500人。

    1、所以,名校(985)难度肯定要大,但是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有的后段985高校,热度和难度其实比不上好的211大学,所以得具体分析哪个学校。

    2、就算难,你也要考虑,你是想选择把握大的,还是更有价值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