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3

考研难不难,为什么选择考研?_考研复试为什么考研

想咨询一下关于考研难不难,为什么选择考研?,考研复试为什么考研,考研问为什么考研,考研,为什么要考研,考研面试问题为什么考研,为什么要考研?考研的好处,22年考研为什么叫23考研,21年考研为什么叫22考研,本校没有考研点去别的学校考研难不难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7 个回答

  • winter

    谢邀,来回答,点赞,关注哦~

    考研作为一个选拔性的考试,客观来说,还是比较难的,但最主要的还是要看个人的努力程度,因人而异吧!

    近几年的报考人数的猛增,考研院校的改革,都在有形无形中,提高了研究生的考试难度,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人员的环境不容乐观,本科生的学历已经不能满足对职位,专业,晋升等机会的需求,因此,近几年考研人数不断上涨,在职考研大军也日益壮大。

    但是对于考研这件事,来讲,难的点,主要是在于坚持,在于你的目标是否合适,有没有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在择校择专业上,是否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去选择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考研难度增加或其实没有那么难!

    再来说,为什么选择考研这个问题。

    1、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想要在未来就业过程中有更好的机会,和选择。

    2、一些考生很迷茫,不想就业,也不知道该干什么,考研试试

    3、名校情结,想要通过考研来改变现状,本科院校的不理想

    4、体验研究生生活,进入某个行业之前需要学习更系统的理论实践研究。

    5、满足父母对自己的期望。

    6、在职考研人考研主要是为了获得研究生学历,在就业过程中获得评职称,晋升涨薪机会。

  • 陈楚涵Royal.Free

    考研在于自觉,所谓难度也要分情况,分学校,分科目。考研初试过的最基本标准是过国家线,不同门类的国家线不同,一般来说,经管类国家线很高,工科类较低,总分达到了还需要各单科过线。单科主要是英语和数学会被卡死,985的话,也有专业课自划分,也能卡死好多人。如果只算总分的话,其实不算难,但是要分开算单科线,难度还是有不少,目前应该是三个过一个左右。

    至于为什么考研,不同人群有不同追求,大多数是为了提升学历好找工作。现在本科学历大多已经满足不了公司企业,大多数都要求研究生学历,所以为了工作,不得不再次提升学历。二者,不乏有真的喜欢做研究的人,追求自己理想的人,他们追求知识的真理,不断探索,继续深造。

  • 陈....

    考研难不难不能泛泛而谈,因而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需要依据考生自身的基础、目标院校的招录比率、是否有正确的复习方法与技巧、是否三跨(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新祥旭为您提供以下几个角度:


    院校

    考研分为A区与B区,A区分数线一般比B区要高。目标院校所在区域将对基础分数线产生一定影响。

    A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

    B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985/211等重点院校、部分院校的重点专业竞争激烈,因此需要参考往年的报录比,招录人数进行比较。招生人数越多,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考生基础

    每个人的专业基础不同,起点也就不同。一战考生与二战考生,显然后者的基础要优于前者。选择本校或者对口专业的考生,与选择跨考的考生相比,显然后者难度更大,专业基础为零,需要自己摸索。


    复习方法与技巧

    初次考研的考生,对于考情资讯,目标院校的专业动态,以及各专业的复习规划等,都较为陌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搜集信息,辨别信息真假,甚至对于目标院校更为具体的信息搜集不到,只能跟着感觉走,难度更大。复习过程中要边复习边调整策略,很多人在后期冲刺阶段会懊恼前期浪费了很多的时间。

    最节约时间的做法就是,找到目标院校已经考上的学长学姐进行专门的辅导,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随着大学生扩招政策的出台,本科生呈井喷式增长,学历贬值,以往本科的光环不再,越来越多人选择考研自我加持。19年考研报名人数达290万,但实际录取人数只有80万。尽管因为疫情,20年考研实行扩招,但是相比于341万的报名人数来说,18.9万的名额仍然杯水车薪。21年是否会受到20年扩招的影响进行缩招尚未可知。


    但其实,只要复习的方向是对的,且踏实的走好每一步,上岸一点都不难。

    之所以有人觉得难,主要是因为:

    1. 自律意识不强。看似每天在复习,进行时间统计,实则大量的时间都浪费在了刷手机上,建议这类考生考虑报班,辅导老师一定程度上能起到约束的作用。
    2. 复习策略失误。虽然在努力,但努力的方向错了,就是南辕北辙。比如,背单词应该贯穿复习全过程,如果想把单词记牢之后再开始阅读,或者后期不背单词,都是策略上的失误。尤其是专业课,不同的院校对于同一门课有不同的侧重点,哪些是重点章节?这些问题一定要找到对口的学长学姐问清楚。
    3. 与目标院校的信息差。一旦选择跨考,不论是跨学校,还是跨专业,对目标院校考研咨询一定要密切关注,考研不仅是实力战,也是信息战。而仅依靠官方平台发布消息,往往还不够,或者不及时,最好能通过学长学姐与目标院校取得长期稳定的最为直接的联系。至少不会因为信息的迟滞影响整体的复习和备考。


    新祥旭提供英语、数学、政治、专业课全科个性化私人订制的“一对一”辅导,师资覆盖全国各大高校。如有考研相关疑问咨询,欢迎评论私聊咨询。


    预祝您考研顺利。

  • 闯出一片天

    考研难不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报考的院校和专业。同样的专业,考名校和普通高校肯定不一样;同样的高校,考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又不一样。考研圈里有一句话叫做“选择大于努力”,有一定的道理。虽然大家在考研的时候一般都会报考优于本校的高校,但一定要量力而行,须知:理想越是远大,实现的过程就越艰难。

  • 董沫然

    选定目标,心有所往,无不披糜!

  • 淡定人生

    如果一味的怕难,那就什么也干不了!我就没发现什么是简单明了,还能挣钱多的事情和学习!

  • whatsns

    考研难不难这取决于自己肯付出多少努力,如果你能坚持下来,我想你就超越了很大一部分人。

    从外部大环境来说,考研形势不乐观。近三年看来,18年231万,19年285万,20年341万,每年稳定50万+。由于今年的疫情,大批企业经济受损严重,甚至走向倒闭。这导致了很大一批人走向考研来缓解就业压力,21考研人数很可能突破400万。考研人数只会越来越多,本21考生恨自己不能早生几年?

    虽然外部环境不容乐观,但是能不能考上还是取决于你自己。很多人都是一开始踌躇满志,暑假过后开始打退堂鼓,秋招期间选择选择工作去了。即使坚持到了考场,还有一部分人选择弃考。考研和高考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人逼着你去学习,一切靠自觉,你最大的对手就是你自己。

    为什么选择考研呢,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 提升自己。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自己的学历。
    • 换一个环境,选择一个合适的发展地域。
    • 对原先专业不感兴趣,给自己人生第二次选择的机会。
    • 跟风,别人考,我也考。进入大三,看着身边的小伙伴纷纷选择考研考公,自己如果不加入他们感觉落后了一截,于是没想明白就匆匆做出了选择,这是最不建议的。
    • 躲避就业。

    考研需要付出很大精力,在考研前想好自己为什么要考,你的理由值不值得你为此奋斗大半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