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有考分析化学研究生的人吗,推荐几所非985.211的学校可以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东北师大附中2021-2022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理科化学试题及详细解析来啦!衡水中学的学霸们快来看看最好收藏起来没事的时候可以好好研究一下,看看谁的试题难度较大?
#教育微头条# #衡水头条# #教育#
选择化学学科将来报考志愿时可以选择应用化学专业、材料化学专业、药物化学专业、化工专业、高分子化学等等。化学专业专业培养具备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能在化学及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和其它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应用化学专业就业前景
应用化学专业的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比较高,就业行业包括教育、材料、军工、汽车、军队、电子、信息、环保、市政、建筑、建材、消防、化工、机械等行业。部门包括:各级质量监督与检测部门、科研院所、设计院所、教学单位、生产企业、省级以上的消防总队等。
药物化学专业就业方向
专业的毕业生,因为有着扎实的生化研究和分析的基础,则也有着多方面的就业机会,一是可以进入日用化工行业,二是可以进入生化药品行业,三是可以进入石油化工行业,四是可以直接进入制药和从事药物制剂开发、研究、质检以及销售代理岗位。
我是@高中教育管家
没有关注的朋友们点点关注
你认为这样的资料有用吗?
欢迎朋友们评论区留言交流
烟大
武大化学人才崩盘式流失,第五轮学科评估还能A-吗?答案在这里。
一、数据展示
最近五六年:
损失三位院士:
卓仁禧
张俐娜
查全性
流失至少六位杰青:
刘义,现天津工业大学副校长
杨楚罗,深圳大学
庞代文,南开大学
李振,天津大学
刘志洪,湖北大学
袁荃,湖南大学
二、个人分析
1、化学可以说是武大人才流失第一大院了,帽子人才走了一半 还是学校不重视吧,把资源都投给生医了,化学传统方向也很难出大成果了,没记错的话武大是分析化学最强,但分析化学方向出大成果挺难的,现在化学要么搞有机合成,要么搞高分子材料,要么跟生物交叉,传统方向真没多少坑可以挖了。
2、武大的化学人才溢出效应那么强大,要是溢出到同城大学华科的话,也可以带动带动一下,可惜啦!同城华科要发展化学都不会动动脑筋。至于三个院士去世,使得化学学科实力大减,所幸的是今年上了一位年轻的化学院士,总算弥补一下这周期的损失。
3、化学强的年轻人很多,引人不难,培养好出几个帽子党不成问题,拿帽子也简单,但是武大之前博后制度的问题名声很臭,成果强的人的选择性很多,不一定要选武大,这才是问题。
三、总结
1、武大化学距离A档差距极大,属于摆烂了。但是想把底子败干净去B+也很难。看看十年内,庄林 雷爱文 邓鹤翔有有没有机会上院士,如果短时间内再上一到两名院士,武大化学还有可能触底反弹争抢一下A。不然的话,就和南京大学一起说拜拜。
2、化学拿A,至少要有三个非资深全职院士,而且这三个院士是从本校逐渐成长起来的。
3、总的来说,化学前17都是A类,这一轮还是保得住,所以保持A-没什么问题。
#武汉头条##教育微头条##今日头条#
(图片来源网络)
第五轮学科评估预测——化学A档
一、学科预测
A+: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南开大学 or 清华大学(2选1)
A:南开大学 or 清华大学(2选1) 厦门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吉林大学
A-:上海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四川大学 兰州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苏州大学 湖南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天津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二、个人分析
1、化学A+,北大毫无悬念,中科大化学这周期上了2院士,2自二2技二,化学两刊年年第一。两刊前三就是科北开。
2、南开化学这个周期实际上也上了两个院士,唯一可惜的是严纯华中途被调到兰大当校长了,南开这个周期发展不错,J/A两刊应该前三水准(科北开),NCS主刊也有,还有自一、自二各一项。 看本轮是否增加1个A+,新增1个的话,南开上的概率大。
3、厦大化学两个自二,八个院士(1个双聘),十八个杰青,每年化学两刊在40多篇左右,A稳,如A+增扩,本轮应该还是有一些希望,冲击第四,厦大PK清华PK南开。
三、分析总结
1、化学真是往前一档太难了,无论是A到A+,还是A-到A,化学强校每所都是重兵囤积,就说A档吉大吧,5个院士,A-里Z中山、武大3个院士(19年过世2位)。
2、化学本轮悬念,南开能否从清华手中啃下一个A+?四所化工强校天大、华东理工、大工、华南理工到底谁能站上A-?
#武汉头条##今日头条##教育微头条#
(图片来源网络)
淡定生活
2022-10-09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南京大学, 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