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本科双非,想考一所211无机化学研究生,有哪些推荐?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陕科大双非无子刊博士李瑞梓# 陕科大双非无子刊博士李瑞梓的学术不端行为的第二个实际证据
经仔细核查:
2020年4月22日李瑞梓在博士毕业之前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投稿的一篇学术论文,署名单位已经挂上了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院。
这篇论文的所有发表记录:
投稿日期 2020年4月22日; 修改日期2020年5月27日;论文接收日期2020年6月27日;论文网络公开日期2020年7月1日。
而西北工业大学发布李瑞梓博士的聘用公示日期是:2020年8月3日。
可以确认,这篇论文从写作、投稿、修改、接受、公开,全部是在李瑞梓博士在陕西科技大学读博期间完成的。并且,这篇论文已经记载在李瑞梓的博士论文里面。
可以确认这是第二起“乱挂署名单位”的学术不端行为。
当然,我不清楚西北工业大学,是否允许一个未经公示的外校博士研究生,在自己的学术论文里添加其作为署名单位。
注:
1,昨天我发了一个李瑞梓博士2020年1月投稿的综述文章,署名单位是西北工业大学。很多人质疑,综述文章不算论文。所以我再贴一个“是”论文的论文,欢迎继续提问,我尽可能答复。
2,很多人质疑,论文pre-proof之前都可以改单位,所以我贴上这篇论文发表的全程记录。
3,此篇论文,是李瑞梓博士唯一一篇影响因子高于10的论文,但是恰好,它不是一篇李瑞梓博士的“橘子皮”领域的论文,而是一篇钒酸钠(NaV2O5)论文。
4,此篇论文,通讯作者是西安理工大学讲师,李文斌博士。李文斌博士和李瑞梓博士是同一位导师,分别是2019年和2020年博士毕业。李文斌博士的博士论文是无机钒化合物,曾发表过多篇NaV2O5论文。
5,李瑞梓博士此篇论文标题如下:
Facile Synthesis of Tetragonal NaV2O5·H2O Nanosheets Co-intercalated by High Content of Na+ and H2O for Boosted Lithium Storage, 链接如下:网页链接
6,李文斌博士论文里有一篇第一作者的论文,2019年投稿ACS Nano,是李博士所有论文里影响因子最高的一篇,题目是:Genearl Synthesis of New-Phased NaV2O5.H2O Nanosheet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lithium-Ion batteries。
这个题目的论文全网没有任何记录,而其所表达的内容,与李瑞梓此篇论文如出一辙。而2019年投ACS Nano的论文作者名单里,并没有李瑞梓。
这件事情是否涉及篡改论文作者,只需要陕西科技大学请李文斌博士调出ACS Nano的投稿记录档案,便一清二楚。
7,所引用资料全部是公开透明资料,经确认无误。欢迎转载、转发、引用。
推荐可以考虑理工类学校,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最美
2022-10-13北京化工,华东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