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二区的211大学实力强考研却很少有人选,为何到调剂时却争着去?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每到考研调剂季节,兰州大学(985/211)、广西(211)、海南大学(211)就容易上热搜了,引起大讨论。看图的最下面??????,您也许可以理解他们的做法了。
考研又一区(也叫A区),也有二区(也叫B区)。一区分国家线比二区高10分左右。
二区10个省985/211高校基本是每省一所(新疆 2所),且几乎都仅仅是 211,而兰州大学是唯一的985/211。
现在知道为啥广西大学、海南大学、兰大在调剂时要挑了吧?虽然在同类型学校知名度不一定很高,但在每个省那都是最好的吧。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颜面,也是那个地区的傲娇。
一志愿报一区高校的还是多,也许因为交通便利、经济相对发达等。
二区高校虽然国家线比一区少 10分,可报的学生依然少,或“双一流”以上本科生少。为了获得好的学生资源和完成招收名额,每年几乎都得调剂。
既然有挑选的机会,那肯定得挑优质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如此,学校也是如此。网上吐槽广西大调剂是个“大坑”,可迄今为止今年调剂文件已经超过16万人次,后面肯定还会有更多下载,“调剂小清华”真不是盖的?。可能调剂的学生或家长心里有看法,可身体很诚实。毕竟是“买方市场”,哪怕有一丝机会,也会争取个卖个“好价钱”啦。
做选择时谁都会权衡利弊,做出最有利于自身的选择,都想在现有条件下选择最好的选项。同理,学校不仅仅是建筑,也是人来管理决策的啊。
附:
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山西21省(直辖市);
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省(自治区)
因为大部分考研的人,或者说凡夫俗子们,普遍都是眼高手低的,难听点叫自不量力,心存侥幸的。
知己者明,知人(学校,对手)者智。只有明智的人,办事情才能取得成功,考研也不例外。
以前的考研我不知道,就现在考研的火爆程度,要想靠运气,捡漏上了,还是打消这个念头。甚至说什么,“考研,会考的不如会报的。”也是老黄历了,因为现在没有冷门。招五,六十万(除去推免),报考将近三百万,会有报考死角吗?
再加上落后地区不想去,都挤在985,211,双一流,热门的专业。怎么可能有冷门学校呢?
最搞笑的是,大家往往觉得报人少的学校,中游的211学校,往往是考生扎堆的重灾区,今年还会是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武汉理工,等这类学校会坑杀不少考生。
设定一个高目标,自己加把劲也许就达到了;但设置一个自认为可以达到的目标,会认为太过轻松,最后结果则可能是这个目标都实现不了。
很多人都有一个名校梦,如果考研拼一把,可以去梦想的高校读书,何乐而不为。其实考研都喜欢往高处走,比如名校、专业特色型高校、地理位置发达的地区或者自己的家乡等等。因此,大家都喜欢报考一区的高校。而且报考重点大学的考生大部分是普通高校的同学,本科学校的就业环境、学习氛围和平台如何,他们最清楚。因此,如果能通过读研在更好的环境和平台上学习是一次非常珍贵的机会。
调剂时候挤爆的不止二区的211高校,还有A区的一些重点高校。不得不说各位考生虽然明白考研考好的大学,但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扎堆报考的情况。因为哪些学校是报考热门,之前的学长、学姐都已经把路给探清了,而这些报考院校也会是大家的首选,相比较而言都不会去考虑一区重点大学的相对弱势学科以及二区的重点高校。等到调剂的时候,这些高校也就成为了调剂的热门。归根结底,填志愿时还是存在选择目标院校不理智的情况。
其实大家对调剂的热门高校都心照不宣,为了不让自己一年的努力白费,也为了保险调剂到一所好大学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其实,最近几年考研竞争愈发激烈,即使初试成绩很高的考生,由于种种原因在复试的时候,也可能面临着调剂的风险。因此大部分考生会选择几个调剂学校作为备选项,这个时候调剂的热门高校便变得异常火爆。
面对这一现象,也从侧面反映处一个问题,考生在选择目标院校的时候,考虑还是不够成熟,科学的择校观应该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复习情况、目标院校的招生计划、历年分数线和考研专业科目等等基础上做出的合理的选择,对于目标院校选择的开始不仅仅要考虑专业特色型高校,还可以关注重点大学的弱势学科和重本的特色型专业。
为什么有很多人去读双非研究生?
考过研,且经历过调剂的人,才懂得调剂的苦
考研择校,大部分同学都会目标放在985/211
理由很简单。本科就是985/211的,没有理由会选双非院校。本科是双非的,考研就是为了去一个更好的平台,所以会选择985/211(此处仅表示部分人的常规考虑)
那么最后为什么很多人上了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呢
一部分是一志愿报考的。这部分人其实也不在少数啦。有的双非院校本身平台资源也还不错的。(毕竟211院校还分地区,政策支持。个别地区的211可能还会不如一些平台资源较好的双非院校)
另外,还有考验难度。依专业不同,考验难度相差也很大。一般情况来说,理科类会比文科类相对简单一些(像是心理学,法学等热门专业考研难度会比较大)
考虑难度的因素,部分同学在选择院校时会相对保守,避开考研热门985/211院校
所以综合考虑,一志愿报考双非的同学只是出于相对保守的选择。
另一部分同学就是调剂去了双非院校。
这部分同学中不乏有本科985/211的。也会有一些一志愿失败后调剂回本校的。
考研调剂是一个讲求运气和实力兼备的速度战。调剂有两种,一是通过研招网的调剂系统,二是在调剂系统开放之前,自行联系导师获得的调剂名额。
在此提醒各位准备要参加调剂的同学们,调剂一定要提前联系导师!!不要等调剂系统!!
要知道在你犹犹豫豫等调剂系统开放的时候,很多调剂名额已经被一些提前联系的同学内定好了。调剂不比一志愿,个别院校的调剂名额有直接内定的情况,所以提前联系好导师很重要,先到先得,如果导师已经确定要一个人,没有名额了,你就算是再优秀也是没有用的。所以一定要快!
走过调剂路的同学才明白,调剂这条路有多苦。
当初你梦想着要上985/211上名校。可能在调剂的初期,你还会报有一丝希望,觉得自己的初试成绩还不错,应该调剂也还能上一个不错的双非。(千万不要自视过高)
调剂与一志愿报考不同。调剂的时候,很多院校都会问你的本科出身,如果你是双非出身,直接被拒的可能性就很大。(包括调剂一些双非院校,个别双非院校留着名额等985/211失败来调剂的)双非院校出身在调剂的时候非常不占优势。
另外,调剂的时候英语很重要,因为调剂的专业可能和你的一志愿专业不一样,所以个别院校会看轻你的专业课成绩,而注重英语成绩。这时候如果你英语考得不错或者过了六级,就会比较加分。
总结来说。考研上了双非院校的原因大致如下:
一志愿报考双非:
1 双非院校本身实力不俗,平台资源都不错
2 专业考研难度限制,求稳的保守选择
调剂双非:
一志愿失败,无奈调剂双非
能够调剂到一个还不错的双非,对于很多本科出身就不太好的同学来说已经算是幸运了。很多同学调剂屡遭拒绝后,基本都是抱着“只要有学校要我就行”的心态。
调剂生到最后大部分都是心神俱疲到怀疑自己。
见过一志愿报的985,初试360,复试被刷,最后连学都没得上的。
当你被调剂虐到心累的时候,恍惚间看到那些一志愿保守报考一个不错的双非,复试稳稳当当的同学,也许会有一丝后悔,当初是不是自视过高,不该报考名校。
不要这样想。
相信,你只是差了一些运气。
人往高处走。并不是向往名校就是不自量力。
柒
2022-10-09考研上岸!如何选调剂学校成功率最高?附
国内调剂量最大的5所211高校名单!
2022调剂上岸依然比较难,建议大家不要扎堆调剂去二区211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详情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