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考研从大几准备比较好,先准备哪个科目比较好?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考研经验分享:英语专业考研最全分析
#考研择校#
英语专业,基础学科。可以考本专业,当然也可以跨专业考研。跟我们常说的数学专业一样。考研必考科目英语,理工科必考科目数学。所以这两门基础学科的专业,考研的时候,当然是比较有优势的。
首先,英语专业可以考本专业:英美文化或者语言学。这算是两个方向,但是考试的时候都差不多,专业课差不多。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42二外日语或243二外法语或244二外德语;③727基础英语;④829英美文学。政治科目,都是要考的,但是二外的话,也就是公共科目2,可以选日语德语法语,大部分非语言类大学,可能最多的就是日语。大学里面日语其实学得都比较基础。科目3基础英语,一般是要达到专业八级水平,有一定得难度,想拿高分比较难。最后一门是英美文学,当然涉及知识面比较广但是大学里面英语专业都有这方面的书籍。
其次,高翻。高翻,就是高级翻译,分笔译和口译。也叫MTI。很多大学都有开设这个方向。考试科目一般是四门:政治,英语基础,百科,翻硕英语。政治不说,英语基础的话,大部分学校应该是在6级英语之上,百科的话,有基本固定的参考书,汉语百科,背诵的东西比较多。这里我要说明一下,有些学校的百科会跟学校的优势专业相关,比如重庆邮电大学的百科,好像很多名词解释就跟通信相关,估计学校的培养方案就是往这个方向走,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要多研究一下真题,找到规律。翻硕英语的话,就跟普通的英语差不多,有些学校可能会出一篇中译英,一篇英译中。有些比较牛逼的大牛学校,还会出现翻译红楼梦。
再者,英语专业可以考学科英语。学科英语,原则上是划分为教育学类,其实大多数不会考很多英语。考试科目有:政治,英语,教育学综合,学科英语。教育学综合,有些学校是自己出题,有些是考333,反正也差不多不出这个范围。教育学综合有四门,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西方教育史,教育学原理四门,搞定就行。
最后,英语专业是可以跨考的。目前我知道的,英语专业跨考比较多的,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对外汉语,法学(非法)或者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社会学,民俗学等比较多。英语作为考研必考科目,如果你确实不希望以后从事跟英语相关的,是可以选择跨考的,但是千万不要跨理工科。可以跨考文科任何专业。
以上是对英语专业考研的一个分析,当然也希望对大家有用。
常规考研大学复习,大三上开始,大部分同学都是从这个时间开始的。
但是,如果你想考的学校和专业,相对难度较大(比如985/211,或双一流),那就要提早了,有的同学大二开始就准备考研了。
数学,注重基本的大纲知识点,以及算法,解题技巧,短时间是不太够的。英语也需要循序渐进才可。重点的专业课,如果是自主命题的学校,那就要侧重于这个学校的专业课指定参考书和大纲。
新手小白必知的考研十大常识!先码住!
1、学硕or专硕,如何选择?
(1)学制:2017年教育部改革,对于大部分高校都实行学硕专硕都为3年制。
(2)培养目标:专硕是为了实践而生,每个专硕学生在读期间必须有超过半年的实习经历,这是教育部明文规定的。而学硕更多是在学术上有所研究与突破。说白了就是专硕注重实践,学硕重要理论。
(3)考试难度:专硕是考数二、英二,而学硕是考数一、英一。上学硕要比上专硕难一些。
(4)学费:一般来说是专硕的学费是比学硕的学费贵的。
(5)调剂:学硕可以向专硕调剂,但是专硕不能向学硕调剂。
(6)读博:学硕可以直博、硕博连读,专硕通常是通过考博。
(7)如何选:如果你想就业,那么选择专硕->就业;如果你想做学术,那么选择学硕->读博->出国/留校/进研究所。
注意:也不是说学硕不能就业,专硕不能考博,只是一个倾向。
2、全日制or非全日制?
(1)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进(录取要求、分数、复试)和出(毕业要求)是一样的;
(2)全日制有奖学金,非全日制没有奖学金;
(3)全日制工作日集中上课,非全日制可以选择周末上课;
(4)全日制基本有宿舍,非全日制基本没宿舍;
(5)全日制调档案,非全日制基本不调档案;
(6)全日制都有派遣证,非全日制可能没有派遣证(没有派遣证很难参加校招);
(7)全日制学费8000左右,非全日制学费1-10万不等;
综上所述:
如果你没有工作,请毫无犹豫选择全日制
如果你是有工作的,可以选择非全日制
有工作->非全日制/全日制
没有工作->全日制
注意:
这里的区别都是一般情况,也有的学校全日制和非全一起上课,一起交作业,没啥区别,具体可以看学校的官网的招生简章。
3、考研的考试方式是什么?
(1)初试方式分为全国统一考试、联合考试、单独考试以及推荐免试。
(2)全国统一考试的部分或全部考试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统一命题,其他考试科目由招生单位自行命题。
(3)联合考试在特定学科(类别)、专业(领域)进行,部分或全部考试科目联合或统一命题。
(4)单独考试由具有单独考试资格的招生单位进行,考生须符合特定报名条件,考试科目由招生单位单独命题或选用全国统考试题。
(5)推荐免试是指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对部分高等学校按规定推荐的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其他符合相关规定的考生,经确认其免初试资格,由招生单位直接进行复试考核的选拔方式。
注意: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参加的是全国统一考试。
4、考研考什么?初试与复试是什么意思?
(1)考研考4门课,部分考2门或者5门课,因专业学校不同而不同
(2)公共课:政治、英语1/英语2
(3)业务课一:数学或专业基础
(4)业务课二(分为13大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
这里,公共课是指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大部分专业都需要考的科目,全国都是一样的。
专业课分为教育部命题的统考卷和学校自主命题的自主命题卷,一般由学校自己选择使用哪种。
比如计算机专业的教育部统考卷称之为408,而浙江大学采用408,复旦大学计算机则自主命题。
考研又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决定你能不能进入复试,复试决定你能不能被录取,同时通过初试和复试才可以被录取。
5、考研有哪些公共课?是怎样的形式?
(1)考研公共课包括:政治、英语、数学三门课,下面我们依次介绍一下这三门课程:
(2)政治:
马原24分;毛中特30分;史纲14分;思修法基16分;当代16分。
(3)英语:
英语一:完形10分;阅读A节40分;阅读B节(即新题型)10分;翻译10分;小作文10分;大作文20分。
英语二:完形10分;阅读A节40分;阅读B节(即新题型)10分;翻译15分;小作文10分;大作文15分。
(4)数学:
理工类专业考数一、数二,经济类专业考数三
数一:高数56%、线代22%、概率统计22%
数二:高数78%、线代22%、不考概率统计
数三:高数56%、线代22%、概率统计22%
6、考研的专业课是怎样的?
考研专业课因你的报考院校的不同而不同,分为自主命题和全国统考卷,至于是那种形式,完全取决于院校了。
(1)比如你考计算机专业,那么你考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专业课是不一样的,试卷也是不一样的,可能北大专业课考3门,清华则考6门。
(2)比如你考浙江大学的计算机,那么和上海交通大学的计算机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采用全国统考的408。
这个等大家确定好院校之后在开始纠结,现在先准备好必考的公共课,因为公共课不论你考那个院校,基本上都是一样的,至少基础阶段可以做到一样。
先说一下自己,本科985,放弃本校直博名额考研到中科院。我是真的经历过考研这个过程的。
考研从大三下学期准备为好,时间正好一年,不会太短也不会太长。看了一些回答说从大一大二要开始准备,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其一,准备过早就完全失去了体验大学美好生活的乐趣,你会与身边人渐渐疏远 ,没有多少朋友,容易产生心里和性格上的波动 ,大部分人在上了大学后变化会很大,大学时期才是一个人慢慢完善性格和三观的时期,这个时候不要与大家疏远,而你如果从大一开始准备考研,就注定要一个人独来独往。其二准备时间过长,容易产生疲劳,且没有紧张感,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事倍功办。其三,如果一个你认为的好学校你真的需要踏踏实实从大一开始复习总共复习三年多才能考上,那我觉得你可能不适合那个学校,即使考上了,你的能力也和那个学校不匹配,以后可能毕业都是问题,毕竟人家学习一年的东西你需要学习三年,这就是现实,即使让很多人免试上清华北大,大部分人也是达不到毕业要求的。
复习顺序,私以为最早复习的当然是英语,然后是专业课,最后几个月看一下政治,背一背肖秀荣的八套卷,四套卷,就完全没有问题。
早做打算。考研最看功底,作为教师,我的建议是,高数外语等基础课从大一开始准备,全面行动建议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这样既能感受大学生活,又能夯实专业基础。
早定方向。最好大二的时候就确定专业方向,有利于打牢专业基础课的功底。
早选学校。建议在大三的时候就能确定报考学校,并定期跟踪学校考研信息,导师基本情况,历届考研真题。有条件的话可以早点同意向导师取得联系,早点接受指导。
早做准备。考研即是考知识,也是考心智,更是考身体。建议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即可劳逸结合,又能保持精力。
给24届考生的几点建议
1、 如果现在就有考研想法,一定要提早准备英语,尤其是对于考数学的考生。因为只有英语前期基础打得牢,后期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准备专业课和数学这种决定成败的科目。
2、 现在不必纠结目标院校,应该把复习公共课放在首位。因为确不确定目标院校只会影响专业课的学习,而大多数同学在考研当年5月前不会开始专业课复习的。而且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会逐渐对自己的能力水平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到那时再选择目标院校相对会更加迅速和准确。
经历过的都会建议从大一就开始,因为时间太重要了,先从时间给你捋一捋,很多都是在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考研,好好努力,年底也就是大四上学期就可以考试了,其实不然,能成功的也就少数大一大二认真学习过,或者非常努力沉下心来学习的!然后可悲的是,如果大一大二没有这个意识,经历了高中强大压力的学习环境,一来大学,各种诱惑,慢慢的失去了学习激情,很多学生的目标只是不挂科,那么对于高数,专业课,英语,最重要的三门功课又能学习到多少,所以从大一开始,心中不时提醒自己要考研,至少学习的动力就会强很多!其二,如果理科生,应该知道,高数真的不简单,高数上下册,线代,统计学,知识面太广,对于数学很反感的人来说平时不下功夫,想指望在一年之内完成,呵呵哒,而且一年还要学习英语,专业课,气不气?对于文科生专业的,专业课需要背记的大量文字内容,短期内想装进脑子里,自己掂量!英语,文理科都需要考,那么,英语是一门反复使用记忆的功课,我很多同学高考英语很好,但是四级缺考了两三年,为什么,你也能理解!所以,同学,除非你有大毅力,学习能力也强,不然真心建议大一开始!时间就是金钱,大一学到大三,大四上学期直接考过,多爽?
梦飞
2022-10-0819考研上岸党,根据自己的经验。考研不建议准备的太早,也不能太迟。
?太早是指,有的同学可能大二大三就在准备考研了,这么早准备可能有点太早了,像专业的课开始的太早,打持久战很累的,在后面复习的时候容易产生疲惫感,不利于取的高分。
?太迟是指,每年考研时间在12月底,整个考研过程基本上是要持续一年时间的,建议从3月份(大三后半学期开始准备比较普遍)开始着手准备收集资料,院校信息,购买专业书会比较游刃有余,当然提前一两个月,或者延后一两个月也是可以的,这个要看个人学习情况,6-7月份要进入全面备考阶段。
??备考就先说到这里
接下来说一下先准备哪个科目
按照往年经验,大家花费在选学校和选专业的时间是比较多的。所以,在院校,专业没有确定下来的时候,可以先复习?英语?不管是考理工科还是人文社科类的专业,英语是必考的科目,考研英语也比较难。所以,考研英语能不能过线就意味着你能不能进入复试,英语是我们考研路上的拦路虎,当考研方向不确定的时候可以先复习英语,当然,英语也有英语一个英语二的区别,一比二难一点,通常来说,没有特殊要求的话,学硕考的是英语一,专硕考英语二,英语二是从2010年开始,所以,只有10年真题,题量是比较少的,建议大家用英语一练手,到后期再用英语二模拟,,这样就解答完毕了,希望对你有帮助哦,如果有别的问题可以私信我或者留言哦,关注我也是不错的选择哦[送心][送心][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