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从大几准备比较好,先准备哪个科目比较好?
作为一个考研的过来人,来回答一下你的这个问题,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一般考研的话,都是在你大四的上学期快结束的时候,一般考研都是12月20多号左右,是在周六和周日。
对于考研复习的话,建议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也就是2-3月份吧,当然也有一些开始的比较早的,早的同学可能在大三上学期就开始了,一般最先开始复习的都是数学和英语。
我的个人建议也是,最先复习数学,因为考研的同学应该都知道,考研数学确实比较难,所以大家要早点复习,把基础知识多过几遍,扎实的基础也便于你后面进行强化或者是冲刺。
对于一些工科的同学来说,建议在本科阶段多参见点项目,项目在你复试的时候,也能占据很好的优势,或者说有很大的优势吧。具体的开始复习时间也要根据你自己的个人情况来看,如果基础薄弱的话可以早点,如本科阶段学的还不错的话,可以稍微晚点。
以外建议和看法都是我根据自己的亲生经历写的,希望能够帮助到你,考研不易,坚持很重要,加油!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对于有明确考研计划的大学生来说,考研一定是越早准备越好,在当前考研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早做准备也会有更大的考研选择空间。对于重点大学的本科生来说,应该从注重日常学习成绩入手,争取拿到一个保研的名额,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读研体验。
对于大一、大二的学生来说,应该注重数学、外语知识的学习,一方面这两门课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堂学习的机会与老师做更多的交流,这对于考研复习会有比较积极的影响。如果能够在大一和大二期间为数学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那么在大三的时候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专业课知识,同时也会有一定的时间来参与到各种专业实践(包括科研、专业比赛等)过程中,这对于考研复试环节也会有比较积极的影响。
当前随着考研人数的不断攀升,专业课的考察正在有趋难的走势,不仅专业课考试的范围在逐渐放宽,内容的难度也有所提升。以计算机专业为例,不少重点大学对于考试的要求在不断提升,不仅表现在初试上,在复试环节也比较注重知识面和实践能力的考核,比如复试期间会采用随机考察某几门专业课的方式,而且还比较注重上机实践环节。所以,对于有考研计划的学生来说,早做准备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复习时间,也可以选择学科实力更强的高校读研。
最后,考研复习的过程除了要有时间的保障之外,还需要重点提升复习效率,要为自己营造一个较好的复习氛围。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考研应该从大一就开始准备!先准备数学和英语,因为考研的国考科目为英语,高等数学。
在国考科目中高等数学是很多落考同学的噩梦,由于考研的单科成绩是有分数线的,高等数学的考研试题灵活性很高、难度很大,因此每年的高等数学考试完成之后都有很多同学弃考。而高等数学的学习是在大一。因此大一开始就认真学习打好基础,为后面复习提高做好准备。
至于英语题目难度也是在逐年提高,大学英语学习会持续到大三,不过后面是专业英语,大一时候的大学英语和考研内容还是一致的,但是要求比考研要低而已,英语的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果能够在考研前解决英语的问题,那么临考前就可以腾出时间准备高数专业课等。
因此如果有计划考研应该从大一入学就开始准备,以英语和高等数学这两个科目开始准备。
早做打算。考研最看功底,作为教师,我的建议是,高数外语等基础课从大一开始准备,全面行动建议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这样既能感受大学生活,又能夯实专业基础。
早定方向。最好大二的时候就确定专业方向,有利于打牢专业基础课的功底。
早选学校。建议在大三的时候就能确定报考学校,并定期跟踪学校考研信息,导师基本情况,历届考研真题。有条件的话可以早点同意向导师取得联系,早点接受指导。
早做准备。考研即是考知识,也是考心智,更是考身体。建议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即可劳逸结合,又能保持精力。
新手小白必知的考研十大常识!先码住!
1、学硕or专硕,如何选择?
(1)学制:2017年教育部改革,对于大部分高校都实行学硕专硕都为3年制。
(2)培养目标:专硕是为了实践而生,每个专硕学生在读期间必须有超过半年的实习经历,这是教育部明文规定的。而学硕更多是在学术上有所研究与突破。说白了就是专硕注重实践,学硕重要理论。
(3)考试难度:专硕是考数二、英二,而学硕是考数一、英一。上学硕要比上专硕难一些。
(4)学费:一般来说是专硕的学费是比学硕的学费贵的。
(5)调剂:学硕可以向专硕调剂,但是专硕不能向学硕调剂。
(6)读博:学硕可以直博、硕博连读,专硕通常是通过考博。
(7)如何选:如果你想就业,那么选择专硕->就业;如果你想做学术,那么选择学硕->读博->出国/留校/进研究所。
注意:也不是说学硕不能就业,专硕不能考博,只是一个倾向。
2、全日制or非全日制?
(1)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进(录取要求、分数、复试)和出(毕业要求)是一样的;
(2)全日制有奖学金,非全日制没有奖学金;
(3)全日制工作日集中上课,非全日制可以选择周末上课;
(4)全日制基本有宿舍,非全日制基本没宿舍;
(5)全日制调档案,非全日制基本不调档案;
(6)全日制都有派遣证,非全日制可能没有派遣证(没有派遣证很难参加校招);
(7)全日制学费8000左右,非全日制学费1-10万不等;
综上所述:
如果你没有工作,请毫无犹豫选择全日制
如果你是有工作的,可以选择非全日制
有工作->非全日制/全日制
没有工作->全日制
注意:
这里的区别都是一般情况,也有的学校全日制和非全一起上课,一起交作业,没啥区别,具体可以看学校的官网的招生简章。
3、考研的考试方式是什么?
(1)初试方式分为全国统一考试、联合考试、单独考试以及推荐免试。
(2)全国统一考试的部分或全部考试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统一命题,其他考试科目由招生单位自行命题。
(3)联合考试在特定学科(类别)、专业(领域)进行,部分或全部考试科目联合或统一命题。
(4)单独考试由具有单独考试资格的招生单位进行,考生须符合特定报名条件,考试科目由招生单位单独命题或选用全国统考试题。
(5)推荐免试是指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对部分高等学校按规定推荐的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其他符合相关规定的考生,经确认其免初试资格,由招生单位直接进行复试考核的选拔方式。
注意: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参加的是全国统一考试。
4、考研考什么?初试与复试是什么意思?
(1)考研考4门课,部分考2门或者5门课,因专业学校不同而不同
(2)公共课:政治、英语1/英语2
(3)业务课一:数学或专业基础
(4)业务课二(分为13大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
这里,公共课是指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大部分专业都需要考的科目,全国都是一样的。
专业课分为教育部命题的统考卷和学校自主命题的自主命题卷,一般由学校自己选择使用哪种。
比如计算机专业的教育部统考卷称之为408,而浙江大学采用408,复旦大学计算机则自主命题。
考研又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决定你能不能进入复试,复试决定你能不能被录取,同时通过初试和复试才可以被录取。
5、考研有哪些公共课?是怎样的形式?
(1)考研公共课包括:政治、英语、数学三门课,下面我们依次介绍一下这三门课程:
(2)政治:
马原24分;毛中特30分;史纲14分;思修法基16分;当代16分。
(3)英语:
英语一:完形10分;阅读A节40分;阅读B节(即新题型)10分;翻译10分;小作文10分;大作文20分。
英语二:完形10分;阅读A节40分;阅读B节(即新题型)10分;翻译15分;小作文10分;大作文15分。
(4)数学:
理工类专业考数一、数二,经济类专业考数三
数一:高数56%、线代22%、概率统计22%
数二:高数78%、线代22%、不考概率统计
数三:高数56%、线代22%、概率统计22%
6、考研的专业课是怎样的?
考研专业课因你的报考院校的不同而不同,分为自主命题和全国统考卷,至于是那种形式,完全取决于院校了。
(1)比如你考计算机专业,那么你考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专业课是不一样的,试卷也是不一样的,可能北大专业课考3门,清华则考6门。
(2)比如你考浙江大学的计算机,那么和上海交通大学的计算机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采用全国统考的408。
这个等大家确定好院校之后在开始纠结,现在先准备好必考的公共课,因为公共课不论你考那个院校,基本上都是一样的,至少基础阶段可以做到一样。
#考研##考研择校#考研初试科目变动调整汇总,来看看有没有你的目标院校和目标专业~
跨专业考研一般建议从大二的时候开始准备,需要准备的事项:
1、确定报考单位和报考专业;
2、根据报考单位的要求准备初试科目;
3、初试结束后开始复试的准备;
4、关注一切与考研相关的时间节点;
只有对新专业有一定的掌握才能够跨专业考研,否则得不偿失。
跨专业考研需要准备什么
1、跨专业的合理性
建议本科生的专业和研究生的专业,要有相关性,要么是知识层面的,要么是就业层面的。
2、专业课考试的范畴
专业课包括初试和复试,初试是应试层面的,你准备的时候,考的学校级别不同,难度不同,复习方法也完全不同;复试是素质层面的,包括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
在专业课复习的时候务必要注意从应试和素质两方面准备为好。#考研人加油##考研专业院校咨询##考研专业课#
午后咖啡香
2022-08-0119考研上岸党,根据自己的经验。考研不建议准备的太早,也不能太迟。
????太早是指,有的同学可能大二大三就在准备考研了,这么早准备可能有点太早了,像专业的课开始的太早,打持久战很累的,在后面复习的时候容易产生疲惫感,不利于取的高分。
????太迟是指,每年考研时间在12月底,整个考研过程基本上是要持续一年时间的,建议从3月份(大三后半学期开始准备比较普遍)开始着手准备收集资料,院校信息,购买专业书会比较游刃有余,当然提前一两个月,或者延后一两个月也是可以的,这个要看个人学习情况,6-7月份要进入全面备考阶段。
????????备考就先说到这里
接下来说一下先准备哪个科目
按照往年经验,大家花费在选学校和选专业的时间是比较多的。所以,在院校,专业没有确定下来的时候,可以先复习????英语????不管是考理工科还是人文社科类的专业,英语是必考的科目,考研英语也比较难。所以,考研英语能不能过线就意味着你能不能进入复试,英语是我们考研路上的拦路虎,当考研方向不确定的时候可以先复习英语,当然,英语也有英语一个英语二的区别,一比二难一点,通常来说,没有特殊要求的话,学硕考的是英语一,专硕考英语二,英语二是从2010年开始,所以,只有10年真题,题量是比较少的,建议大家用英语一练手,到后期再用英语二模拟,,这样就解答完毕了,希望对你有帮助哦,如果有别的问题可以私信我或者留言哦,关注我也是不错的选择哦[送心][送心][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