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北大经济学院博士毕业去向如何?收入如何?,北大经济学院研究生毕业去向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我觉得北大的博士毕业如果提出这样的问题,真的是一种悲哀!
你能在专业领域取得博士学位,对自己的未来的规划应该是清晰的。无论是做学术研究、从政、创业。这些对于至少读过20年书的人,应该不是一个问题。
仅仅是关注个人的收入如何?作为北大这样的高等学府培养出来的顶尖人才,思考更多的不应该是自己的社会价值,甚至是人类价值吗?
建议题主多向老一辈的科学家学习,不要提这些无聊的问题。是不是更应该考虑一下中美贸易战,你能做点什么贡献?
北京985本硕博,顺利完成博士论文,开始纠结毕业去向。
offer1:985高校,助理教授,非升即走,安家费40万,年薪税前30万,二线城市,房价2万。
offer2:211高校(美国黑名单),长聘副教授,安家费30万,年薪税前20万,三线城市,房价1万左右。
offer3:有博士点的双非院校,编制讲师,安家费80万,税前年薪18万,二线城市,房价1万左右。
offer4:双非院校,编制讲师,(一年可评副教授,基本具备条件),安家费100万,年薪税前40-50万左右,一线城市,房价10万左右。
到底选择哪个好呢?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
个人觉得两个二线城市是首选吧!一线城市不光房价,就是人才也太多了,数不胜数!三线地方,说实话出路不太光明!二线城市吧,基本都是省会城市,不会太低,在局部也是拔尖的,房价适中,还算不错吧!
城市决定了发展,一线房价高,三线普通,二线不错,选1风险高,安家费低,房价高,也就是个985名好听,选3吧,拿了安家费就能买房解决安家问题了,不要在乎老师还是教授,就是一份教师工作,不是顶级人才别去操心那不该操的心,解决了房子,二线城市有份教师事业编制工作,有个还不错的收入,人生起步已经不错了,切不可心高。如果你家庭条件很好可以随意,如果不是那就现实点。
你没说具体城市有点不好评判,城市很重要,抛开城市来看的话,看自己的性格吧,积极进取的就选1,想安逸的就选3,985平台好压力肯定也大,双非相对压力小,十万房价的那个也不错,就看自己家经济实力了。
其实最好的当然一线城市,学校双非只是起点,有发展可能。有编制且晋升途径通畅,一线城市选择机会多。安家费、年薪高,其他收入(科研,授课)相对较多。重点:一旦购房,下跌可能性几乎没有,其他城市不敢保证。房价是贵,但安家费和收入绝对可以负担。
情况不详细了,有很多变数。北京985,那就默认不是清华北大了。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进去后有好的团队,选1。否则就从2和3里选吧。4看上去很诱人,但学校的平台和团队太薄弱,一个博士去了很难有大作为。而且这些安家费和年薪,是否有考核附加条件,未必能拿到手的。另外,离父母近,回老家交通方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大多数都直接到政界任职
#陈雨露出任南开大学校长#【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履新南开大学校长,此前曾任北外和人大校长】8月26日,南开大学官网“现任领导”一栏显示,陈雨露已就任党委副书记、校长一职。此前,陈雨露在中国人民银行担任副行长,是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陈雨露此番履新的南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周恩来总理的母校。校方官网简介显示,南开大学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1938年抗战时期内迁至昆明与北大、清华联合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天津复校并改为国立。
值得一提的是,陈雨露此前曾两度担任知名高校校长。据央行公开的简历显示,陈雨露于2010年至2012年担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2011年至2015年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2015年起,陈雨露出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直至本次履新。网页链接
北大的经济学院的博士毕业通常情况下是非常好的,主要有以下几个路子:
1 去从政,通常大多数人最终也是走这个路线,北大的博士通常情况下就是直接给副部级的待遇
2 去高校就业,现在的话高校毕业基本就是要博士毕业的,
3 去做自主创业,这个也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很多情况下的话北大的博士资源比较多,另外的话也比较多的资源人脉可以利用,所以成功的概率也比较大
沉稳大叔
2022-10-02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博雅特聘教授姚洋:刺激经济最好的办法就是发现金。给那些失业者、低收入者发现金,或者直接给最低收入的50%或者30%的人口发现金。
这条建议还是具有针对性的,是符合刺激消费实际的。普发现金,显然是不合适的,也没有必要,更起不到拉动消费的作用。给穷人发现金,才能转化成消费。着急就看,如何定义“穷人”。自然,低收入人群是真正的穷人,给他们发现金,是合适的。包括农村的老党员、城市的老劳模、老先进工作者等,也应当发现金,鼓励他们消费,也对他们的行为予以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