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9

考研出成绩联系导师得到回复后,该如何回复导师?

想咨询一下关于考研出成绩联系导师得到回复后,该如何回复导师?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5 个回答

  • 教育

    今天,已毕业的学生给我来信:“ 乐老师:许久未见,近来可好?打扰您是想请教您一点问题。我考公之路并不顺利,进面两次皆失败。最近事编笔试第1进面珠三角某县,同时我已入职该地三支一扶。现面临选择,三支考体制有政策优势。同时还是深感自己实力不足,本科毕业没学到啥,有考研的想法。盼望乐老师能抽空关注一下。”

    答:感谢挂念。关于你的职业规划,我的初步建议如下:
    第一,你有强烈的进入体制内的意愿,如果考公不成,那么事业编也可考虑。如果能进入珠三角地区的某县事业编,当然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建议你牢牢抓住,说不定你的人生从此会掀开新的篇章。
    第二,关于“三支一扶”,是国家引导大学生到基层服务的重要举措,你能入选也很不错。但“三支一扶”也存在不足:一是服务年限为两年,一般需要到较艰苦的乡镇工作。二是服务期满需要重新找工作,虽然在考公和考研方面会有一定政策倾斜,但依然难以保证你最终上岸。你目前已毕业一年有余,已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消耗。如果能上事业编,你可考虑放弃“三支一扶”。如果事业编失败,再考虑“三支一扶”更好。
    第三,至于考研,这是你提升自己的一条捷径。但从你目前的情况来看,可考虑读非全日制的研究生。我不太清楚你将来的事业编到底是什么岗位?但建议考研时尽量你的工作岗位相匹配,这对你将来的发展很重要。当然,从管理的角度,未来也可以考虑读一个MBA或MPA,这对体制内人员来说是如虎添翼。
    以上建议,供你参考。

  • 岁月悠长

    表达你想从事研究的决心,最好附上你的研究计划,当然要与导师方向吻合,也要符合自己的研究兴趣。

  • 沉稳如山

    目前,考研成绩已经公布,上线考生已经开始准备复试环节。由于硕士报名时没有确定导师,所以在成绩公布后,很多学生就想到联系导师。从实践情况来看,联系导师对于将来的复试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但是很多学生怕与老师联系,生怕导师不回复,或者不知道说什么好!我认为,应该从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先要了解导师。在一个专业中,每个导师的研究方向不一样,所侧重的问题也就不一样。因此,再联系导师之前,要了解导师的基本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首先是导师的研究方向;其次是导师最近发表的论文,这就是具体了解导师研究的成果,以便在以后与老师交流的时候能够有话可说;最后要了解导师的带学生情况,比如说与学生关系,在指导学生的时候的风格等等。了解这些情况既有利于与老师沟通,也可以提前确定是否选择该老师做导师。

    第二,做好自身准备。在与导师沟通的时候,自己也要做好准备,因为导师可能也在选择你,你要让导师全面了解你。比如说,你所学专业,你本科毕业的学校,学士论文写的是什么内容;将来想从事哪方面的研究;甚至要想好你为什么要考研。做好充分准备之后就可以与导师联系了;

    第三,与导师联系要带着问题意识。在与导师沟通的过程中,不要只是问候,再加上简单的问题。要介绍自己的情况,给导师开放性问题,比如说,问导师,如何有效准备复试?我将来想从事哪方面的研究,请指导我应该如何着手?我想选择的研究方向将来的发展状况等等!这些开放性的问题,有助于导师有话可说。同时也可进行多回合的讨论。不要只是问:您今年招学生吗?您招几个学生?您的研究方向是什么?这些问题,在导师答复之后就不知道怎么接下去了。

    第四,注意沟通的礼貌与规范。在与导师沟通中,礼貌与规范很重要。如果你的邮件写的乱七八糟,语句不通,研究方向不明,会大大减少导师进一步与你沟通的机会。一些漂亮话该说还是要说,一些大的理想该讲还是要讲,做到不卑不亢,有礼有节!

    总之,要以一个成熟的人与人沟通,同时体现你的专业。

    祝你考研顺利!

  • whatsns

    有时候,必须要承认,某些人确实不那么易相处。

    譬如,这位同学说:跟*老师(他导师)说一句话,胸闷心悸一整天都恢复不过来……

    有同感。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师生关系#
    #研究生导师#

  • 沉稳风度

    考研专业难度排名表,最难的居然是新闻与主播、统计、会计等,农业类的难度最小,对于要考研的学子来说,可以作为参考,您觉得呢?#大有学问# #学问分享官# #教育听我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