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在校军校生指挥类专业想考研有什么好的建议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努力啊,军校啊出来是军人吧。我没读过大学,但是能上军校肯定厉害,有努力的空间就努力努力
成绩中等偏上的考生,看看你能够考上哪一所军校
每年的军校招生都是一个热点,无论从人生志向、就业、发展前景、待遇、社会地位等哪一个方面去考虑,军校似乎都是很多考生的一个较为中意的选择。这里“很多”当然是有约束条件的,笔者之前曾撰文《军校指挥类专业与非指挥类专业如何选择?》就约束条件进行了分析,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该文,这里仅就成绩符合条件的考生进行研究分析,预估一下自己究竟能考上哪一所军校。
为了有的放矢,这里假定“成绩中等偏上”的考生的成绩分布区间为570分-610分,对于低于570分和高于610分的考生,笔者将另撰文进行分析。
因为高考成绩在各省之间是有很大差异性的,一是考卷不同,二是考生数量不同,在同等招生计划的情况下,录取分数的差异性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为了使分析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这里选择2020年湖南省为示例对象,详细分析成绩中等偏上(570分-610分)的考生能够考上哪一所军校。
从上图可以看出,中等成绩偏上的考生,原则上可以选择空军军医大学及之后的院校作为报考志愿,但投档线通常一般是招生计划数的120%而确定的,所以稳妥起见,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分数适当下调10分区间的院校进行报考,当然,这个10分只是一个约数,具体下调的区间需要根据具体排名进行计算,同时应该保留一定的冗余空间(5分左右),这是求稳的一种策略,如果想冲一下,那么就需要精密的计算,风险较前者要大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在分析上表时,一定要注意是指挥类还是非指挥类,因为同一所院校,两类专业的投档分数线是不同的,一般指挥类略低一些。
对于2022年的考生而言,如果参考2020年的投档线去填写报考志愿,那么就需要根据每年不同的招生计划和自己的成绩在省内的排名(一分一段)进行相应的换算才能进行比对分析,切不可直接进行分数比对,这样做误差会比较大。
方法:2020年某军校投档线的省内排名 VS 2022年考生实际分数在省内排名
二者应完全对应,同时密切关注2020年与2022年的招生计划数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排名对等即可,如果2020年的招生计划数大于2022年,则2022年的实际高考成绩省内排名应高于2020年,否则,则排名可适当低于2020年。
军考分数公布啦!填报指挥专业还是技术专业好呢?今天7月1日,部队士兵军考成绩正式公布。因为兵种不同、军区不同,所以招录的军校和招录分数也不尽相同。
针对我的孩子所在部队的招录军校,我研究了一下,有指挥类院校、有技术类院校、也有后勤类院校等等。
请教大家,假如我的孩子军校考试分数过线,填报什么类型的军校好呢?
军校生,毕业即是军官。在没有就业压力的情况下,研究生的吸引力一直不高。那么,我该读研吗?
1、如果一些事在年轻的时候可以解决,就尽早去解决。
青年时期,对于人生阶段而言,其实核心就一个词,打基础。基础,是厚积薄发的源泉。可以读本科,去读。可以读名校,去读。可以拿某个证,去拿。可以读研究生,去读。可以买房子,去买。可以创业,去创业。可以去某个大机构实习,去实习。可以留学,去留学。
记住:如果一些事,当你回过头再想去做的时候,其困难程度远远超过你年轻的时候。打基础,就是去折腾,在试错成本最低时候,通过实践,试出机会。
2、工作就好好工作,将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结合起来。
刚毕业下去,很挣扎,是必然。经验要补、事情要做、人际关系要熟悉,都需要你亲历亲为。在你痛苦的时候,逃避去读书,痛苦只会在远一点的地方等你,它不会消失。在你顺心的时候,要珍惜岗位的珍贵,实践便是最好的学习。痛苦和顺心,它并不总在,曲曲折折,有苦有乐,是部队工作生活的常态。
3、工作以后,脱产读研有利有弊。
研究生教育,是不同于本科教育形式和模式的再教育,是分工更加专业、团队更加精细,合作与实践更为经常的求学阶段。三年时光,你能得到更多的学术熏陶,结识学习能力更强更勤奋的同学,收获与导师在生活工作上不断沟通交流所结下的情谊。这些,从长远看,是有裨益的。人际关系,是协调能力的重要组成。无疑,这段经历,拓宽了你的关系边界,精进你的学识,提升了你的平台,拓展了你的社交。同时,研究生在部队工作中也是个分水岭,你将在之前只能从事指挥岗,而多了从事技术工作的选择。多一条路径,在概率上,会走的更远一些。
而在职读研,脱离了岗位,也就脱离了单位的视线,从而影响工作上的进步。三年过去后,大概率是要回到原单位。你是否还有原来的机会,是否能巩固之前的铺垫,是否接受在新领导新同事新环境下的重新起步。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值得你去斟酌和考量。
单纯看学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能力素质才是立身之本。好的文凭,更高的文凭,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做人处事解决问题的本领上。在部队,不管是博士、硕士,首先要当好战士,干好排长。
如果,你都考虑好了,继续干工作也行,想去圆一个梦想也对。到了这一步,仍然想去读研,去读名校。人是社会的核心要素,去和更优秀的人做朋友做同学,没毛病。
报考军校如何选专业?关于考军校如何选专业的问题,家长和考生们一直是一头雾水,找不清楚。那今天我就来科普一下报考军校的专业问题。军校的专业主要分为两大类,指挥类和非指挥类。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一、培养目标不一样,指挥类专业分配到部队基层担任连长,副连长,指导员这样的职位。而非指挥类,主要为部队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比如说军医,通信,军械这样的工种,毕业分配到科研部门,军事院校,部队医疗。你的身份是专业的技术军官,或者是军队文职干部。二,培养要求不同。指挥类训练的强度比较大,身体条件要求相对高,因为你要带兵,考生和家长大多觉得指挥类专业比较辛苦,更喜欢非指挥类的专业,所以非指挥类的专业分数会相对高。另外,非指挥类对身体的要求相对低,但对学习能力要求相对高,所以考研优势更明显。非指挥类毕业就可以考研。指挥类必须分到部队之后,工作满两年以后才能考研。三、发展规划不同,指挥类军官越往上越难走,很难在部队长期发展下去,而非指挥类技术人员。恰恰相反,人员流动比较慢,初期竞争小,后期的空间大,在部队发展时间更长。建议您点赞收藏。
军校生直接考研是有严格比例限制的。通常的规则是,按你四年来的各项成绩量化打分,除了考试成绩,还有嘉奖、新训班长等都算分,然后综合排名前15%的获得参考资格,其它85%连考的机会都没有。近年来又多了一个新的政策,那就是军校生分为技术类和指挥类,指挥类的学生一律不准考研,必须全部分配到部队工作。到部队后工作两年后可以考研,需要旅以上政治机关批准的。很多人担心领导不愿意让你分心而有意阻挠,这种担心其实没有必要。因为现在的部队领导也都是这样考研过来的,而且军官的继续学习已经成为了军队常态,只要你认真工作,两年后你申请考研,领导都会批准的。在部队工作后,基础课程会淡忘不少,很难有整块时间进行复习,因此考研成绩跟在校生没法比,但对此不需要担心,因为军校生和部队生考研的指标是分列的。现在,部队生的指标给的越来越多,在校生的指标越来越少。
去基层锻炼吧!两年的时间你会增加在学校没有的阅历,一个优秀的指挥员,除了军事理论还需要过硬的军事本领!这是现代化战争的需要。
规划以后的人生,还是要以自己的兴趣开始,不要为了考研而考研,所谓事半功倍。如果你对以后做的事情不感兴趣,那就不会做的完美,也不会做的长久。找到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长处,做好自己,祝你成功。
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具体情况做决定。在做决定之前一定要了解政策,了解军队情况,特别是报考院校方面的情况。接着可以和现在学校的老师交流沟通一下。必定老师对这方面的经验是丰富的,对政策方面的情况还是掌握的。这是我的一点建议。
教育
2022-09-27这么跟你说吧,指挥类院校的学员,简称合训学员,本科4年,还有1年的专业分流培训。刚毕业规定是不让考研的,要到部队工作2年以上才可以考,还需要所在部队同意。在不同单位具体规定也不同,但一般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