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3

普通的三本院校,考研的道路上,到底有多困难?_普通的三本院校,考研的道路上,到底有多困难路上

想咨询一下关于普通的三本院校,考研的道路上,到底有多困难?,普通的三本院校,考研的道路上,到底有多困难路上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0 个回答

  • 教育

    现在每年有越来越多的人考取研究生,报考人数呈现上升趋势。因此考研这件事情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无论你是来自三本院校,还是二本,一本院校都确实面临着一定的困难。这不仅仅是针对一个三本原院校的学生。但是我想说的一点是,一个三本院校的学生面临着和二本院校和一本院校差不多的困难,也不会比他们难到哪里去。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如何才能考取研究生?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初试与复试。初试是全国统一命题,无论你是来自三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甚至一本院校,无论你是来自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还是来自一个很小的城市,你都和所有人一样有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考研不像高考那样不同省份还可能使用不一样的试卷,不一样的录取率。考研相对来说还挺公平,对于考研的初试,报考同样学校的所有人用的是一样的试卷。因此只要你足够的努力,即使你来自三本院校,你也有可能比二本院校,一本院校的人考取更高的分数。

    初试过后,紧接着就是复试。好多人都说,来自一个差的学校去复试会遭受到歧视。很多人认为很多名校都愿意招收来自于好的学校的学生,不愿意招生来自于三本院校和二本院校的学生。其实我感觉这样的情况并不常见。我见过很多从一个差的学校考入到211和985大学的。甚至还有一些人,跨专业也能考到名校。

    最后我想说的是,考研的最大的困难不是在于你来自于一个三本院校,而是在于你能不能坚持。我们知道准备研究生考试是非常辛苦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坚持学习一年的。研究生考试有一句话叫做剩者为王,也就是说只要你坚持了,能剩下来,你就基本成功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 教育

    我在复习的时候感到有多困难,我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就有多开心。

    倒不是我过分地夸大考研的难度,只是在有考研究生这个打算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和其他考生之间确实是有很大差距的,首先肯定是担心自己三本院校毕业的出身,会不会在复试中被老师看不起,再一个就是直接报考比较好的学校,竞争对手的水平肯定普遍都是比自己高的,复习期间总是能感觉到一些莫名的压力,不知道是自己给自己的,还是意识到自己和现实的差距可能是有些许大。

    那么本科三本逆袭211上岸的人来稍微说说备考的道路上到底有多难,先说最后的成绩,初试成绩排名第四,面试第二(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综合成绩第四上岸。

    为了准备考研我也牺牲了很多,基本上有小半年没有过什么社交活动,就一周向家里面打一个电话,跟爸爸妈妈说说话,让我感觉到比较安心的一点就是爸妈对自己考研这件事情真的是非常支持,妈妈甚至每个月主动给我加了二百块钱要我每天买一个鸡腿给自己补充蛋白质,而爸爸也没有给过我什么压力,就说想考的话就好好准备,考上了不要担心学费,没考上也不要有什么负担,年轻嘛,总是要追求一些东西的。每次打完电话我都觉得自己心里面暖暖的,全身上下都充满了力量,但我也知道,家里面的亲戚问起来的时候少不了要对我考研的行为说三道四,难为爸妈还要跟他们笑脸相迎,替我开脱。

    考研我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选学校了,我这个人并不好高骛远,想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选择最好的,同时也不想离开父母太远,就没有选择出省,综合各种条件,选了一所211大学,本来想着对于我这种三本学校毕业的学生,能上一个普本的研究生就很不错了,至少在学校的层次上提升了好几个层次,但是我还是想挑战一下更好的学校,所以就定了下来,原先非常纠结的内心此刻也差不多不再煎熬了,有了目标之后努力有了方向,我很快就投入到了全天的复习之中。

    在备考期间我特别感谢我们学校的老师,我因为要考研的念头和院里面几个本专业的老师都谈过,他们无一例外的表达了对我的鼓励和支持,并且也给了我很多建议,我们学校大四上学期组织全班去招聘会,我们指导员特别给我开了假条让我能继续复习,那时候临近考试,真是走不开人的时候,我在班上已经大半个学期没有露面了,还有一两节专业课要上,我向老师反映了情况,老师都没有记我的考勤。

    考试期间有很多难忘的事情,也并不全部都是日复一日机械的复习,学校里面有一个不大的湖,大三升大四的那个暑假我最喜欢早早起来,趁太阳还不太热的时候到这个湖旁边背单词,一边背一边看湖面,心情非常好,连手中枯燥的单词书都好像变得生动起来,围着湖边有一排柳树,太阳如果升起来我就躲在树荫下,一点都不觉得热,学校养了鸭子,我学到心烦就买一块白面包过来喂它们,到我考完试再去看,好家伙,长得这么肥有我一份功劳。

    可能三本学生考研,更多的困难还是反映在复习上,我在备考前也就是个普通的学生,为期末不挂科通宵过,也逃过课,担心自己基础不好,复习的时候比较吃亏,英语我过了暑假就开始背单词了,最开始是在纸上背一次拼写一次,买来的A4纸正反两面都写得满当当收进文件夹的时候相当有成就感,先背完一遍了之后我就开始快速过,尽量在每天背单词的时间里面过更多的单词,到了暑假在湖边背的时候,我已经可以在四十多分钟的时间里面过完一单元的词汇。

    虽然单词背的不错,不过并不敢挺,就怕自己一天不背就忘了,背单词的同时先把语法学了一遍,主要还是针对阅读里面的长难句,一本《考研圣经》被我翻得破破烂烂,上面句子结构被我画了又画,分析了又分析,一遍又一遍,做真题也是,跟着答案对完,再照着翻译一点点去分析,直到把一篇阅读拆分彻底。

    感觉暑假之前的时间过得非常快,一面看着专业课一面做英语真题,心里面竟然没有觉得有什么压力,但是一到了九月份开学立马就不一样了,瞬间感觉时间紧迫,专业课学习的效果自己还不甚满意,而政治更是一点都没开始,没几天我就感觉自己焦虑得不行,吃完饭没多久就很想吐出来,我想肯定是自己心里面的压力太大了,政治再不复习,万一到了后面自己因为焦虑连正常的复习都进行不下去那就麻烦了。

    立马开始安排看政治,又担心影响专业课的复习,每天就抽一个多小时时间在睡前看原静政治蓝宝课来学习政治的基础知识点,我最欣赏它的一点就是帮助记忆的效果很好,记忆政治知识点必备的课程就是它了,学完之后闭上眼睛还能在脑子里面回想老师刚刚讲到的知识点,相当于再复习了一遍,原静老师是精讲知识点,重在理解基础上记忆,经过老师的讲解和梳理我感觉学的时候真的没什么难度的,复习进度也进行的很快,一周过去我全部课程学完了将近三分之一,有了这个进度我明显感觉得到对政治备考的压力减小。

    政治的备考算是一个小小的插曲,现在想起来那时候自己有点杞人忧天的感觉,但是是真的担心自己在后面的复习中崩盘,因为焦虑感觉身体不舒服、晚上睡不着的时候都躺在床上默默的流眼泪,床下不考研的室友们还在照常看综艺追剧、谈恋爱打游戏,那时候第一次深刻地感觉到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我只觉得自己是这世界上最孤独的人。

    时间离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天气也渐渐冷了起来,就算教室里面有暖气,但凡一动不动坐两个小时,两腿的血液冷的好像凝固了一样,手也渐渐拿不住笔,但还是在一直写一直写,一边写一边问为什么333这么难,为什么考研这么难,为什么人生这么难,整个人的灵魂都被自己的质问捅得体无完肤,难也还是要写啊,现在觉得难证明我走的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是一条向上的道路,毕竟向下的路都比较舒服,不用用力轱辘轱辘的就滚下去了。

    我不想就这样滚下去。

    好在太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我还是觉得考前那一个月的时间是最难过的,又想让考试赶快来,又不想让它到来,还是想多复习几天,再把自己还没有十分把握的地方再拿出来背一下,背肖四背到头秃,我甚至也想疯狂一把背一遍肖四喝一口酒,明天政治七十九,放下肖四,背的作文模板再默写一遍,还有专业课再过一遍,一天时间就过去了,考试的日子一点一点靠近,我也逐渐变得如同老僧一般笃定。

    考试怎么办?能怎么办,该付出的也都付出了,尽人事,听天命吧!考试那天我的脑子好像进入到了另外一个次元,写卷子的时候特别沉浸,很有状态,第一天考完感觉自己有点痴呆,早早回去睡了,第二天起来精神还可以,就考试的时候找回了自我的那种feel,一点点把答题卡写满,我知道自己平时的付出在这时候是有所体现的时候了。

    后面出成绩、复试等等就好像在走过场,当然复试自己也去用心准备了的,只是找不回来初试那时候为学习疯狂的感觉了,这种体验可能一生只有一次,我很幸运能够体会到。

    所以三本考研难吗,是挺难的,过的每一天都很难,但是最后拿到通知书的时候,也觉得一切都值得,尽管三本考研时候会遇到很多莫名其妙的鄙视链,但请你相信,那是别人千方百计找理由想要摧毁你的自信,因为我们走的都是不平凡的平凡之路。

  • 短腿柯基王

    #普通二本考研考上985、211学校的难度多大# 理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要先说一说考研,哪些人考研最多?

    大部分考研的学生其实是集中在二本三本的孩子,他们因为各种原因或者说直白一点,因为高中不努力,导致他们成绩不理我,所以大学读了一个自己觉得不理我或者不是自己想要的一个专业,所以想换个层次高一点的学校。

    而对于那些本身就是211,985大学的孩子们而言,他们基础比较好,有优势的平台,也就是保研资格,所以他们很多学生要么保研,要么本科可以很好的就业。

    总结一下,考研的主体就是二三本的学生。所以冲985等名牌大学的也是这些同学,真正意义上的985,211大学学生,基本上会直接出来就业或者考更好的大学。

    总之,二三本的学生,有没有机会考985呢?211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要选好自己的目标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更好一些。

  • 淡定生活

    考研的困难很多,竞争一年比一年强,难度一年比一年大,每年考研人数都在急剧增加,这是最大的困难。但这大家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可讨论的。言归正传,三本院校要去考研的话,困难相比本一和重点学校会难。主要是两点,第一点,学习基础薄弱,知识理解耗费时间长,复习时间分配不均匀第二点,学习氛围极差,考研信念易动摇,甚至放弃。

    一、学习基础薄弱,复习挣扎

    考研科目繁重,政治,英语,专业课,涉及的知识面都非常广,尤其是专业课,参考书极多,掌握的理论知识也很多。这时候你的学习基础,决定你的复习效率,基础高自然复习的时间稍微会少点。但基础薄弱,可能要花长时间,别人花一天理解的知识点,你可能要花更久,相教困难。最明显的,就是英语的复习了。

    二、学习氛围差,容易放弃

    三本院校的学生基本不考研,不怎么读书,考研率贼低。一个宿舍基本只有一个考研,这个时候就会影响你。你就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舍友,同学,都会影响你,最终结果就是放弃。人是很容易受影响的。这是最可怕的,也是三本院校学生考研,最大的拦路虎。

    三、本一院校没有的优势

    所谓有坏必有好,三本院校也有其他院校没有的优势,就是学校资源都是你的,没有人跟你抢。你想全心备考,你可以申请不上课,全心准备考研。还有图书馆的资源,书籍以及位置,都是你的,没人跟你抢。想坐哪坐哪,想在哪里背书,就在哪里背。最重要的是,你会遇到同校同考研的研友,一起进步,一起考研。比舍友,同学,影响你强多了。

  • 秋实累累

    尽可能选三本,但家里确实困难(钱上属实应该考虑),上专科升本考研也是一条光明之路。

  • 淡定自如

    我的一个侄女高考的时候没有发挥好,只上了一个三本。但她一基础比较扎实,第二学习认真。遗憾的是大四的时候考研究生又发挥失常没有考上。考大学考研究生两次都没有如愿,考的都不理想,让她有些丧气。

    但是冷静的一分析。整个的基础知识基本功都没问题,就是有些紧张于是不再死学,调整心态,复习一下,继续二战(大学生们把第2次参加考研叫做二战)。由于心态好了,精神面貌不一样了,这一次她如愿考上了研究生。今年都毕业分配工作了。

    三本考研,确实有难度,但是也不用太高估困难,要奋斗,要努力,是一定会成功的。

  • 沉稳如松

    考研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近几年考研圈出现了一个怪象:许多二本甚至三本院校的学生认为,考研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那些一本高校的学生却认为,考研难如登天。
    按常理来说,学习越好的人在考研时,应该更具优势,怎么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呢?
    学霸考研频频翻车,三本学生逆袭上岸,其中原因令人深思:考研的模式与高考大不相同,高考按分数和排名,给考生划分院校,一般来说,考生自身的实力与学校层次成正比。
    对高考来说,分数就是硬道理,只要分数高,就不愁没有好学校上。但是相较于高考,考研的机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人说,考研是选择大于努力,只有有过亲身经历的人,才会明白这句话就是真理。
    学生不能像高考那样填报40个院校,总有一个能进去。考研学生只能报考一个学校,在报考此学校人数过多时,即使过了国家线和学校线的同学,在学校的招生人数有限的情况下,一个萝卜一个坑,后几名学生也只能参加调剂。
    考研调剂的水很深,有些人调剂到最后还不如本科院校。所以,考研的机制十分考验学生对自身能力的一个正确判断。
    某一本院校的学生雯雯,在校成绩十分优异,在考研时报考了南京大学热门的文学类专业。结果,考研分数只有330多分,连国家线都没过。近年来,文学类的国家线居高不下,成为众多专业的“领跑者”,A区考生需要达到355分,雯雯第一次考研连调剂的机会都没有。雯雯认为自己在备考时非常努力,这次失败了,心有不甘,想要二战考研,目标还是南京大学。
    雯雯平时在学校是公认的“学霸”,被众人寄予了厚望,这次考研翻车,想要再战本是无可厚非的.经过一年的艰辛努力后,雯雯终于过了国家线,但还是未能成功上岸南京大学,连调剂的最佳时机也错过了,最终铩羽而归。
    雯雯看到身边一些平时表现不如自己的同学,研究生都快毕业了,自己却屡战屡败,心里不禁有些崩溃。考研成为了她内心一生的遗憾,考研的念头一旦动了,只有考上才能让心里舒坦。她痛定思痛,开始总结经验教训,发现成功上岸的人大部分都是报考的双非院校,考研翻车的人大部分报考的都是985名校,竞争难度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全国的名校是稀少的,但报考者却数量庞大,报录比十分高,能上岸的都是凤毛麟角般地存在。她想,或许下次考研时她会选择一个211院校,降低难度,稳定为主。我的建议希望家长能够领会!

  • 给未来的自我拼路

    首先第一点,可以可能会遭遇到院校的歧视。因此,你在考研的时候选择院校范围就会缩小很多。而且有的名校招研究生只招985,211的本科生。当然也有普通的三本院校逆袭985.211的同学,要相信自己。

    第二点困难就是在考研的分数上。那么你必须要特别的高。不是说过了国家线过了院校的线就可以的。如果你想要被好的学校录取,那么作为一个普通的三本院校的学生,那么,必须在分数上要获得绝对的优势。才能让你在面试的时候。有更大的优势去自己所心仪的学校。

    第三点就是在择校的范围上。原则上来说,只要是本科,那么我们就可以选取自己心仪的学校。但是在实际考验操作中并不是这样的。有一些学校他是不会选择普通二本或者三本院校的学生。因此,在择校范围上面就会缩小很多。

    第四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心理上的困难。其实以上其他三点都是客观的,那么如果你真有那种决心去考研。是不必要担心。以上三点,如果你都能做到以上三点,那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最大的困难就是来自于别人对你的否定。因为你可能会听到一种声音在你身边。(只不过是普通的三本院校努力有用吗?人家好的学校能看上你吗?举例)其实别人对你的否定才是对于心理上最大的困难。有的时候其实不是自己做的不好,而是外界对自己的声音,你是无法难以做到不理睬他们,这也是我在考研路上的一大特别的困难。我也是在这种质疑声中走出来的。有时候都可能自己怀疑自己。

    所以,如果你坚定了考研这条路,也选好了学校。也定好了自己所喜欢的专业,那么一定要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考研这条路是孤独的。一定要自己去克服这些困难。你才能看到胜利的曙光。加油!

  • 淡定自如

    第一、可以告诉你的是很难,真的很难,你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第二、首先是笔试方面。十月寒窗,坚守如初。本人就是从一个末流二本考研的,17年从安徽科技学院考上浙江工商大学,期间的艰辛确实很难,真的是需要你十月如一日,坚持每天看书,每天背单词,每天去图书馆。

    第三、考研的路上重视真题。应该单词需要背个十遍以上,真的是需要十遍以上,阅读理解做个三遍以上,每一篇都读懂,每一个单词都要知道意思,我记得我当年英语一考的是67分。

    专业课就是做真题,背书了,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背的滚瓜烂熟。因为我考的是法硕,专业课也是背了十遍以上的。政治的话就不用花费多少时间了,重点是选择题,其他的看看就好,后面的题就是分点,每一题都分个五六点自然就是高分了。

    第四、就是面试。如果是考名校的话,二本三本的学生自然是有很大的劣势,在专业水平,平时的教学中都与其他的学校有很大的差距。因为我本人是笔试成绩还算不错,面试表现得比较差,还是成功的考上了研究生。

    最后、既然面试不占优势,那就必须在笔试上比别人占据绝对优势。考研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你长期坚持,久久为功,真的是需要每天都去图书馆,每天都要背书,该背的书真的要十遍以上,这是不能含糊的,不能骗自己的。

  • 风华不减

    难在哪些方面呢?我们来细细分析一下。

    第一,基础与学习能力方面,确实有可能存在差距。你为什么上的三本(民办的二本也是三本),不就是因为基础差考不出高分。你的英语四级、六级过得轻松吗?是大一过的还是大三?要知道那些优质的一本学校学子大多是大一就过了六级。

    第二,学习习惯与学习气氛可能不同。优质一本学校课程表从早到晚排得明显比三本学校满,图书馆比三本学校大的一本学校往往一座难求。一个宿舍的同学都早早的在准备考研,共同起早贪黑,这样的情况是在三本学校容易见的吗?

    第三,三本学校学子考研往往没有推免、没有考本校的机会,跨校、跨学科、跨地区,自然也就增加了难度。

    所以,三本考研是难,但并不是传说中的学校歧视。但是,只要你决心够又真真付出努力,再仔细研究一下适合自己的目标学校专业,考研上岸也不是遥不可及的。

    愿所有学子早早的规划自己的道路,努力把“努力成为习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