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教育学考研里,学硕和专硕有什么区别?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针对这个问题,说下我自己知道的!
名称不同:学硕是教育学硕士;专硕是教育硕士。考试科目不同:学硕考试政治、英语一和教育基础综合(311统考或学校自命题);专硕考试政治、英语二、333教育基础综合和专业课二。特点不同:学硕侧重理论,专业分类细;专硕考察范围更广,深度浅。方向不同:学硕主要以教育管理学等方向;专硕主要以与教育应用紧密相关的专业方向。
学硕是有直接成为博士的可能性,而专硕需要自己考试,相比较而言,专硕难一点。
学硕为的是科研,而专硕是工作
直接点,学硕更加的潜力股一点
培养方向不同
首先是培养的方向不同,学硕是以培养科研人才为主,职业目标为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侧重理论教育。学生毕业后可获取学历、学位双证,社会认可度比较高。专硕侧重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最突出的特点是学术性和职业性相结合。
培养方式不同
然后是培养的方式,学硕侧重基础理论学习,学制为3年。专硕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学习过程中至少有半年时间的实践环节,学制一般为2年,但现在也有的学校已经将专硕和学硕的学制都统一到了3年。想要了解的朋友可以参考当地的相关资料。
考试的时间不同
另外就是考试的时间不同,学术型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十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
最近不少学生咨询21考研相关问题,问的最多的大概就是学硕和专硕到底有什么区别?我该选择哪个?相信肯定有不少初次接触考研的学生对这个问题一头雾水,今天新祥旭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答一下学硕和专硕的区别。
一、培养目标不同学术硕士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
专业硕士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这是一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方式。
二、培养方式不同学术硕士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专业硕士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的实践环节,实践学分比重较学术学位更大。
三、学制不同学硕是全日制学习,一般学制为3年;
专硕全日制学习一般为2年,半脱产学习一般为3年。具体以学校招生简章为准
四、学费不同学硕的学费一般不低于8000元/年(还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
专硕的学费一般为1万-5万不等。
五、报考条件不同学术硕士报考条件为: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专业硕士,部分专业报考要求和学术硕士相同,但其中的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报考条件为: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六、入学难度不同学术硕士公共课英语科目考英语一,难度比较大。对于大部分专业来说,专业硕士较学术硕士难度略低。专业硕士公共课英语科目多考英语二,难度相对较小;
学术硕士公共课数学科目考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数学(农)或招生单位自命题理学数学,难度较大。专业硕士多数不考公共课数学科目或考数学三、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难度相对较小;
七、调剂要求不同考生调剂基本条件,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学硕的考试科目一般可以涵盖专硕的初试科目或者达到专硕的考试难度,因此调剂一般为学硕向专硕调剂。
专硕的考试科目和考试难度决定了它几乎没有调剂到学硕的可能性。即,学术硕士可以调剂到专业硕士,但专业硕士不能调剂到学术硕士。
但要注意临床医学类专业硕士则相反。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可按相关政策调剂到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含医学学术学位)的考生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
八、导师制度不同学术硕士,实行单导师制。在基本职能方面,研究生导师对学生进行研究生课程教学、课题研究指导与学位论文指导。在导学内容方面,研究生导师对其研究生在读研期间的全过程进行指导。研究生论文完成后,指导教师要对研究生作出客观、全面、准确的评价,并负责向导师组申请审查同意,提交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申请组织答辩。
专业硕士,实行双导师制。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应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在培养过程中校内导师以教授理论知识、学术指导为主,而校外导师则以培养技能、指导实践为主。
九、论文不同学术硕士的学位论文,强调科学理论研究与原创学术创新,形式相对传统,一般为学术性论文。
专业硕士的论文,必须强化应用导向,形式可多种多样。鼓励采用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
十、读博方式不同学术硕士,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不用参加全国统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直博或者硕博连读。
专业硕士,一般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硕士毕业后若进行考博,请咨询招生单位了解相关政策。
新祥旭提供英语、数学、政治、专业课、全科个性化私人订制的“一对一”辅导,师资为目标院校研究生,覆盖全国各大高校。如有考研相关疑问,欢迎评论咨询。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分析】
西北师范大学位于甘肃兰州,前身是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全部采用的是311教育学统考的方式,21届学硕统招81人,专硕统招是295人,专硕招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多的。西北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实力不俗,过线上岸难度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同时招生人数较多。21届教育学复试的分数线相对其他高校是比较低的,而且是保护第一志愿还不压分,这个学校专业排名也比较高,除了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之外,它没有什么太大的短板,如果愿意去西北师范大学,非常推荐大家去报考。
1、培养目标不同
教育学学硕的学术性更强,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教育学学硕的方向有教育学原理、学前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等。
教育学专硕的实用性更强,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比如教育学专硕的方向有学科教学(包含若干方向:语文、数学、英语等等)、心理健康教育等,它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人才。
2、考试内容不同
教育学学硕考3门,即政治、英语和教育学基础综合;教育学专硕一般考4门,即政治、英语、专业课一(教育综合)和专业课二。
在英语方面:教育学学硕的英语考查的是英语一;而教育学专硕,大部分学校考查英语二,专硕为英语方向的专业则考查英语一。一般来说,英一会比英二略难一些,因为英一考察的超纲词汇比英二多,文章句子也更为复杂。
在专业课方面:在教育综合部分,专硕学硕考查的具体科目也不完全一致,教育学学硕一般考5科: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以及教育研究方法。当然,自主命题的高校与统考科目或多或少会有出入。教育学专硕的科目一般为4科,一般不考教育研究方法。专硕大部分院校出题科目和参考教材并不相同,例如,西南大学的教育学专硕考试科目跟其他院校差别比较大。专硕一般还有专业课二的考查。
3、调剂要求不同
学硕的考试科目一般可以涵盖专硕的初试科目或者达到专硕的考试难度,因此调剂一般为学硕向专硕调剂。专硕的考试科目和考试难度决定了它几乎没有调剂到学硕的可能性。即学术硕士可以调剂到专业硕士,但专业硕士不能调剂到学术硕士。
4、学费标准不同
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学硕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年硕士生不超过8000元;专硕的学费较高,通常在一万左右(具体要看各省相关规定);在奖学金方面,学硕的奖学金覆盖率很高,部分学校达到100%,即奖学金能够完全抵消学费;专硕的奖学金比例一般低于学硕。
5、学制年限不同
教育学学硕学制一般为3年;教育学专硕学制一般为2年。
6、导师制度不同
学硕实行单导师制,研究生导师对学生进行研究生课程教学、课题研究指导与学位论文指导。在导学内容方面,研究生导师对其研究生在读研期间的全过程进行指导。
专硕实行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在培养过程中校内导师以教授理论知识、学术指导为主,而校外导师则以培养技能、指导实践为主。
7、专业细分方向不同
教育学学硕考取后,常见学术方向多为教育学原理、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等;而教育学专硕研究方向细分得更多一些,常见的诸如学科教学,会进一步细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生物、物理、化学等等。
专硕是两年,重实践,考试科目是政治、英语二、教育综合333和专业课二。然后报考的方向有学科数学、学科语文、学科英语等学科类,和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向,所以基本上都是有学科背景的报考专硕,比如你的本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中文专业,数学专业等或者是教育学相关专业。但是如果不是的话,建议最好考学硕。如果本科是英语专业,数学专业等或者是教育相关专业(学前和小学教育等),可以报考学硕,也可以报考专硕!
学硕是三年,重理论,考试科目是政治、英语一、教育学综合(300)分。学硕下面有11 个方向,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高等教育等,研究生下来可以做中小学老师,学前教育,辅导员;也可以进编辑部、杂志社。也可以进学术研究型单位:如研究型大学、教研所、研究型教师等做大学老师,也可以继续读博,出国等。现在咱们可以不考虑下面的小的方向,主要是要考虑自己考学硕还是专硕,才能提前开始准备。小的方向是报名以及复试的时候会涉及到的内容。
1.培养方式不同。学术型硕士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专业型硕士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
2.招生条件不同。学术型硕士不需要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
3.招生考试不同。学术型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专业硕士招生考试有十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学术型硕士的入学难度比专业硕士难度高。
首先,先了解下学硕和专硕有哪些区别:
接着,我们具体了解下教育学考研,学硕和专硕的区别。
第一,专硕考试科目是政治、英语二、教育综合专业、专业课二。报考的方向有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英语)等学科类,和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向,所以专硕的基本上都是与某一学科相关的。同时,针对某一学科的专硕,以后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中小学老师。
第二,学硕的考试科目是政治、英语一、教育学综合(300分)。学硕下设11个专业: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高等教育等等。研究生毕业可以做辅导员、学前教育者,也可以进编辑部、杂志社,或者选择继续深造。PS:如果本科是学习数学、英语、物理等专业的,读学硕的话,可以考虑考课程与教学论,以后毕业是可以当初中以上的老师的,跟专硕的区别,专硕针对的主要是中小学教师。
第三,专业课考试内容。专硕教育综合全国统一的大纲,部分院校自主命题。所以也可以按照大纲要求的参考书目复习。但专业课二是各个院校自主命题,是与你所报考的专业相关的,比如学科教学(英语)有的院校是考二语习得、语言学或英语教学论的,一定要按照目标院校规定的专业课二的参考书来复习。
学硕的话分自主命题院校和统考院校。统考的学校有六本参考书,有统一的大纲。自主命题院校参考书目不尽相同,但基本上是在统考的基础上有所改变的。如果包括自主命题院校的教育学,一定要了解参考书目,针对性的复习。像南师大、西南大学、东北师范等,都是用自己的参考书,而且跟统考不一样。
结尾:文科类的考生,希望大家决定考研后,先确定好考学硕还是专硕。由于两门专业课的考试内容不同,如果不定下来的话,没有办法投入到复习之中。
【学硕和专硕的区别】
所谓的专硕也就是专业硕士的简称,所谓的学硕也就是学术硕士的简称。那么,学硕与专硕又有哪些区别呢?
一、学制不一样
学硕一般 2.5-3 年、专硕一般 2 年,也有的 3 年。专业硕士基本上都是两年,第一年会非常忙,因为基本上第一年要把所有该修的学分全部修完,学业会比较繁重。第二年开始实习、找工作、写论文毕业。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它学制短,实践快,效率高。而学术硕士基本上都是三年。少部分的学硕是两年半。学硕学制长一些,学的东西也会多一些,专业的含金量会更扎实,理论功底相对深厚。
二、培养方向不一样
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培养人才的方向不同。简单点说,学术硕士培养的是科研型人才,而专业硕士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一般来说选择专硕就是冲着实践选择就业去的。如果考了专硕,理论功底稍次于学硕,如果将来再去考博会相对难一点。所以如果将来想要考博的同学最好就要考学硕,因为专硕多是冲着实践去的,复合一些,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快的找一个好工作。而学术硕士更侧重于理论研究,有许多都是硕博连读。
三、实习实践时间不一样
专业硕士实习时间长,至少要半年左右,学硕稍微短一点。比如教育硕士,就直接进中学实习,比教育学硕士毕业更加有优势。
四、考的英语不一样
一般情况下,学硕考的是英语一,而专硕考的是英语二(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说,法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考的就是英语一)。
五、学费不一样
学硕的学费一般来说是 8000—12000/年,专硕的学费更加高一些,是学硕的两到三倍。不过现在各高校都要奖学金,可以弥补学费这一块。
六、招生人数不一样
从招生人数来看,专硕的招生人数是要远远大于学硕的,各高校学硕招一二十个,专硕就有可能招一二百个。
七、毕业证书稍有区别
专硕毕业证书上有 “Z ”字。学硕拿学位,比如法学,管理学,文学等;专硕拿某专业学位,如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八、考博的难易度不一样
学硕可以直接读博,因为学习方式更接近博士。专硕,就好比已经转了弯,强化了实践,贴近社会某个职业。如果读博,还得花些时间复习博士阶段内容和硕士阶段课程,相对来说,学硕读博更容易。
作为一个已经研究生毕业三年的来中肯的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面对考研,很多同学会有疑惑,究竟是选择学硕还是专硕?到底哪个好?
首先先了解一下学硕与专硕存在哪些区别:
第一,学制不太相同。专业硕士大多数都是两年,第一年修学分。第二年实习、写论文毕业。而学术硕士一般是三年,而三年内基本都是在学校,不会有实习的安排。
第二,培养方向不同。一般来说选择专硕就是冲着实践去的。
第三,专业名称不同。一般来讲学硕和专硕的专业名称是完全不同的,一般可以通过专业名称来分辨是哪一种。
以上都是理论上的区别,但其实,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学硕和专硕并没有实质的区别,甚至包括学制,培养方向都可能是一样的。而专业名称的确是不同,但其实在找工作时,并没有任何的区别,因为专硕和学硕是不会写在毕业证上的,专业名称大部分人也无法分辨是否是专硕还是学硕。培养方向其实是导师来制定的,是否能够实习也是由导师决定,所以硕士选择一个好导师,比选专业或者选专硕学硕更加重要。
关于学硕和专硕找工作
没有任何区别!!就像上面提到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上并不会提到是什么硕士,而一般hr也分不出专业是学硕还是专硕。
一般企业招聘的要求限制专业大类(并不会清楚的表明需要某个专业),还有就是学历,而对于硕士找工作,重要的还是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企业往往希望可以招聘到与岗位相匹配的人才,因此研究方向才是比较重要的。
如果是考公或者进编制,的确很多岗位都是明确标注专业名称,但其实限制也是很少。
如何选择学硕和专硕?
哪一个容易考哪个,比较往年录取分数线,一般专硕比较容易点。
读研最重要的还是导师的选择,导师会决定研究方向,从而会很大程度影响就业方向,如果研究方向比较窄,自然就业会受限。(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想静静])
预祝看到这篇答案的小伙伴,考研成功,选择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
教育
2022-09-21初试只考一门的专业:教育学
#考研择校#
教育学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因超高的分数被称为“卷王”专业,但还有那么多同学使劲往里卷。
原因是专业课只有一门!这就是统考的优势,学硕考311、专硕考333,真题、资料相对好找。不考数学!对于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学,没有高数就都好说!
其就业方向主要包括中小学教师。学科类的教育学跟老师是很对口的,而且需求很大。去高校做行政、辅导员工作。但是一般都有硬性要求,需要党员身份。去教育类公司的做课程、教学的,主要是个人兴趣。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一般只能报考不限专业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