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医学学硕和专硕的区别是什么?在以后读博或工作中各有什么优势?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今天,咱们接着聊医学影像学专业关于本科就业和硕士就业的现实差距。
当下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本科阶段,需要学习包括放射、ct、核磁、超声、介入、核医学等几个分专业的知识。
说到专业学习的精细程度,刚毕业的本科生没法和硕士比。硕士阶段的培养,的确比本科阶段更加专业和细致。如果说本科阶段的学习是一个面,那么硕士阶段的学习就是一条线。
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生的就业、升职的区别,我归为三大点。
第一,医院招人情况,学历为王。
大家有时间可以查一下最近几年很多医院的招人信息。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医院已经开始在朝着硕士学历普及,甚至是更高学历,就业形势不容客观是真的。
现在的本科生已经不像10年前、20年前那样稀缺了。哪个不想优中选优呢,学历首先就是最好的评判标准啊!如果你非要说拥有高级职称或者特别优秀的工作者的个例,那我觉得没有讨论的意义。
很多医院对于编制内医生的选择,最低学历就是硕士。这对本科生意味着什么,大家可想而知。
甚至在很多医院,磁共振、ct等几个科室招收医生的学历要比其余几个影像科室要高,美名其曰:这些科室对工作的专业要求更高。
所以,你想去好的医院、好的科室,学历还是最重要的。
第二,职称晋升对比。
影像学的本科生在毕业一年后才可以考取资格证。在成功通过考试后的下一年的5月份,证书才会发到手中,此时才能够被聘用为初级医师。在被聘用满5年后才能够考取中级医师。前提是这五年中有三年的时间得参加规培,这是上中级职称必须要的。
换而言之,一切顺利的话,本科毕业后最快也得7年才能够考取中级。而被聘用与否,就得看所在医院的具体规定。很多医院对于合同制的中级是不聘用的。
再来说硕士,它分为学硕和专硕两种。学硕,通俗讲就是三年时间里基本上都是跟着导师研究课题,和临床工作关联性比较小,但是对于以后考博比专硕有优势(有哪个导师不喜欢学硕的研究生呢?)。但是学硕三年期间不能参加规培,在毕业后才能参加该项目(真的有点坑)。
专硕,就是三年时间里和临床工作密切相关。但是同学们要知道的一项叫做“四证合一”的政策,意思就是:硕士三年要考取规培证、执业医师资格证、硕士的学位证和毕业证。现在很多高校招收专硕都有这个政策,我个人认为性价比很高。
因为,在毕业后直接朝着中级努力就好了,而且硕士毕业两年后就能够考取中级(学硕除外)。单纯从时间上来讲,比本科要节省至少2年的时间。
这个区别已经和是否是医学影像学专业无关了。
第三,薪资收入情况。
这个问题很复杂,每个医院的具体待遇不同。
不能武断地说硕士一定会比本科生薪资要高。因为,一个刚毕业的硕士和一个已经工作多年拥有本科学历的医生,后者薪资一般是会比前者要高。但是,如果同样是刚参加工作的本科生和硕士,结果不言而喻。因为学历不同。
所以,关于考研当下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这个专业,甚至是整个医学行业的首选。大家有时间也可以去查阅最近5年考研人数变化,其中医学类的报录比结果一定会给你很大的冲击。
当然,如果以后同学觉得我以上说的这些差别对你没有什么影响的话,本科生本来就完全可以胜任专业工作呀!
这是我关于考研和工作的一点切身感受,希望能给大家些许帮助(我没有怂恿大家一定要考研啊[捂脸][捂脸][捂脸])。
咱们明天接着聊一聊本专业在大学阶段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和误区。
#同学你好# #高考志愿填报# #人生规划#
各位考研学子 就记住一点就行了 有专硕 就读专硕 ! 有专博就读专博 !
我一个学硕出身的人都笑了[捂脸]
学硕懂科研,懂英语
专硕看来是不懂英语,不懂科研了啊[捂脸]
实际情况,现在临床医学专硕是王道,无论学校好差,整体上统招的基本上专硕分数高于学硕啊[捂脸]
另外我个人认为,临床医学专业的搞基础科研就是瞎搞,为了文章而搞一些没有意义的,临床医学专业的就应该多钻研临床研究,临床研究无论专硕学硕都应该掌握
我就告诉你,读学硕,找好的老板,然后读博,过来人告诉你,不信算了
临床医学学硕和专硕哪个好?
现在大多医院的专硕都开始实行四证合一了,从节约成本快速就业的方面而言,专硕好,我大部分大学同窗都是选的专硕,也正因为如此,专硕大热门,几十个人竞争一个名额都是常事,很惨烈的。
另外专硕待遇稍微好点,毕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医院卖苦力,多少给你发点钱(多少取决于你所在的科室和老板)。
但是专硕很累,下临床轮科是没有放假的。 不过这也算不上缺点,学医已经这样了,不介意再多苦这么一点。
也正因为专硕如此的安排,有的科主任在招新的时候不待见专硕出身的,认为三年时间又要学习又要规陪,结果就是既没学好基础知识又没练好临床技能,不伦不类四不像,宁愿招本科生进来。
学硕就是扎扎实实只搞基础的,上课,做实验,搞科研,写论文,不接触临床(不过也不排除有的老板缺人手,要你抽空帮忙的),所以毕业之后要重新规陪(3年)。
学硕不要求科室轮转,不必每天朝九晚五卖苦力,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验进程自己安排时间,相对自由。而且如果你导师重视科研,经费又多又舍得给你砸钱,又有良好的团队合作(*),那这种科研生活还是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优势的…
但从宏观上看,学硕花费的时间成本大,没有规培证的话应聘的时候很多医院都傲娇地拒绝你,唯一的好处就是发论文的机会多。
之前的答案有说到学硕可以直博,现在发现这是不准确的,只要导师是博导,专硕也可以直接转博(当然还是要考试的)
其实不然,专硕固然节约成本,但4证合一下很少有机会能下实验室(专硕整天轮转,基本不可能有时间搞科研发文章,但也排除有例外,有个别医院个别科室确实会给专硕的学生搞科研的机会,运气再好一点团队和老师给力的话,完全可以追平甚至超过一些孤军作战的科硕),这就造成了读专硕的话,95%以上的可能是不懂科研的(你如果坚信自己会成为那5%的个别就当我没说),这会影响什么呢?
如果你的就业目标是普通小医院,小型三甲甚至三乙、二甲,那就没问题,因为这种医院招人就是要人来干活的,科研是啥,他们不重视。所以就业目标是小医院的话,专硕比科硕的优势是很大的(不仅仅是临床经验的问题,还有规培证,没人愿意招个不能干活的人进来还要送出去培训)。但如果你的目标是大医院,一线大型三甲(以协和、中山、湘雅为代表)或省城省三甲市三甲(如各地省XX医院、省会中心医院等),这种医院不缺干活的人,规培生、研究生、进修生,再不济也有实习生,都是劳动力,而且这种医院一般也是教学医院,科研平台是非常优良的,他们更重视各种科研基金的申请、课题的完善、论文的发表,这这些事情都是需要专业人才的,前面说的劳动力“四生”,在这方面没一个能打的。所以懂了吗,在大医院,专硕的优势就没有了,学硕的优势就出来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学硕毕业了就可以心里美滋滋地去大医院应聘了,大医院人才济济啊,硕士的学历还是低了一点吧,很多博士都在投简历呢。所以,学硕毕业考博,博士毕业后,就很完美了,基本可以斩掉90%的医院了。
专硕也可以考博,有博士的学历也一样可以披荆斩棘啊,而且博士期间也可以学习科研,虽然不如学硕一路6年学上来那么扎实,但好歹也是有点科研经验的。对的,这就涉及到了考博的问题,学硕的优势就在于考博上是很有利的。你想,什么样的人会成为博导?这跟硕导不一样,硕导熬几年,职称上去了,只要去申请基本就会成。而博导的资格是很严苛的,必须要有科研课题立项,有多少多少的科研经费,另外自己也要是博士学历才行的。这种情况下,博导势必需要人来帮他做实验完成这些科研项目,那你觉得,博导会比较倾向于科研0基础的专硕,自己一步一步带入门,还是倾向于有一定基础的,熟悉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术且有一定科研思维的学硕呢?答案很明显嘛。
另外,其实大家有没有觉得,临床经验这种事情,只要不是很笨,去科室呆几个月也能处理基本问题了,而且,大家是当医生的人啊,缺啥都不会缺干临床的时间的啊,想干临床机会多得是啊,一辈子都在干临床。而科研不一样了,除了你学习读书的这段时间,以后哪里有时间有钱给你安安静静地待在实验室?大几千的血清买买买眼都不眨,小几千的试剂盒更是几盒几盒地供你挥霍供你试错,这种机会,以后哪里会有呢?走过路过就真的错过了。
教育
2022-09-20得看你自己对人生是怎么规划的了。
专硕现在都是4合。说白了,优势就是节约了时间,不用专门跑去规培。但是呢,你这几年做的事情和规培医生基本是一样的,科研方面基本废了。而且呢,大把时间在临床,比较实用。但是很多医院剥削学生,还不给发工资,部分医院专硕还不提供住宿。我个人了解的信息,大势之下估计以后专硕和规培会合体。因此呢,专硕适合哪些不希望继续读博士,希望可以尽快进入医院进行正式工作的同学。要说呢,大部分医学生也不希望被学制折磨了,因此考专硕的人也越来越多,最近几年分也越来越高。
学硕呢,硕士期间有科研要求,相对专硕很容易就可以继续读博士。博士毕业以后,相对专硕更容易留在大医院工作。缺点嘛,就是还得规培,得多花非常多的时间。所以呢,你要是以后希望成为中国的大教授大专家,希望能发展到可以制定指南之类的大牛层面,那么肯定得读学硕。否则,没有科研水平,怎样也不可能在医学圈说得起话。
但也不绝对,毕竟专硕学硕都是有个一对一负责的导师的。有的时候,搞学术的导师没搞到名额,就招了个专硕做学术。有的时候,导师的临床缺人,就招了个学硕做临床。因此呢,你考进去顶着个专硕学硕的头衔,还真不好说后3年你到底在干啥。
但也有时候,你遇到了好导师,学硕可以同时做临床,专硕可以同时做科研。这时候呢,如果你上进,那么虽然累点,但是真能学很多东西“求学宝”高招平台专注高考升学,高考志愿填报,新高考选科,职业规划,自主招生。热忱解答高考、志愿、选科及职业规划等的相关问题与困惑。欢迎关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