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为什么每个大学生都要学习思修?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大学思修课,如果不是为了学分、为了考试、考研,谁愿意学?老师: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
大学思修课、毛概、马哲、马原……
想想为什么?如此高级的课为什么几十年都如此不受师生欢迎?
一位网友说:“记得上世纪90年代,大学思政课老师根本不讲课本,而是讲时政要闻,虽然说课堂活跃了,学生们有兴趣了,但后来想一想,几乎也是浪费时间,一无所获。”
而现在,大学思政课老师连举例子都不敢了,只传授理论知识。
但这些理论抽象,学生毫无兴趣,根本不想去学。然而,高校又将这些课程列为必修课,不学又能怎么办呢?
最后,在2种矛盾之下,造成了上思修、马原课程,学生一字未进。
不仅学生对这些课程毫无兴趣,大学老师都是如此。
讲课乏味,感觉一直在消磨时间、“混日子”。
那请问:“这样的“水课”有意义吗?
既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又让老师没有任何“传道解惑”的成就感!
为何学生“被逼”坐在教室里学思修、毛概,面对无人学习的尴尬局面,老师原封不动的念着书本理论,老师感到舒服吗?
@巨人学长 认为,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①学生的沉默
不是不感兴趣,而是兴趣早就被老师消磨殆尽了。面对枯燥的书本,老师讲不懂、讲不透,学生看不懂、听不懂,也懒得愿意和老师、学校沟通,一度造成了课堂上“僵持”的局面(学生“乖乖”坐在教室里,一本正经的玩手机。)
②老师的不作为
思修、毛概课,老师对学生就是散养状态。作为“传道解惑”的老师,你的职业操守哪去了?上课,面对无人抬头的局面,你还在“津津乐道”的讲课,你不尴尬吗?还是说这就是你想要的效果呢?
当上课没有任何的成就感,难道不觉得浪费老师自己的时间吗?更耽搁了这么多大学生的宝贵时间。老师不作为,全指望学生自己“钻研、琢磨”,这现实吗?那老师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总之,在大学课堂现状下,学生如果不是为了学分、为了考试、为了考研,又能有多少人愿意去学这些课程呢?这难道不是思修、毛概等课程的悲哀吗?
历史验证,这些课程有着绝对的必要性,但却陷入了“无人学习”的尴尬角落,这正常吗?
对此,如果你是学生,你会主动去学习这门课程吗?
而造成这样的局面,你认为原因又在哪里?
我是@巨人学长 ,专注教育知识干货,欢迎关注+点赞,有任何想法,下方评论区见哦。#师者说#
撩人心.
2022-09-19【为什么大学生“讨厌”思修课?老师:连我自己也很讨厌。】
本来挺有趣的课程,却硬生生被老师讲成了枯燥无味,这样的思修课如果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谁愿意去上?
思修、马哲、毛概……
文科生真心喜欢吗?我不清楚。
但我很明确的告诉大家,理科生上课期间都觉得是浪费时间,如果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又有几个理科生愿意听课呢?
记得有一次毛概老师说:“理科生不想学这个课程很正常,枯燥无味,每届学生都是这样的情况。”
我认为这都是老师的借口!
这不是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吗?
毛概课程里面全部都是理论,而大学老师又不会举例子让学生思考,只会“纸上谈兵”,空讲一大堆理论,这样的课程如果学生喜欢,那才奇怪了!
久而久之,连老师都在敷衍了事,觉得这课就是瞎混时间的。
鲁迅曾说:“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同于慢性自杀。”
毛概、马哲课程老师,我是不是可以认为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呢?而学生“被逼”坐在教室里,是不是又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呢?
而对此,学生只有2个选择。
1、如果翘课,课程不学,自己是交了学费的,这不是糟蹋父母的血汗钱吗?而一旦再被老师逮住,会被取消考试资格;重修、延迟毕业都极有可能。这笔买卖,太亏本了。
2、成为“乖学生”,去教室听课,老师在浪费学生的时间,学生自己也觉得“别扭”,如坐针毡!
以上2种选择,学生都无可奈何。
总之,@巨人学长 认为大学毛概、马哲等课程应该好好“改革”一番,别让老师都在“混日子”, 让大学生昏昏度日,都觉得无趣!
你喜欢毛概、马哲课吗?
对此,你觉得像毛概、马哲这样的课程,学生应该学吗?学生不想学的根本原因在哪?
对待这样的课程,你又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我是@巨人学长 ,专注教育知识干货分享,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和我互动哦。#师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