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中山大学的历史文化学院和中山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珠海)有什么区别?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首先纠正一下一个小错误就是中山大学不管是广州校区还是珠海校区都没有历史文化学院这样的行政单位。两个校区都称为“历史学系”,不过叫法什么的无伤大雅。
现在说下中山大学一共有三大校区,广州校区、珠海校区和深圳校区(正在建设中),三大校区都是中大的组成部分。为推动和加快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发展、提升地方“软实力”,众多高校纷纷与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建设分校区。一方面整合优势资源提升地方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其他一系列的产业。珠海校区就是名牌大学和经济特区双优势的结合,其品牌效应将是响当当的。这种模式也是得到教育部大力认可和支持的,所以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建立不同地域的分校区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个别地方的这类行为在发展的过程中多多少少会发生一些变质,例如成为大学吸金的重要举措,这另当别论。
中大分校区的做法是自身发展的需要。第一,分校区是学科建设拓展扩大的需要;第二,分校区的建设也是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扩大影响力和辐射面的需要。就拿珠海校区和本部来说,他们的学生都是统一招生的,两校区的教学计划、教学要求和培养模式也是统一的。而且珠海校区有本科生、硕士生,也有博士生。这是他们的相同之处。
既然有相同之处,肯定也会有不同之处。我个人认为珠海校区作为中大第二个校区,其侧重的还是科研产出和成果转化。珠海校区看似侧重为海洋科学和金融类,这可能和珠海的地理位置(毗邻港澳)有关。貌似深圳校区也是同样的发展侧重模式(深圳校区主要侧重的是医学科和工科)。
这种不同也多多少少反应在两校区的历史学系发展上。历史学系作为中大最早设立的学系,其学术根基还是相当深厚的,例如史学大师陈寅却、傅斯年、顾颉刚等都是其学科奠基人。因此校本部理应也确实拥有强大的优势:首先表现在师资力量上。广州校区拥有的教师中80%以上都是教授,这些优秀的师资中包括长江学者、国家“跨世纪人才”和“新世纪人才”、外籍教师等。其次表现在其学科侧重上。广州校区的历史学系在中国史方面优势突出,特别是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是国家重点学科;另外以历史学系为依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更是中大的一张名牌,在族群与区域文化、民间信仰与宗教文化、传统乡村社会研究领域建树卓著!中心有陈春声、刘志伟等知名历史人类学教授坐镇,更与香港中文大学科大卫教授等有着密切联系。
再看珠海校区历史学系,它与广州校区形成错位发展和优势互补的格局。珠海校区的历史系将来将侧重与世界史一级学科的发展,重点发展世界古代史和海洋史等,将进一步完善中大世界史学科体系。珠海校区历史学系发展同样标榜国际化、精英化和多校区联合,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广州校区凭借其长久的发展和办学,在国际化方面仍然领先:广州校区历史学系与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英国牛津、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都有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珠海历史系将没有国际化的优势,其国际化的步伐还需时间)。此外珠海校区的师资力量明显比广州校区弱一些,从珠海校区历史学系的网站师资队伍一栏可以明显看出其专职科研人员占了很大比重,这也就印证了前面所说的珠海更偏向于科研产出和成果转化。
当然两校区的发展应该是统一协调进行的,只不过是各有侧重,各有各的优势。如果你是因为选择校区而困惑,个人认为大可不必。首先两校区历史系教师资源应该是共用的,应该存在广州校区老师去珠海上课教学这种情况。其次珠海也是一个不错的城市。最后选择校区也需要你结合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来进行选择,例如你是喜欢中国史还是喜欢世界史,还是喜欢去田野调查。
鄙人一点浅见,不足之处还请指教。
两所学院隶属于中山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管辖,只不过所在地不同,一个在广东,一个在珠海。
一样的,就是不同的校区而已,中大广州校区由于人数已经超满,所以在珠海开设了一个新的校区,仅此而已。
好像没有区别吧。
应该同属中山大学,但地域不同吧
中山大学比珠海那里好多了啊
除了地域不同,学生的教课书是一样的。
广东省第一学府
中山大学,位于广州,教育部直属“双一流”A类、“985工程”高校,由教育部、GF科技工业局和广东省共建。
#子墨高考#
学校历史悠久,始于1924年的国立广东大学,1952年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而成新中山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
校区不一样。有能力当然是广州的中山大学,珠海的始终是分院
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共用一个校长的历史宣告结束了,不过一个人同时任两所顶尖985大学的校长,确实是极少见
新校长是直接从211大学副校长,升上来了,这感觉连升好几级了,可惜华南理工大学的校长不是副部级,不然就更牛了
校区所在地不同而已。当然,教育资源亦有所不同,比如图书馆的藏书、教授讲师等等。但毕业证明是一致的。
岁月如酒
2022-09-18地域不一样,可能有点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