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1

学写诗词,应该看哪些书?

想咨询一下关于学写诗词,应该看哪些书?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1 个回答

  • 沉稳内敛

    送别得书字
    [唐] 李白
    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
    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
    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
    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天天古诗词##学习##我要上头条#

  • Zhang123

    我告诉你写诗词要具备的书也就是参考书。

    他就是一本儿古汉语词典。

    别的词典不能够作为诗词所选择的词句。

    因为诗词的词句一定是有含义的,没有含义的诗句。他就是一句普通话或者说是大白话,一字顶不了1万句,顶不了1万句的组词,他就是普通话。

    古汉语词典里边儿的所有字它都是有含义的。我市诗词协会会员协会给每位作者每人发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古汉语词典,因为古汉语词典里解释的这个字。

  • 给未来的自我拼路

    学写诗必看的书籍推荐: 《声律启蒙》学习对仗和韵脚; 《三字经》典故比较多; 《弟子规》古代文化必须了解; 《诗经》诗歌的雏形,比较朴素的风格; 《楚辞》先秦时期的诗词; 《唐诗》、《宋词》、《元曲》成熟的诗歌。

  • 风去了无痕

    首先要了解诗词的文化,然后再懂得诗词的韵律,之后再细读唐诗宋词,体会其中的奥妙,再自己边学边练习作诗,慢慢就会水到渠成了。

  • 陈....

    如果是古诗词,先精读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经典的要能背下。然后贞对一个人的作品专门学习研究,如李白,苏轼,李清照等名家,要读他们的传记,了解他们的身世,懂得他们处世哲学,以名家诗词为依据结合自己的经历感悟创作自己的作品,之后再学习再修改,春季辛勤耕耘秋季必有收获。现代诗词学习与创作也是如此。

  • 淡定生活

    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那么背会宋词三百首,不会作词也会吟了。

    其一、写诗词,必须要多背多读唐诗宋词等古体诗词,领悟其中的韵律平仄,推敲其中的遣词造句,慢慢就摸出门道来。

    其二、要多读书读史书,掌握一些典故、掌故等知识,在学习创作中尝试着应用它们,丰富诗词内容。

    其三、先模仿着古人的诗词写,再进行创作。

    其四、学写诗词立意要高远,视野要开阔,既坚持它的韵律,又不被其束缚,才能写出好的诗词来。

  • 短腿柯基王

    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中一颗璀璨的星,学习诗词创作,一定要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多读一下《诗经》,《秦汉古文》,《唐诗宋词元曲》,古代文学类等,以及现代时期的大家们的诗词散文等,当代的浏览一下即可。

  • 金毛大汪汪

    诗词悟道|怎么样写古诗(续)兼论《诗话》的重要性
    文/永胜

    【定场诗】《诗话》
    出品/永胜
    沧浪缨慢濯,
    禁脔补君心。
    玉屑迷诗眼,
    随园可换金。
    ——
    有诗友问:学写古诗,如果多背古诗有用吗?
    我说:也有用也没用。
    有用,是指你如果能从古人诗句中找到机关,把握脉搏那就“中”(河南方言)了。
    否则就是赶脚的和放羊的瞎搭个,纯粹浪费生命。
    我的观点,你既要看古人写的诗词,也看古人写的《诗话》、《词话》,只有看了这样的工具书,才会真正对你的古诗词创作有帮助。

    我们以元代范德机所著《木天禁语》为例,里面专门总结了古诗词的六关,即“篇法、句法、字法、气象、家数、音节”。这些技巧对于创作者而言,应该拿来借鉴和使用为宜。

    ★什么最看诗人功力?五绝和七律,词牌可以忽略不计。
    其中,绝句为重中之重,诗法如下。
    举例:
    1.「问答」
    谁其获者妇与姑。
    何日东归花发时。
    2.「当对」
    白狐跳梁黄狐立。
    妇女行泣夫走藏。
    3.「上三下四」
    凤凰乐奏钧天曲。
    乌鹊桥通织女河。
    4.「上四下三」
    金马朝回门似水。
    碧鸡天远路如年。
    5.「上应下呼」
    素练抹林云气薄,
    明珠穿草露华新。
    6.「上呼下应」
    林花著雨胭脂湿,
    水荇牵风翠带长。
    7.「行云流水」
    春日莺啼修竹里,
    仙家犬吠白云间。
    8.「颠倒错乱」
    香稻啄馀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
    9.「言倒理顺」
    海岸夜深常见日,
    寒岩四月始知春。
    10.「议论语」(宋人用之。直书句。)
    郑县亭子涧之滨。
    一去三年竟不归。
    11.「两句成一句」
    屡将心上事,相与梦中论。
    萧萧千里马,个个五花文。
    ——
    我们写诗为什么选中原之音,中原之韵?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四方偏气之语,不相通晓,互相憎恶。惟中原汉音,四方可以通行,四方之人皆喜于习说。盖中原天地之中,得气之正,声音散布,各能相入,是以诗中宜用中原之韵。则便官样不凡,押韵不可用哑韵,如五支、二十四盐,哑韵也。」
    其言说之意就是,胡人言语不同,且不通,而中原音则可四方通行,原因何在?中原中原,为神州之中央,天道图存,其发音与散播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和政治优势。
    当然诗词创作还要注意尽量避免使用哑韵(通俗些讲就是闭口音),防止诗词不振。
    范德机的另外一本《诗学禁脔》,其专门探讨了诗格,也非常值得我们研读学习和借鉴。
    【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禁脔】[ jìn luán ] 比喻珍美的、独自占有而不容别人分享、染指的东西。
    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与魏庆之的《诗人玉屑》内容类似,也是我最为推崇的两本诗话。
    另外像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和徐寅的《雅道机要》也是很不错的。
    明代谢榛的《四溟诗话》里有这样一段话,我很是赞同——
    「凡作近体,诵要好,听要好,观要好,讲要好。 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讲之独茧抽丝。 此诗家四关。使一关未过,则非佳句矣。」
    清代袁枚的《随园诗话》、沈德潜的《说诗晬语》以及王士祯的《律诗定体》,那是一定要看的,而且要看透,尤其是袁枚的。
    近现代,陈永正「独抱诗心」一文很难得,可以矫正某些对诗词的理解有偏差的思想。
    学诗写诗如同爬山,注意是爬不是登,因为山势险峻(诗路崎岖),只能低头弯腰向上爬,且看不到顶。
    这里,就需要有十足的耐力与毅力,才能够有机会到达山顶,而光明顶其实早已经火光冲天了,你即使侥幸爬上了光明顶,也要面对接下来的一场场恶战,因为那帮半官半私的利益集团的乌合之众们,正在那里虎视眈眈地想把你千刀万剐呢!听着就瘆人,呵呵!
    听着是不是很江湖?没错,你以为诗坛不是江湖吗?你有金钟罩铁布衫吗?你知道方世玉是怎么死的吗?
    扯远了,蛋疼了!
    下回再扯!
    2020年09月20日14:57分写于北京起舞斋

  • 秋实累累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也就是说,首先你得常常浸润在诗词中,读什么呢?就读经典,《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这是合集,是选本,在吟读的过程中,觉得谁的作品与你对路,再找他的全集来“泡”来“煮”。这是思想碰撞、情感碰撞等碰撞,激发心灵的东西,找诗内在的路子。

    有了作品作“底”,再学套路的问题,也是诗词格律的问题。《中华新韵》是必备的。有几本专讲诗词写作的书,都不错,看你喜欢哪本?

    1.《大学诗词写作教程》徐晋如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格律诗词详解与创作》黄昌其著;

    3.《格律诗写作技巧》王永义著;

    4.《诗词格律简捷入门》张岳琦张昕著。

    5.《诗歌写作入门》余德予著。(这本书古今中外的诗歌都讲,对理解诗的意境和内涵用处大,对讲格律不如上面那几本)

    愿这个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 岁月如酒

    分享一阙蝶恋花.别后相思心目乱#诗词#

    别后相思心目乱。
    不谓芳音,忽寄南来雁。
    却写花笺和泪卷。
    细书方寸教伊看。
    独寐良宵无计遣。
    梦里依稀,暂若寻常见。
    幽会未终魂已断。
    半衾如暖人犹远。

    读罢,心目乱,魂已断!

  • 教育

    多看喜欢诗人的传记,其中既有人物经历又有诗词赏析的,二者相结合有利于加强我们对诗歌的记忆,同时又能真正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情感。比如《纳兰容若词传》,《苏东坡传》等等[灵光一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