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如何解读2020年考研大纲,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2020年考研数学新大纲:不变
之前有数学二会增加内容的消息引起考数学二同学的恐慌,下面给同学们吃一颗定心丸:数学大纲不变!考数二的同学们放心吧!
话说回来,大纲不变并不意味着难度减小。
虽然今年考研人数多,对于数学这一门课,难题最多20%,基础考察依然占大头,所以同学们打好基础,掌握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理论,一步一个脚印:不惧形式多变幻,变不离宗通四方。
2020年考研政治新大纲:微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近代史纲要”这两门课属于轻微调整,基本没有大幅度变化,原因很简单,这两门课程都有固定的书籍参考,知识点也基本稳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偏哲学和政治,而“中国近代史纲要”则完全偏历史。
一方面关于哲学的知识不可能每年都有变化,而历史性的东西已经尘埃落定,不能更改,因此政治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近代史纲要”没有太大变化。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这两部分政治大纲有较大的变化,今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部分的变动主要集中在两个章节:“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比如经济建设中增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经济座谈会上的讲话,政治建设部分增加了关于祖国和平统一的新表述,生态文明建设部分增加了“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增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六个原则”,全面深化改革中增加了关于全面开放的评价、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的讲话、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表述等。总体来说这些变动中有些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比如“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六个原则”等,有可能会出现在今年的试卷中。
至于“形势与政策”部分,这一块不用多说,调整幅度是最大的,因为“形势”时刻在变,而“政策”也并非一成不变,因此“形势与政策”的具体考点,还需要细看考研大纲,掌握最新动态。
英语:不考听力,增加单词
真的不知道初试考听力是从哪里传来的,搞得大家心慌慌,现在再一次非常认真的告诉大家:英语初试不考听力!其他基本不变。
总的来说,英语大纲约等于没变化,只是在局部微调,对于考研备考几乎没有影响,接下来的复习,这里给大家总结一句话:单词不能丢,真题要做透,写作重积累!
单词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看过那些英语得高分的经验,共同点都是把单词书背到3遍以上,唯有词汇量的积累,才能拿下阅读,才可能得高分。
同样,接下来的时间,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规划,真题至少要做2~3遍。
英语真题要认真钻研,真题是许多专家精心编纂的,每道题都要深思熟虑,反复论证才会出现在考生面前。
你在练习过程中不仅仅是做题,而是把真题当做考研英语的“教材”反复研究,去钻研总结方法,要知道为什么要选这些正确的答案,当你真正的去总结各种类型的题目之后,你离高分真的不远了。
http://19.offcn.com/class-176987/?scode=gHITlx 点击链接预约大纲解析就可以了!
黑白
2022-11-26一、新旧大纲要对比,细节变化莫忽略
这一点,对于每年都在发生变化的就比如拿政治科目来说,尤为关键。特别是大家都会在新的大纲发布之前,就进入政治的复习,如果不厘清考纲变化,就会造成知识点的疏漏。
因此,强烈建议大家都依照最 新的考纲和大纲解析,再对比去年的考纲,把增加、删除或修订的考点整理出来,要做到不遗漏任何一处的变化。
大家可优先关注新增的考点,它们意味着会出现新的考察知识与题目。而在有些章节,比如毛中特部分,新增的考点往往还意味着党和国家在整体政策方面的调整,这对于后面的材料分析与时事政治分析题的准备也有重大影响。
修订的知识点是其次需要关注的地方,它们主要体现在表述语句的变化上,大家对于这块的内容也应细心整理,防止自己在答题时,还沿用了老的说法。删除的知识点记住即可,无需太多关注。
大家在梳理和对比时,要注意逻辑与知识脉络的搭建。不要机械地归纳,而应该在整理中逐渐领悟考纲新变,同时结合自身的水平,对自己所需的复习进度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
二、全局掌握,大纲为重
有的同学喜欢盲目的搞“题海战术”,以为时间的堆砌可以换来最后的成功。但是规划不清的“题海战术”很有可能是在浪费时间,终不得要领。
所以建议同学们首先要认真分析考试大纲,确定复习重点,将重要的知识点和题型厘清,节省时间,不可贪多求全。人的时间、精力毕竟有限。
基础与重点的复习是重中之重。把握记忆规律,平时不会做或做错的题要特别留意,最好隔段时间就要重做一遍,直到它真正成为你自己的东西,否则考试时你就会觉得许多题都似曾相识,却仍旧做不出来。
通过暑假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们已经对各科考试的基本概念和框架有了一个模糊的印象,从感性上了解了各门学科的知识框架,原来完全陌生的知识,这时候也开始有一些熟悉之感。
在大纲发布前后,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将原有的基础夯实、打牢。
在九月份和十月份,抓住大纲,熟读教材。根据大纲,分清知识点的主次,划清重点;对于重要的知识点,要吃准,吃透。要注重知识的深化理解。
在复习的过程中,也要主动提炼要点和精华,进行重点理解和记忆。
在学习中,一定要踏实,宁肯多费些时间和精力,也要把知识点留在自己心里。
大纲是考研命题的依据,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考试大纲来复习,详细了解考试的内容、题型,类别和各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便合理分配复习的时间。
而那些大纲中明确标明要“理解”“掌握”的知识点,特别是大纲新增的考点和知识点,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些往往都是考试的重点。
一般来说,修订的考点往往是该年命题的重点,也是该年的热点问题。
但也并不绝 对,因为现在的考研试题越来越灵活,而且反押题的趋势也很明显。所以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还要全面掌握大纲的内容,并对大纲中的变化给予一定的重视。
三、自我定位,定计划
大纲发布前,大家可能喜欢结合往年的考试内容,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并购买复习材料,然后等考纲出来以后再适度地进行调整,这样做很合理。
但对于一些考研新手来说,“完美主义”的倾向迫使他们渴望面面俱到,但每个人的精力有限,面面俱到的结果往往是都有听说,但并没有透彻理解,更别提灵活使用了,由此使得复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复习内容过多,会造成复习效果低的问题,复习效果不好,大家在平时的测验中就会看不到进步,这对内心会造成一定的打击。
所谓“贪多嚼不烂”,归根结底还得解决复习内容过多的问题,但这往往在考研大纲发布之前是无法规范的。7月考研大纲的发布,给复习指明了方向,大家再不会像无头苍蝇般地复习,只需按照大纲公布的考点,按部就班地复习即可。
接下来就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做好自我定位,妥善安排复习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系统的复习,把精力花在实在处。
在考试大纲正式发布前,大家可以先行依据上一年的考纲进行系统地复习,梳理知识点,并辅以必要的练习,大纲出版后再对照新旧大纲,重点复习新考点及变更的考点即可。
此外,大纲不仅是正式考研复习的起点,同时也是整个考研复习的参照物,在复习的过程中,也需要经常根据考试大纲定期进行查缺补漏,看自己哪些知识点理解了,哪些仍属于模糊状态,以便进行及时的弥补复习。
同样,在复习的冲刺阶段,大纲也是最重要的复习资料。前期复习阶段是知识从薄到厚的积累过程,而冲刺阶段,就是要把知识由厚变薄,提纲挈领,掌握每一科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点。
而这个阶段,大纲无疑是我们最权威,最精练的参考书。所以我们要透彻分析大纲中的变动、重点、考点。
更多考试详情关注微信公众号:南通中公教育(后台领取各个考试项目备考资料及模拟卷)
或者收藏我们的网站:www.nantong.offcn 更多考试信息和备考指导等你哦!!!
文/南通中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