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孩子被国际关系学院录取了,可是知乎上说这个学校不怎么样,有了解这个学校的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这个学校不能评论,你能考上就够啦!也要保密的!
“通过胃来赢得心”
“通过胃来赢得心”,这句话不仅适用于个人,同样适用于国际关系。美食在重大国际事件中曾扮演何种角色?各国如何用美食赢得朋友和增加影响力?当然,美食也有造成外交尴尬的时候。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的长文为您解读了“美食外交”的种种。(参考消息)
那是你家祖坟冒烟了,前人积德了,别听她们瞎逼逼,将来工作的部门都是非常非常好的部门。恭喜你了。反过来一想,你不会是故意在这里炫耀炫耀吧。
如果分数够高的话,就最好不要上。
机构改革之后,国关的学生,除了一些特别优秀和有门子的,大部分要到地方国家安全厅工作。天天加班加点不说,还没有任何社会资源。10年以后基本就和社会脱节了。
当然,如果你天生就认为自己要为这个国家奉献的话。或者是怀着某种神圣使命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这个是你的一个选择。但是,进国家安全部你还得通过国考。
如果你连国考都能通过,从待遇角度上,你完全没有必要选国家安全部。这个部门是所有国家部委里头压力最大,工资待遇最低的。
我就是国际关系学院92届毕业生。我一没有家庭背景,父母是普通工人,二没有特殊的社会关系,凭本事自己考上的。毕业后我从事的也一直是一般工作,比我大四级的另一个毕业生以唱歌为生,他叫刘欢。国际关系学院离颐和园东门走路10分钟,那是我们学校的“后花园”。所以,这个学校并不特别,关键在于学生自己要努力用功学习。
为国家国安系统培养人才的重点院校,毕业后的去向国家安全部门丶外交部门,当然到时候还需要考试。不过大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应该不是问题,就业了就是公务员,但对少部分没能考上公务员的该校毕业生就比较尴尬了,因就业面太窄。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两高中同学该校毕业,男生在南方某省国安厅工作,女生在国安部工作,后来女生夫妇二人(国安部同事)因车祸离世。20O6年我同事孩子也考上该校,毕业后在国安部工作,据说工作很神秘很神圣。这孩子父母为此感觉很牛B。
北京高校中第6档大学包括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七所大学。
这个档次的学校以文科,师范类高校为主,理工类院校比较少。北京建筑大学是一所被低估的院校,不是说它的本身实力被低估,而是北京建筑行业里面有大量的学校校友,学校毕业生就业也不错,关键是录取分数不高。
这个层次的大多数院校都主要面对北京生源,为北京市培养人才。
国际关系学院与外交学院类似,前面分析过外交学院,可以翻阅。
首都师范大学其实不错,只要不排斥做教师。北京中小学中大多数教师来源于该校。该校连续两次入选双一流。
不过这几所高校在外省市招生的分数不低。考生还是要根据个人情况再选择。
现在不包分配了,没后台的孩子苦逼了
34岁的北外副教授走了,令人一声叹息。2022年8月21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程多闻不幸离世,享年34岁。
程多闻是安徽歙县人,高考成绩相当了得,直接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录取,本、硕、博三步走、一气呵成。2015年,程多闻入职北外,2019年晋升为副教授。
听说是父母联系不上他,才发现他因心源性问题猝然出事。
有人说,大学青年教师的英年早逝,跟三座大山(教学、科研、房子)息息相关。
教学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教学评估、讲课大赛、讲课考核,长流水不断线。备好课、讲好课是青年教师的必修课,否则一个差评,几年也无法翻身,学校就没法混了。
科研涉及发表论文、申报课题、学术交流。发表论文事关学术水平、核心期刊、版面费、名气支撑等,很多青年教师选择躺平,不写论文、不评职称,即使当一辈子讲师也心甘情愿,仍然面临着下岗或转岗的风险。
安居才能乐业,房子是绕不过去的坎。一旦买了房,工资根本无法还贷,校外办班、讲课、赚外快,几乎是唯一的途径。面对生育,女教师可能要中断4年的教学生涯。一朝落后,样样晚四年。
钱钟书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
有网友说,大学校园又何尝不是一座围城?校外看到的是幻想风景,校内面临的是压力重重。一旦穿上红舞鞋,永远也停不下来。
关于大学青年教师的生活压力,各位网友有何建议?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讨论。
沉稳如山
2022-11-26知乎上那些眼比天高命如纸薄的人懂个屁……啥学校在那里能被好评啊……
国关学院不是培养996打工仔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