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5

正在准备研究生复试,导师回我邮件了,问我对于他研究领域的了解(官网上没有介绍研究方向),我该怎么回答?

想咨询一下关于正在准备研究生复试,导师回我邮件了,问我对于他研究领域的了解(官网上没有介绍研究方向),我该怎么回答?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6 个回答

  • 教育

    能收到导师的邮件,说明,他对你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好好回复,你有很大的希望被录取。当然,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系统检索导师近三年的文章

    虽然官网上没有对这名导师研究方向的介绍,不过,不要紧。你在网上检索一下这个导师最近3年的研究成果,特别是论文,你大概就能知道导师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了,而且,对他这个研究方向的内容,特别是他的研究成果、观点,你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把握。

    中文的,英文的,都可以查查。

    如果有时间的话,能够检索一下这个研究方向的其他成果,就更好了。这样,无论是邮件回复,还是未来的面试,你都会占有一定的先机。

    二、与导师现在指导的学生进行沟通

    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找到导师现在带的研究生,深入沟通下,他们对导师的想法和课题方向会有更深的了解,而且,在复试中,如何对答等经验,也会让你非常收益的。

    当然,如果他对导师的评价不怎么好,你也可以提前有个准备。毕竟,这两年,若干高校中都出现了研究生被导师压榨太狠,走上绝路的。现在,及时规避风险,还是很重要的。

    三、邮件如何写

    总的来说,导师这么问,其实就是想看看你对他的课题方向,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其实,你可以简单写成导师这个研究方向的文献综述,当然,不用太长,特别是要融入个人的一点思考。不够前沿也不要紧,因为这个阶段,你怎么都不会比导师更专业的,只要表现出一定的专业能力就可以。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如果有学生能主动与我联系,我会比较开心。至少会对这个学生有一些先入为主的印象。只要他在回复中能够表现出一定的专业素质和研究能力,我就会优先选择这名学生。回复这个邮件,其实,主要就是考察你的文献检索能力,这也是做研究的基本功。

  • 金色岁月

    赶紧的!找导师的论文!进行深入研究!深入研读!特别是他的代表性论文!我也读了导师的论文,英文的!拿着英汉字典一遍一遍的读!但愿导师看上咱!网上一般能找到导师论文!若找不到,赶紧找导师所在学校的校友!师哥师姐!想办法找到!还不行,赶紧进入你所报大学研究生论坛,什么都有!你提出来,可能要花些钱!有同学帮你找!既然联系上导师,并且导师给你回了话!你希望很大!

    找到导师论文,认真研读,仔细了解导师的科研方向!做到面试时心中有底!况且导师问你对他研究方向的理解!只有研读了他的论文,你才有可能成功上岸!

    祝你好运!

  • 风华依旧

    同学打电话问我女儿就业情况,我说下学期才研二,还没到找工作时间,她说她女儿研究生毕业了,正备考应聘呢。我很奇怪,她女儿也刚读完研一啊!

    细问之下才知道,她女儿去年是到英国读研去了,原来人家国外的研究生才读一年,一晃竟然毕业了,好快!

    据我所知,女儿读研一年除了学习专业课之外,按导师要求参与了很多研究项目,她这一年忙忙碌碌,但依然感觉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更没有完成一篇研究论文,她说自己对很多东西认识依然很肤浅,需要研二再好好钻研。

    相比之下,我想不通国外的一年研究生,到底能学到研究到什么程度?这一年既要学理论知识,又要参与研究课题,更要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学校和导师是怎么做到的?她又是怎么做到的?

    同学说,几个单位的领导和高级中学的校长都说,你女儿的学历这么牛,到咱们这边就业绰绰有余,随时可以来,完全可以免考的。但他们一家不想让女儿在四五线城市就业,想让她留在省城。

    我想不通,同学的女儿前年考研因为没过国家线,在没有复试机会的情况下,花了几十万去国外读了研究生。以我们的理解,在国内没考上,到国外花钱就能申请上,这样的研究生应该是大打折扣的,而且还只有一年的培养时间,为什么回了国,却被很多单位和人认为是高大上学历?难道国外高校这一年的培养成果远远高于国内高校的培养成果?

    也许我孤陆寡闻,也许我格局小,这些事情我真的是想不通。

  • 沉稳大叔

    考研复试其实就是导师挑选学生的过程,即使你初试成绩再高,如果没得到导师的青睐依然被淘汰!因此,考生准备复试时就要好好地熟悉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导师已发的学术论文等。

  • 教育

    【考研复试前有没有必要提前联系导师呢?】这个问题的背后实际上是值得琢磨的人性问题。我因为长期和高校的硕导、博导打交道,现在也在高校里带硕士研究生,这里聊聊个人的感触。

    我曾收到过群发8位老师的“广撒网式”的邮件,也收到过把我的姓氏写成另一个相似的别字的邮件,还收到频繁发送和催问结果的短信,甚至遇到有陌生的学生突然造访办公室。这些联系方式显然没有起到对录取有任何帮助的正面作用。

    个人认为,复试确实可以提前联系导师,因为这会加深导师对你的印象。若是最终没有成功,也不会对你造成什么损失(说不定还因此结交了一位师长朋友)。但最恰当的联系导师的方式是什么呢?以下几个问题不妨注意一下:

    1.邮件是分寸感最好的一种联系导师的方式。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一位研究生导师,你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呢?考研成绩出来之后,一定有很多通过初试的学生想认识你,而你可能并不愿意当面认识他们。一是因为复试之前,不确定的因素很多,而如果见面往来,后续要付出的沟通成本很高;

    二是,太多人打电话、发信息或约谈见面一定会让你应接不暇——本身大学老师、硕导博导的工作就非常繁忙,如果是科研大佬,他们的时间就更加宝贵,这是他们的共同点:每天找他们的人都非常多。这个时候,邮件往来是最恰当方式——导师能根据自己的时间来考虑什么时候看邮件、什么时候回复邮件。

    2.邮件内容能提及你对导师研究方向的理解和基本认识。

    (1)基本信息要素齐全:邮件的基本信息不能少。

    除了初试几个科目的单科成绩和总分外,本科学校、专业及本科期间做的一些与科研沾边的事情,比如参加了什么科创竞赛活动、毕业设计做的什么等。另外,对导师方向的了解和基本认识,最好也提一提,表明你选导师前,是认真考虑过的。

    (2)与你的能力和专业水平相关的信息越具体越好。

    一般要有你的个人简历和学习成绩介绍。如果报考博士研究生,还要有关于硕士期间研究内容的介绍,发表的学术论文。自己在校期间掌握的实验技术、特长,以及个人爱好和兴趣等。

    邮件表达传递出诚恳、自然的感觉就行。不需要太过华丽或太官方的通用性语言,也不需要你发誓表决心。导师希望能通过邮件了解你的学习情况,你的科研情况,你的技能等等。

    (3)如果你能就某个导师研究方向相关的问题,谈出有意思的个人观点和见解,那么这是一个加分项。

    印象很深的是有一位学新闻传播背景的学生,是跨专业考研,她在邮件的最后部分,跨界解读了智能交通领域的一些问题,同步附上了她的一篇作业。这让我的那位导师朋友在看完邮件后,把文章转给了一位在科技公司工作的工程师。这位同学后来也顺利地通过了复试。

    3. 发邮件容易踩的几个坑:撒网、粗心、随意

    (1)不要群发。

    考生联系导师,很多时候是撒网。网到几条鱼后,再慢慢地挑选。这一点,其实导师们都知道,尽管他们可能不会太在意,但也不会对你有深刻的印象。

    (2)不要大意。

    想象一下,一位教授收到只有笼统的称呼“教授”或“老师”之类的邮件,显然他不会认真看。至于隐姓埋名投石问路的,邮件中或电话里只提考分和本科院校这类邮件,那就更容易视而不见了。

    最离谱的是一位同学同时给同一院系的5位导师发邮件,竟将其中一位老师的名字写错了——姓是对的,但名字的两个字写反了。像这样马大哈的学生,不管复试表现如何,导师很可能都不会招他——万一以后写实验记录也这样,那就麻烦大了。

    (3)不要随意

    如果有学校域名的邮箱,则毫不犹豫,请选用学校域名的邮箱作为联系导师的邮箱。因为学校域名(包括上班后的单位邮箱)本身具有身份认证的功能,比普通的邮箱更容易取得对方的信任。

    再想象一下,如果导师打开邮箱,发现收到了是下面这些发件人发来的邮件,他会作何感想:

    来自:不是一个人。 / *咆哮的大熊& / 深夜寂寞冷;/ 莪在这里等妳 /一称体重就不开心......其实,现实中的发件人名称比这些更有喜感和冲击力。
    显然这些同学并没有注意发件人显示的姓名设置,或者是为了显示个性,或是按照当时的心情随意而设。

    建议的设置是真实姓名,或者是学校+真实姓名。

    事实上,考生提前联系导师,或多或少与老师个人的一些沟通习惯和做法有关。不同的导师,为人处事的态度不同,给考生的回复自然也就不一样。

    但一般来说,导师给你的邮件回复,都会有这样的共性:他们不会让任何一个学生完全失望,因为他们不会直接拒绝;但也无法让任何一个学生满意,因为他们不会有任何承诺。

    只不过,导师有可能因为这一次或几次邮件的往来,会对你产生更多的印象,如果后续你顺利通过复试,那么有可能提前的一次联系,能成为决战最后能把你往前再推一把的力量。

    同学们如果有联系导师相关的问题,可在评论区留言或私信沟通,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考研初试成绩将公布##考研# #考研复试# #复试# #学习方法# #沟通# #心理#

  • 金色晚霞

    导师回你邮件的原因主要有:1、你的初试成绩很好,引起导师的关注,他想把你收入门下。2、报考的考生有几个都考的不错,导师可能会从你们几个中选择。现在硕导一般一届带两三个学生,学生是导师研究领域的继承与发扬者,如果你对导师领域很熟悉,或者和导师研究方向契合,那么你今后跟着导师做研究很顺利,不然导师和你都很痛苦。现在硕士毕业不易,硕士论文关系着导师的名声,导师在选择学生时特别用心。由于官网上没有介绍导师的研究领域,如果你想了解导师的研究领域,主要有以下途径:1、知网上搜索导师的论文,只要在知网上输入导师的姓名和单位,导师的论文一目了然。从导师的论文可以看出导师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2、在当当网及亚马逊等网站上输入导师的姓名,搜索导师著作,从其著作中可以看出导师的研究领域。3、多种途径打探出师兄师姐的联系方式,向他们请教下有关导师的研究领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