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山东实行3+3,考生想学医选学化学、生物、历史,可以不学物理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我跟你一个省,也是高中生家长,分享一下个人经验。首先学医你有明确的专业方向吗?比如你想学临床医学,除了北大,同济之类的名校会对物理有明确要求必选,其他医科大,医学院校大部分是化学生物必选或者二选一即可,个别的没有选科要求,可选择的学校还是挺多的,如果你有明确的心仪学校,建议你去查看该院校心仪专业的具体学科要求。百度: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这里可以查询在山东招生的全国院校对学科要求,希望对你有帮助。
可以啊学1理论上跟物理没什么关系学医更多的是用到化学跟生物的知识所以如果你选择医学的话可以不选择物理当然如果假设物理还是学的起来的话还是建议选因为毕竟来说物理里面有蛮多的抽象思维已经理科的学习思维实际上是可以得到很好的一个培养这样的话是由于学生学习化学和生物这两门学科的
高一选物理却不选化学,风险挺大的。会不会把选物理的学生坑了呢?
据最新的指导意见,高校的92门学科门类,其中65个学科门类要求选择物理,56个要求选择化学。
对于高一的学生选科不选物理和化学,三年后的大学几乎与理学、工学、医学、农学等专业无缘。因为这些专业都要求物理+化学。
当然选物理不选化学也有很热门的专业,比如经济类、金融类、法学类、管理学类、文学的新闻类专业,有些只要求物理,有些物理、历史都行。
至于选什么组合,要考虑自身的优势科和将来想学的专业。如果如果自己喜欢文科类专业,怎么选科都行,只要自己喜欢。如果想从事理工医科类专业,比如比较热门的计算机、医学等专业,物理化学是必选。
之前也不太建议学生选物理+化学科,这样学习的压力是蛮大的,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学习难度是挺大的,所以,选物理+化学的都是理科成绩不错的学生,或是说,尖子生扎堆的地方。
现在的政策改了,2021的选科指南提升了物理、化学的权重,如果选了物理,又想去学理工医的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建议把化学也选上。
虽然建议选物理+化学组合,有点像网上所说的“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的感觉,但是,选了物理不选化学,会把很多物理类学生坑了。
不知是不是这个理,如果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专业友友指点一二,在此道声谢谢[作揖]
不学物理,怎么理解血压,血流变,骨骼应力,肾小球滤过压,毛细血管渗透压,颅内压等等。。。
想学医,但是不想学物理,看来是避重就轻!给你一个建议,别选专业了,考个最高分,然后去个好大学。能上什么专业就上什么专业。最符合你的心里。想学医,看你的心里就是只想学,也没想学精。所以以上建议最好。物理需要实验,医学一样。你避开物理等同于只想学医而已,学的好坏无所谓。别害人!
为啥想不开,非要学医。
今年表弟高考考了656分,大舅和舅妈都很高兴,家里总算培养出一名大学生。可是报专业的时候表弟却不同意爸妈的选择,而是报了自己喜欢的专业。
表弟这个分数在山东省内排名10000名以内,而且表弟除了语数外三科外,选考的其它三门科目是生物、物理和化学。要知道表弟选考的三门学科在报考专业方面有很大优势。这个成绩报个211或者985院校完全没有问题。家里人希望表弟学医或者师范专业,毕业后当个老师或者医生,不但工作稳定而且也好找对象。
哪知表弟却舍近求远,报了大连的一所院校里的外贸专业,不过家里人最终还是同意了表弟的选择,主要是表弟给出的理由不得不佩服有说服力。表弟说:近些年就业前景好的10大专业有:计算机网络、同声传译专业、能源交通专业、外语专业、汽车维修专业、外贸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建筑专业等。其中外贸专业的人才具有较多的选择性,可以去私企、外贸企业等。
今年全国普通高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创历史高新,自己之所以选择外贸,其实外贸难,难在不专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要靠专业外贸人才找到确定性。阿里巴巴国际站一直帮助中小企业寻找专业人才。#做外贸为何要坚持长期主义#目前已带动3万人实现就业。正如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巴巴国际站张阔说的,做外贸要坚持长期主义。其次还要举行更大规模的线上线下外贸人才双选会。国际站已启动跨境电商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将联合2000所高校,培养100万名跨境电商人才。
大舅听了表弟的分析也觉得有道理就答应了。其实有的人专业选得不好,就业的时候就不好就业,现在我身边有的人毕业后进厂子,加班加点的薪水也不高。有的送外卖有的开网约车,其实如果大学考得好,报专业的时候还是要选择有就业前景的专业。收起
在多学科交叉,知识爆炸的今天,3+3改革只是笑话。人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选择组合较易的会越来越多。
#2021年高考# 高考志愿填报:医学到底学不学?
医学是报考的热门专业之一,名校分数高的很,每年的医学毕业生超十万。下面看看学医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如果你不能接受的比较多,就不要学医了。
书多:对的,大5实习。4年学了70多本书。
数理化生:学医,物理和高数是简单一点,化学和生物是学的最多的,生理生化,必有一挂,别挂科!其他就是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了。研究生数理化生还是很重要。
医学英语:有人说医学英语简单?四六级单词在它面前都要甘拜下风。
背书:需要背很多书,可能背的你怀疑人生。不喜欢背书的,很痛苦!
女生学医: 女生学口腔牙医不错,本科毕业就能就业,而且工资还不低。麻醉影像也可以。如果学临床,读到博士,怎么都要等到30多岁才能结婚。
考试:学校的那点考试根本不算考试,学医毕业以后的每次考试都是高考级别的强度——执业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这些考试考完,差不多45岁左右!
值班:还有就是医生全年没有法定节假日,都是值休,但是值休也是经常加班!如果不是喜欢这一行,千万别考医学院!
夜班:值不完的夜班,不能熬夜的慎重考虑。每月可能10个夜班基本通宵,好不容易下夜班想休息,下午还要开会,各种指标考核。
300小时:一月的工作时间可能会达到300小时以上,比996的码农轻松么?
终身学习:一辈子的考试,学医要活到老学到老!将来晋职称,还要有科研,论文,著作,专利,兼职…
医患沟通:每天跟病患打交道,心理素质要好。
培养周期:学医读书时间会比其他行业时间长,一般要到硕士,起步会慢很多,现在一线三甲门槛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
亲友受益:学医会有助于除了自己之外的所有亲朋好友,谁没个毛病,谁都会有就医需求,家里有个医生,会方便很多。
牙医:学牙医独立开店的出来走两圈?年入五十万以下算我输!哈哈!
收入:学医的,收入不低,可是不管赚了多少钱,自己是没得花的,没时间,也没精力!!!
兽医:毕业就开兽医诊所,年入几十万!狗狗感冒700,狗狗住院4000起。狗粮大卖,哈哈!
医疗人工智能:未来可能会面临人工智能的竞争。你辛辛苦苦三十年,人工智能半天学会,学的还好。当然,目前有领域限制,不能完全替代,但是科技发展太快,不要太久,人工智能的机器医生可以看大部分的病!
三甲医院:省会级三甲医院大部分人挤破头都进不去。
规培:等您规培到35岁,终于觉得“修成正果”成为了一名医生,兴致勃勃地走上工作岗位时,却发现自己还是一名“菜鸟”,还有更多的学习、考试在等着自己,没时间、也没能力谈恋爱,更别说生孩子了。
沉稳内敛
2022-11-24学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