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女儿大四了,是读研好,还是硕博连读好,真的有读博的必要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全宿舍考研成功层出不穷,最近网上曝出一个宿舍的所有人都考取了研究生。其实现在考研究生是大势所趋,公务员招录、教师招录和一些大型国企都明文规定需要研究生学历,大学生学历已经不再吃香。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依然是第一生产力,加上现在对知识和学历越来越看重,考研也成了众多大学生的梦想,甚至有很大的一批大四学生都把目光对准了硕博连读的一些专业。
另外,全宿舍的人一起学习,资料和课件可以共享,可以相互帮助和探讨考试内容,在赶比超的氛围下学习效率会大幅提高,全宿舍考研不再是天方夜谭,甚至出现了有些班级所有的人都考研成功的案例。
有人说过:“等你毕业工作之后,你会发现学习才是最简单的事情。”这句话真的很正确,学习只要付出了努力就会有收获,而社会上有很多的事情,即使你努力到了有时候也会毫无收获。加油吧,趁着年轻,多学习,考取更高的学习,到了高峰你才会发现,学习真好!#考研#
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越优秀,子女都不在身边。
就拿我的一个同事来说吧,他家有一个儿子,从小学习就好,小学在家附近上的,中学就到了陈经伦中学,高中到了北京四中,大学到了北大,到了大四的时候国派美国。
到了美国后硕博连读,后来又读了博士后,当然了人家的孩子去了美国是不用自己掏钱的,听他妈妈说,每年国家都会给人家一百万人民币。
我这个同事是老三届,也是七十岁的人了,孩子不在家,同事和他爱人一天到晚没事干,养了一条小狗,天天就拿小狗取乐,消磨时间。
后来没过几年,孩子带着女朋友回来了,就请了十五天的假,说在美国找了一个温州姑娘是同学,回来就是举办婚礼的,同事说:就请了亲戚吃了一顿饭,孩子他俩就回温州了。
第二年他儿子有小孩了,儿媳妇在家带孩子,也很少回来,有时看到他们老俩也怪可怜的,几年也看不见自己的孩子,当初只盼着孩子学习好,谁能想到老了会是这样的呢。
那些父母培养的孩子,多为平庸俗子女,常年陪伴父母身边,一起吃饭,一起聊天,孙子、孙女围着爷爷奶奶姥爷姥姥转,儿孙满堂,尽享天伦之乐,多少人羡慕的生活。
这就是民间有句话,子女不能太优秀,太优秀对父母老年不是什么好事,身边确实有这样的例子,感觉还真是有这个道理,有不同看法评论区交流。
如今考研热,昨天一个考研生找我,说他们大四班里全部考研,但是上线的并不多,还抱怨一些高校复试太黑,外校生很难考进去。
谁也没想到社会的发展,造成研究生满街跑;谁也没想到,高校一直在扩招,硕博生每年都在增长。
本科生不考研会有很多现实,一是很多用人单位招聘需要研究生起步,如果没有硕士学位很难入门;二是好多高校精力放在研究生教育上,日常各项资源向研究生倾斜比较多,所以研究生拥有好的机会和条件。还有很多原因,是本科生必须考研的。
于是,现在考研很火,加上好多培训机构煽风点火,考研更加火爆。
既然考研成了高考后的第二通道,那么就应该认真准备,对于各个高校的复试应该多打听,不要等准备考试了,才发现复试的种种条件。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做没有准备的战斗,不然最后结果会很惨。
更加不要抱怨不满,很多事情是需要提前准备的,如果时间充分,请做好一切的规划!
沉稳步伐
2022-11-24各有利弊吧。硕博连读可以节省一年时间,有助于提前毕业。这是有利的一面。但是另一方面也有明显的短板。一是压力大。如果博士读不下来,就连硕士也不算了。这种可能性并不小。二是变通少。孩子在读硕期间如果成绩优秀,有可能出现更好的选择和机会,去选择更拔尖的学校和更好的导师等,也有可能根据兴趣转换研究方向,相对便捷一点,稳妥一些。就我个人的想法看,倾向于不搞硕博连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