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石油工程这个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怎么样,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怎么样,陇东学院石油工程专业怎么样,长江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怎么样,兰州城市学院石油工程专业怎么样?,燕山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怎么样,中国地质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怎么样,石油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成都理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怎么样,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怎么样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据报道,某油田一线已经招不到人,出现用工荒,职工年龄严重老化。几年前,油田职工的子女(目前算是油三代)还是愿意回油田一线当劳务工的,现在他们宁愿去城市打工,也不回油田就业了。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油田招聘正式职工名额越来越少,基本上只在管理和技术岗位招聘主体专业(即:与石油地质、石油工程直接相关的对口专业),其他岗位尤其是采油、作业、钻井等一线技能操作岗位(俗称工人岗位)基本只招劳务派遣制员工和业务外包制员工,不是油田的正式合同制员工,社会地位、薪酬待遇、发展空间差距很大,薪酬只有正式工的三分之一,公积金、企业年金等福利待遇都没有,个人的晋升成长也非常难。
第二,2000年之后,很多油田进入高含水、高成本阶段,“完全成本”越来越高,在国际油价低迷的时候,成本与价格是倒挂的,也就是说油田是亏损的。由于油田开采具有特殊性(油田易开难关),导致生产作业成本是刚性的(不能停井),只能在人工成本上想办法降本。职工工资本来就不高,降薪那是万万不能的,于是,只能减员增效。减员增效很难操作,于是就在员工增量上做文章。正式员工的招聘名额越来越少,一线操作岗位基本都实行劳务派遣制了。劳务工的工资低,且不进入工资总额,操作余地很大,可以有效控制成本上升。
第三,油田大幅度减少正式工招聘后,只在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少量招聘本科以上且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大量的油田子女在大城市里找不到工作,回油田就业(安置)的压力巨大。那些年,非主体专业的油田子女只能去油田一线、后勤单位、改制企业当劳务派遣制员工。虽然当时的月薪比较低,但是油田的福利也是给他们的,比如,油田内部政策房也分配给劳务工,所以,很多本科、研究生毕业的油田子女纷纷回油田当劳务工。在采油一线,法律专业的研究生在拔草的现象并不鲜见。这些年,生活成本在提高,油田福利在变差,油田子女也不愿意回油田就业了。
第四,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油田企业一般都地处偏僻、荒凉的地区,远离城区,居住、教育、医疗条件非常差。尤其是采油一线岗位,更是位于荒原滩涂之上,年轻人长年驻扎在这里,连个人影都见不到,孤独寂寞冷,人都会变傻的。多年前,油田实行“先生产后生活”,在生产区盖了大量的居民楼,当年还是惹人羡慕的。如今,油田职工纷纷把家搬到县城区了,这些职工生活小区,成百上千的楼房早已荒芜一片,成为大片大片的鬼区。油田一线员工,每天要坐车通勤去上班,时间成本越来越大,年轻人已经不喜欢这种工作模式了。
第五,最关键的一点:年轻人尤其是具有本科学历的应届生,已经不愿意接受劳务派遣这种用工模式了。劳务派遣模式是舶来品,符合西方人那种“不要身份、随时就走、四处安家”的职业文化,但是严重不符合国情和文化。国人不喜欢这种被人另眼相看的身份歧视和待遇歧视,干同样的工作,你是正式工,月薪8000元,我是劳务工,月薪3000元,而且,你可以不断成长晋升,而我只能被钉在原地不能成长,造成了同工不同酬、发展不平衡等许多矛盾。因此说,劳务派遣制度和业务外包制度,并不是一个良好的用工模式,理应取消,让企业吸引更多的人才。#职场升值季##直言职场#
最后,向伟大的石油工人致敬。石油工业是国家经济的血脉。石油精神、铁人精神,国人耳熟能详。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那种战天斗地的豪迈,依然历历在目。如今,油田已经荒凉,大片的生活小区已经破旧不堪,甚至被荒弃在茫茫原野之上。很多偏远的油井,人迹罕至,远离现代生活,已经实现了“夫妻井”“夫妻站”的模式,呈现出几口井、一座站、三口人、一条狗、一辈子的景象。石油工人是可敬的,祝福他们!
王哥家儿子在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读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孩子选择在北京就业,进了一家规模不大的互联网企业。
石油工程专业在油田可谓热门专业,都是高考分数比较高的孩子才能报考,况且孩子读的还是石油的最高学府——中国石油大学。孩子毕业的当年,全国各大油田都在招聘石油工程专业,回华北应该是问题不大的。王哥也希望孩子能回来,可孩子根本不考虑回来,说这么一个巴掌大的地方,回来能有什么出息和奔头?
王哥拗不过孩子,就只能任由儿子选择了。弄得王哥对儿子满肚子意见,好几年都没和儿子说话。
这一晃几年过去了,儿子年龄也越来越大。去年儿子搞了个女朋友,家是沈阳那边的,计划今年结婚,想在北京安家。王哥说即使砸锅卖铁也买不起北京的房子。一个普通的石油工人,而且在2000年就买断了工龄,这辈子能攒几个钱啊!
王哥还是要求儿子有机会回来,起码在任丘能买的起房啊!不过,孩子应届生资格早已丧失,再回任丘进油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啦!王哥建议儿子考博,四年后博士毕业不成了应届生了吗?
有网友来信:“乐老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油汽储运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答: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是一所以石油化工为特色的公办二本院校,虽然录取分数不高,但其石油化工类专业就业情况不错。该校的优势学科主要有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油汽储运工程隶属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虽然没有硕士点,不算该校的优势学科。但该专业属石油化工类专业,拥有一定的学科实力和较好的就业前景。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是在油气储运管理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查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该专业相对小众,主要在中石化和中石油系统内工作。据我所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油汽储运工程毕业生,每年进入茂名石化等石油化工企业较多。
能吃苦吗?吃不了苦,就算了,这个专业一般都是野外作业,熬夜加班是常态,收入国内刚开始10000左右,看个人能力,高的 斯伦贝谢这些一年上百万,英语8级左右吧,至少专业听说读写没问题,
沉稳风度
2022-11-22虽然当下社会对新能源给予殷殷希望,但石油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石油工程专业仍是货真价实不愁下家的硬通专业。
石油工程专业培养能在石油工程领域从事油气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储层评价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获得石油工程师基本训练的专门技术人才。核心课程有技术经济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工程力学、计算机程序设计、流体力学、渗流力学、油层物理、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油田化学、钻采新技术等,此外还有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油层物理实验、渗流力学实验、石油工程实验、油田化学实验等实践教学环节。本科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素有“黑色黄金”之誉,是社会发展、经济进步、国防安全须臾不可或缺的强劲动力。同时,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中国政府越来越强调对油气资源的开采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科学规划,有序开采。欲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大量启用新技术、新设备,招纳优秀专业人才。所以说,学习石油工程专业,必将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量油田得到开发,石油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都享受着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薪金、福利等待遇,专业技术人员更是如此。
不过,人们对石油行业也一直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局外人凭着过去的影视文学作品或道听途说,想当然地认为石油工程师必须常年在了无生机的戈壁滩上进行野外考察,过着风餐露宿、漂泊不定的艰苦生活。实际上,老一辈的中国石油人确实是这样过来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代石油工程师的工作方式与工作环境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他们主要负责油气田发现以后的开发与生产工作,虽然可能参加地质学者、地理物理学者及有关工程师的联合作业,但一般并不参与新油气田的勘探工作,需要他们伸展拳脚的主要舞台是对油田与天然气田进行合理开发与开采,并对油气田的前景进行技术分析与预测。
可能是由于上述误解,很多同学不愿报考该专业,积年累月就造成了石油工程专业毕业生如今的供应严重不足现象,诸多石油企业不得不“预约”培养毕业生。
而今,我国石油行业纷纷走出国门开发海外石油资源,更需要大量优秀的专业人才。年轻人选择石油工程专业、投身石油天然气行业,不仅有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同时也是在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等大事业做贡献。
中国石油大学前身是北京石油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其他不用多说,老字号了。
东北石油大学,原先叫大庆石油学院,背靠大庆这个国内首屈一指的大油田,想不发达都不行,其毕业生在大庆油田很是威风。
西南石油大学近些年的科研项目很多,得到了来自国际和国内的不少资助。在一次没有中国石油大学参加的测评中,该校获得了油气田类专业的第一名,更是让这所偏居四川南充的学校信心爆棚,其毕业生在中海油最受欢迎。
长江大学以原来的江汉石油学院为主体更名而来,石油类专业实力强大,毕业生就业率很高,待遇也好。
燕山大学地处风景秀丽的秦皇岛,学校虽不是石油院校,但学风好,石油工程专业发展也比较快。
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特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石油服务公司是该专业毕业生目前的主要去处,具体岗位集中于石油开发及开采一线的技术工作。 根据对地下现象间断和不完善的测量数据的分析,油层通常都深埋在几万米深处,使得石油开采中需要用到多学科知识,这无形中增加了本专业的学习难度,课业负担相对较重,大学期间会有许多比较艰苦的野外考察和勘探实习。 传统观念中,一些人不建议女生报考该专业,我认为这是一种过时的建议:如今石油行业的工作环境、劳动强度早已不同当年,压根儿就不存在性别禁区了。除了特别娇气者之外,所有男生、女生不仅能学好该专业,将来亦能做好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