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世界上前沿的物理、化学、生物都在研究什么呢?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亚太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重磅出炉!71%来自中国】
闵青云 选编 来源:FUTURE远见
世界正身处于一个科技新物种大爆发的时代,面向未来的恢弘画卷徐徐展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科学的突破正在释放叠加性进步的力量。这些成就有关人类理想,关乎世界情怀。探索未知秘密的旅程中,有这样一批汇聚智慧与勇气的科技青年,在时代大潮中劈波斩浪,不断取得令人激动的创新突破。
他们中,有在人类科学边界不断求索的先锋者(Pioneers);有洞悉技术变化方向的远见者(Visionaries);有灵感不断涌现的发明家(Inventors);还有积极推动前沿技术落地的创业家(Entrepreneurs);更有科技向善、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者(Humanitarians)。
从实验室里不断涌现的研究成果,到科技创业者们在各前沿领域取得的里程碑式突破,有两个关键词始终闪烁:青年与创新。《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便是为他们量身打造的全球性社区。
自 1999 年起,「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每年都会从世界范围内的前沿科学、新兴技术、创新应用中遴选出对未来的科技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创新领军人物,涵盖但不限于生物技术、 能源材料、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新兴技术领域。
2010 年,「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首次进行区域性评选,一跃成为亚太、欧洲以及拉丁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科技青年群体的重要标尺。2021 年,「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亚太区正式落地中国,旨在为极具发展潜质的青年科技人才提供多元化的国际发展平台,让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亚太科技成果再添新章。
经过近一年的严格评审以及全球 40 余位顶级科学和技术领袖的全程参与,我们看到了来自亚太地区 10 余个国家的科技青年们的突破性成就,他们或生长于此,或深耕于此,领域不同,背景多样。这些年轻人们或是高科技企业的创新领袖,或是来自各地高校的科研佼佼者,覆盖生命科学、人工智能、能源环境、先进材料等新兴科技领域。
……
全文:网页链接
【思进免责声明】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所发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交流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文章来自网络,侵删,感谢原作者)。
【清华大学之最(六)】
6、大型加速器
大型加速器是一个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的标志,高能加速器不仅是最前沿的高能粒子物理研究的必须实验装置,也在生物、医学、化学和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上个世纪我国最重要的科技成就之一。
★陈森玉,196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工程主持人,负责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储存环的理论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工程的总体调束。
★李正武,1938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中国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1号”总设计师,也是中国第一台高气压型质子静电加速器主要研制者之一。
★黄开席,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最先进的同步辐射装置-上海同步辐射装置总工程师。
国际高中/本科规划师
2022-11-22中国在量子计算领域迎来重大突破!近日,全球物理年会的正式召开,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关注。作为业内非常重要的物理大会,与会者带来的都是全世界最前沿的技术成果。本次物理学全球物理年会,阿里巴巴量子实验室(AQL)公布了最新科研成果,实现了Fluxonium比特的稳定制备和精度高达99.7%的两比特门操控,取得此类比特全球最佳水平。在此之前,该纪录为马里兰大学团队保持的99.2%。这一技术的突破,得到了德国kit、美国mit量子团队的认可,以及业内人士的赞叹。
在阿里进军量子计算领域之初,曾饱受外媒的嘲讽和质疑。为了打破这些质疑声,阿里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还在密西根大学教授施尧耘的带领下组建了阿里巴巴量子实验室(AQL)。如今,该团队已拥有诸多顶尖人才,具备来自物理、计算机、电子、材料、化学等不同专业的研究经验。研究范围也覆盖四个技术领域,超导芯片的设计、制备和测量,以及量子计算机系统。
如今阿里在量子计算领域的成就,不仅被认为是亚洲公司之最,本次全球物理年会上拿出来的新成果,更是推动了量子计算迈向全面实用的重要一步。在未来,算力会用在社会方方面面,比如股票的预测、资产和风险管理等等,而量子计算是算力提高的关键。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十年前刚刚成立的阿里云,同样被外媒公开“拉踩”,并表示跟西方科技公司相比,阿里云就是一个婴儿。然而时至今日,阿里云不仅成为了全球第三大云,而且还在核心技术上全面实现了自主化。从云计算到量子计算,从不被认可到重新审视,这不仅印证了外媒的接连失算,也成为了中国科技加速崛起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