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0

硕士研究生扩招对即将到来的考研复试有什么影响?2020考生如何把握机遇?

想咨询一下关于硕士研究生扩招对即将到来的考研复试有什么影响?2020考生如何把握机遇?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5 个回答

  • 岁月如梦

    首先直接电话咨询一志愿学校招办老师或调剂学校招办老师,了解清楚自己分数进入复试可能性。一般招办老师都会回答你的。然后就好好准备复试啦。各校研究生官网通常都有学院2019年复试通知、复试内容、流程和录取公示名单,非常有借鉴意义。

  • 秋意浓情

    研究生扩招,是也非也?
    研究生扩招,对于2020考研的同学来说,应该是一件最值得兴奋的事情了,这就意味着一些本来在以前国家线附近徘徊的同学有可能成功上岸,而且就目前来看,国家线分数必降低。不可否认,这是国家为了应对目前教育情况的必然选择,也是比较无奈的做法,这是应该充分给予理解的。
    长远来看,研究生的扩招也必然会导致其本身学历的降低。举个例子,本来一些贫寒家庭的孩子考上研究生就已经开始说是“幸福”,可如今研究生扩招,导致生源泛滥,良莠不齐,2020如此,2021如是,相信随着考研人数的逐年递增,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学历歧视也将越来越严重。

  • 岁月留声

    教育部发布了今年扩招的人数,比去年增加18.9万的招生规模,而在此之前两天,教育部叫停了高校预调剂的行为,这种情形下,不得不说,对于今年的复试和调剂造成有了很大的变数,不过对于20考研人来说,这的确是个好消息。

    对于复试的影响,个人觉得主要是两方面的影响,其一,国家线变化,按照往常情形,今年报考人数暴增40+万的情况下,国家线必然会上涨,而扩招恰恰可以抵消这种增涨,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上涨,部分专业还可能下调。其二,复试比例或增大,调剂难度上升。扩招并不会平均涉及到每个专业领域,必然有着倾向性,而对于多数院校来说,为了获得更多有潜力的考生,也是给更多考生机会,借着扩招的政策,高校可能会加大复试比例范围,提升复试的参与人数,以挖掘更多优秀的考生。这是学校的机会,也是考生的机会!不过调剂可能会比较影响擦线和排名靠后的考生,会让这部分考生纠结到底是参加一志愿还是调剂,同时扩招也会导致部分院校原来可能需要调剂,但因为分数线和扩招的影响,调剂名额减少或有可能就不需要调剂了。

    对于扩招这块,大概率会突出重点基础学科以及关系到民生领域的专业,正如年前教育部提出“强基计划”类似,同时有鉴于这次疫情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可能扩招的名额多数会落到比如生物、化学、材料、药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流行病学、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生物制药、物流运输、电子商务相关等等,且重点点到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临床医学、生物制药、网络安全、先进制造等领域内的人才培养。当然最终我们还是要看教育部具体的政策,毕竟国家在这方面的专家学者众多,会在短时间内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我们拭目以待!

    扩招对于高校来说,软件方面,比如导师,可能通过各种方式或可以解决,但硬件方面存在很多挑战,许多高校在硬件条件上暴露出很多不足,典型的就是住宿,很多高校为了容纳更多的学生,不安排本地生源的考生住宿,乃至部分专业不提供住宿等等,更多是在学习和科研环节上,实验室及试验设备不足,甚至排个测试可能要等上个把月....

    希望教育部和各个研招单位切切实实可以把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落到实处,专业硕士培养应用型实践性高端人才不应该只是口号!扩招在一定程度上或可缓解今年疫情影响的就业严峻形势,但毕竟不是常态的政策。

    对于20考研人来说,参照往年分数搭线或是差几分,接近往年可进入复试的排名,在扩招形势下,一定概率上可能会进入复试,且有机会录取,那么可以积极准备复试了,没准有机会可以逆袭!毕竟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若是差距还是比较大,抓紧时间联系调剂,即便是扩招,调剂亦然还是要进行,毕竟很多高校一志愿根本满足不了招生需求....

    至于考的分数不错的考生也别大意了,疫情之下,给每个人备考的时间都长了很多,复试人数增加,竞争也在增大,别不小心翻了船!

    加油!

  • whatsns

    要始终坚信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知识的积累也取决定了以后的收入状况

  • 金色回忆

    22年考研时间敲定,考研党们迎来3个好消息,考研上岸也容易了。
    1.硕士继续扩招。2020年的时候,扩招了18.9万人,以前是大学生扩招,现在是硕士扩招。这18.9万人,意味着18.9万的工作岗位给解决了。不,给释放了。今年还是会继续扩招。
    2.消除学历歧视,不管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都是硕士。
    3.助学贷款额度上调。
    这3个好消息,相信给一些想啃老的考研族提供了一个合理的理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