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法硕院校选择,是选择省内龙头双非院校还是选择首都专业极其冷门的211院校?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双非金融,进入211法硕,大家说说未来就业会怎么样?
#研趣考研# #研趣在线# #2021考研[超话]#
考研要不要报班?来自二战上岸学姐的总结教训
大家好,先介绍下本人的基本情况,本科双非,学的是金融专业,但是数学是弱项,一战考研果断选择不考数学,看了网上的学长学姐写的跨专业的帖子,确定考法硕非法
第一年的复习经验可以说是稀里糊涂的,经验贴说法硕比较容易,就是背诵的,因为我是文科生,认为背诵还是对我而言还是比较简单的,导致我一开始就轻视了法硕专业,在大三的时候,别的同学都在复习考研数学的时候,我还不急不慢的混日子,因为自己不考数学感觉庆幸。
正式启动考研复习的时间是在大三暑假六七月份,买了法硕的专业课,(ps:专业课的资料真的很难找)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去哪里找网课资源,先是在微博买了很多老师的课程,第一个月跟着课程把专业课过了一遍,留下了悔恨的眼泪,专业课的知识真的太多了!
刑法民法听了两个老师的课程,发现听的不是特别懂,当时加了很多法硕的考研群,看其他小伙伴分享的比较好的老师,又去找他们的课程听,浪费了很多时间,导致我在暑假只把法基过了一遍,法综还没开始,这也直接导致我的法综已经没时间听课了,直接开背
专业课的复习网上经验贴真的五花八门,第一次去准备就什么方法都试了一遍,最后发现,既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又没学到什么东西(网上带背等等这种套路真的会打乱自己的步骤),九月份开学终于开始背专业课,第一遍真的很难,顺了一遍什么都记不住,按照我的进度我算了下在考前最多只能背四遍,后期背书真的很崩溃,那时候一直痛恨自己为什么不早点复习专业课,背了就忘,往往一个知识点晚上刚背完,第二天又忘得干干净净,10月份的时候我已经想要放弃了,专业课尤其是法基觉得很多知识点都没有掌握住,又要重新捡起视频课去学习,后来跟我们学校已经考研的学姐聊了一晚上,学姐说我现在就不要再去跟各种带背什么的,就把考试分析从头到尾啃一遍,第二天我就按照学姐的方法去啃考试分析,专业课就这么一直复习
关于政治的启动,真的不要听信网上说暑假后在准备,尤其是不考数学的同学,我们到了后期又要背诵专业课,又要学习政治,时间真的分配不过来,一天学习十几个小时,除了英语,就在专业课和政治的背诵上去了。如果有时间的话早点准备比较好,我认为暑假也就可以去准备了,后面复习不会那么累
到了考研那天,其实我心态已经很平和了,专业课一开始耽误太多时间,很多知识点都没有掌握,政治最后几天背了肖四肖八,但是感觉很多选择题的知识点都没有记住,结果正如标题,总分差国家线十几分,我选择二战了,专业课两门课都没有过百,政治也只考了五十几
所以,各位考研的同学,尤其是跨专业的同学,一定要尽早准备,一战没有方向的话可以考虑报个班,我是二战的时候家里人支持,跟了个研趣的在线课程,复习会有方向一点,大家不要疑惑我为什么二战要报班,因为我一战只有失败的教训,并没有成功的方向,仍然还是没有复习规划的,而且二战的时候自制力也不是很好,你要相信,教育永远是最值得投资的,考上之后学校的奖学金,助学金和导师补贴真的很香,当然,研究生的生活也没有那么美好,总之,加油吧,各位考研er
冷门,那是今年,不信明年试试,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吧,法硕二战三战的多,越来越难考,而且几乎没调剂,360以上的还有希望调剂,有些学校要法考和六级,最好一志愿走。考上就是胜利,你要是工作着考,算我没说,完全可以一个劲的考北大[捂脸],冷门的,你要看今年哪个学校,第一年招[捂脸],这个专业350+只有百分之五,专业课顶天了130,公共课很重要。
#在律师所实习的奇葩经历# 我是中国法学最高学府双一流本硕北京人,二三本的西北政法大学法硕外地人揪着我的耳朵骂我滚。【连载】
(一)
我是中国法学最高学府双一流本硕北京人,有法考证,我的公务员考试成绩也不俗。国考时,在几乎完全裸考、没复习的情况下,仅以0.3分之差进外交部;京考时,报了北京市某中级人民检察院,笔试成绩排名比较靠前,在最终录用人数之内。面试前,一个山东的女生偷看我填登记表,我发现后立刻反扣我的表并盯着她,她这才不好意思地停止偷看,但是她竟然很不满地质问我:“你们北京人还考什么公务员啊?
“你又不需要北京户口,应该把机会留给我们外地人!”
我平静地回答:“北京人也不是容易的,北京人在自己家乡却面临全国人民的竞争,我们只得比外地人更努力奋斗!拼尽全力去争取更好的平台、更好的资历!
“我能站在这里,不是因为条件比你优越,而是因为付出了你难以想象的努力!”
然后,我抓起我的表,头也不回地走了。
在盯着那个女生的时候,我大大方方地也看了她的表,发现她是山东的,考试排名在我之后,居然还是人大的硕士,就这么惧怕我来竞争。
正常的人大法学硕士(学术型),应该是比我强的。但是,近些年来很多专硕,包括哪怕是很多名校的法律硕士,都是很水的。我国现在培养的有2/3的硕士名不副实,甚至能力、水平明显相差太远,根本不合格!
所以,她不如我,甚至如此惧怕我,也就是当然的事了。面试时,她果然也语无伦次,甚至没到3分钟就出来了——了解公考的人知道,光是一道题,就得答3分钟以上。
鉴于笔试和面试成绩都很差,她毫无疑问地落选了。
而我,虽然这次面试成绩出来之后查分系统突然崩溃、然后在还没看到自己综合成绩排名之前就被通知仅以一名之差落选结果,但由于成绩还可以,被另一机关通知可参加二次调剂,并最终以该单位综合成绩前3的排名,顺利入职。
录用我的也是一家很了不得的单位,并且名气很大,正好小时候也一直向往,我就很感谢新单位。我在这里工作了几年,其间工作、学习也一直很努力并确实取得了成果,我在单位年度业务考核中,还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能人那么多,这是非常难的!
然后,为了挣钱买房,我出来做律师。
开始,由于简历漂亮,有几家业内有名的大律所向我抛来橄榄枝。但是由于大所工作压力普遍强,而我之前确实为人民服务加班加点了好几年,必要时甚至住办公室,周六日也常在。这种高强度加班持续了几年,身边同事被救护车拉走的都看好几拨了。所以我考量一番,觉得确实受不了大所的折腾,就转而选择了一家加班不太严重的小律所。
没成想,这成了噩梦的开始。
这家律所来的时候就感觉有点不对劲。hr粗暴地把你约来了,一个业务不太熟、有点语无伦次的小律师来面试,拿着简历一副很不耐烦的样子,还不时贬低你简历上的经历荣誉,感觉有点像市井讨价还价的小贩。我就觉得要是同事都她这个水平可不能来,但是我不动声色,礼貌应对,没有表现出反感。然后他们竟然还说领导不在,让我另约时间再来。好家伙,领导不在你们提前不知道?就不能通知我这次别白跑一趟了,直接约下次?
我忍住怒气,想着反正最近也在同时跑好几个律所,多一趟也是跑,就第二次又去了一趟。这次面试的合伙人也是北京人,我一听一看就认出来了,并且对方言语、态度非常诚恳,我觉得不错,并如实告知了我的情况,提醒需要实习一年。对方爽快答应了,说我简历很优秀,表示愿意带实习律师,为了和大律所竞争,待遇在实习律师市场也是还可以的。再想想交通虽然有点偏但是也还凑合,离家不是很远,就答应了。
但是当初面试我的那个女律师,脸色就很不爽。
这个女生在我第一天来上班时,就表现出了很不高兴的样子,经常一上来就找茬。
发给她一份文件,她看也不看,劈头盖脸就质问“怎么没有×××”。你告诉她在文件里第几页,她就不吭声了,也从不道歉。下次还这样。
你改稿的时候,她说“我一会儿没时间了你先发我看看”,让你先把草稿发她看。你继续审稿,审着审着她就骂你来了“这里怎么没改?”你说你还没改到那呢,她还得骂骂咧咧地说你不改。
问个问题,不愿意告诉,推说自己工作忙,即使不费多大事。还是帮她的活儿。
我也工作了好多年,我怎么每次带新人都再忙也抽出时间至少认真教一遍?我怎么不嫌麻烦?
她还特喜欢怼别人、贬低别人。
后来我观察,她对别人也这样,只要对方不是领导。
这里非合伙人仅有2个律师,同龄女,在律所都刚干2年。来的第一天,我就明显感到了2人对我的厌恶和排斥。
她俩一个学校是双非,一个本科学校我都没听过,不知道是几本学计算机的,硕士是西北政法大学的法硕。
再提一句,她俩都是外地人。
你说会不会是她俩仇视北京人?尤其是当自己梦寐以求北京户口却考不上公务员,北京人却能考上的时候?
咱不知人家怎么想的,但咱能摆客观事实,读者自行判断。
(字数限制,未完待续)
岁月如歌
2022-11-20宁愿鸡头不做凤尾!